現在我們都知道, 要外觀來看 SEO, 現在大家慢慢的已經知稻可以分成四種層面:
1. 網頁內容與結構
2. 網站結構與技術
3. 外部連結
4. 社交行為
但這些都是 "外觀", 真正的內觀是無法做比較的, 因為內觀是只有自己知道的, 也就是從真正的效果才能夠衡量, 在某方面是比較沒有標準, 但事實上不能說沒有, 至少我們都知道會用兩個最重要的指標來看:
1. 搜尋流量
2. 搜尋比例
事實上不能說只有這樣, 因為這只是最後的結果, 要知道結果的原因還是必須要往下分析, 我們常用的會用幾個來衡量:
1. 搜尋曝光
2. 搜尋引擎收錄數
3. 內部連結數
4. 關鍵字數量與意義
只是這些須要靠 Webmaster Tools 才能看得到, 理論上若要好好了解你的 SEO 成效, 上面幾個數字要好好的記錄才能夠真正的管理你 SEO 的成效.
外觀 SEO Score 國外網站已經做了不少了, 但內觀 (Insight) 觀點大家比較少接觸, 而這次的 SEO KPI 計劃就是讓大家初步慢慢了解若是你有網站經營的數字, 那要如何來仔細檢驗 SEO 的分數與效果.
上幾篇文章講到有兩個很重要的指數是大家一眼就覺得很重要, 但事實上很難計算的:
1. 落點頁 Landing Page 的分佈與效果
2. 關鍵字 Keyword 的分佈與效果
因為這個沒那麼簡單的你從 GA (Google Analytics) 拉到 Spread Sheet 就可以算的, 甚至即使算得出來也看不出來, 出非化約成圖及指數才能夠比較好去了解, 這也是這計劃最大的成果.
對於研究網站經營與 SEO 的人, 一定要好好了解這個 "內觀" 的觀念, 就像下面那個圖表:
這個圖表呈現下面幾個面相:
1. 搜尋流量的成長 (月年成長)
2. 搜尋比例的成長 (月年成長)
3. 落點頁的數量, 分佈, 指數
4. 關鍵字的數量, 分佈, 指數
5. 關鍵字能力
6. 最後是 SEO Insight Score
這邊的 SEO 內觀指數是從前 4 項計算出來的, 就分數來看可以看得出來效果:
100 分以下: 還要加油
100~200 分: 還有很多的成長空間
200~300 分: 已經抓到方法與重點
300 分以上: 目標達成
大家可以去看看自己分數的落點, 是落在要努力還是已經出神入勝的境界呢?
2014年1月24日 星期五
2014年1月21日 星期二
[SEO KPI] 網站落點圖與 SEO 的關係
用 Google Analytics 的 API 可以看到很多只是用 Google Analytics 看不到的東西, 其中不只是報表而已, 透過驗算來知道目前的狀況只是很單純的事, 但更重要的是從分析中可以發現新事情, 甚至是可以找到你的方向...
當然在之前的 http://web.mas.ter.tw/ 網事 已經有做過太多的功能了, 而在最近一次的 あの俺年思 http://annual.analysis.tw/ 經驗中終於可以進一步的直接對網站經營做 KPI 分析.
這次的 SEO KPI 就是一個很重要的例子, 用 GA API 直接幫你算出兩個重要的 SEO KPI, 一個是從搜尋引擎導流的數量以及比例, 也可以跟上個月與去年同期來做比較, 這樣就一目了然... (如下圖)
上面這個就是這個部落格的 SEO KPI 檢核表, 當然這個部落格沒甚麼流量, 也不須要檢討 SEO, 但畢竟我也只能拿這個公開講.
但你可以說, 這個表事實上因為是太重要了, 即使沒有系統幫忙做也必須手動來做, 且說實在的手動也沒甚麼太困難的, 只是很煩雜罷了, 這也是真的, 因為這個並沒有幫你看到你沒看到的東西, 只是統整在一個表, 當然這也是個很重要也很基礎的事, 說不定不少人並沒有做這件事.
因為月報表要人做不難, 但週報表就沒那麼簡單的, 只是這個牽涉到資源, 這次這功能只做到月表, 週報表就以後再說吧.
只是這系統不是做報表這麼簡單, 而是真的幫你網站經營的 SEO 打分數, 這才是這系統的目標, 然後依月, 週, 日, 時做 Dashboard (儀表版), 做 Notification (通知), 這才是 API 能做到, 但其他方法不見得做得到的.
但說到分數雖然在做的時候已經有個想法了, 但真的要做一個最終極的指標 (Index) 也沒那麼簡單, 所以在之前就先玩一些實驗吧.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實驗就是 "長尾效應", 也就是一個命題: "一個網站若做好 SEO, 是否他的關鍵字與落點不會集中在一些項目, 而是能夠分散在更多的地方?" 這也是這系統一開始就先完成的東西, 也就是網站落點圖.
上面就是兩個網站的落點特徵圖, 一個很明顯的在落點最多的 5% 落點頁時, 就立刻超過 80~90% 的使用者來源 (Entrance), 另一個到前面最多的 30%, 還沒到 75% 的總流量, 而我跟你說某一個網站搜尋來源超過 70%, 一個只有 30%, 你能猜得出來那一個是那一個嗎?
答案當然是越長尾的越能夠獲得 SEO 更多的效應, 所以在這邊做一個簡單的指數 (index), 也就是左上角的空白越多的 SEO 越好, 這是無庸置疑的, 當然這算式沒那麼單純, 只是概念是如此.
我想說, 寫到這邊應該很多然躍躍欲試了吧, 雖然這系統還沒寫好, 但我在這邊開放封測 (又是奇怪的說法), 只要你到 http://seokpi.analysis.tw/ , 授權登入, 然後進列表把你想看的網站丟進去算, 過幾分鐘就會算出來了....
而現在這系統還在測試階段, 請善待她一下 (多等待一下)... 呵...
當然在之前的 http://web.mas.ter.tw/ 網事 已經有做過太多的功能了, 而在最近一次的 あの俺年思 http://annual.analysis.tw/ 經驗中終於可以進一步的直接對網站經營做 KPI 分析.
這次的 SEO KPI 就是一個很重要的例子, 用 GA API 直接幫你算出兩個重要的 SEO KPI, 一個是從搜尋引擎導流的數量以及比例, 也可以跟上個月與去年同期來做比較, 這樣就一目了然... (如下圖)
上面這個就是這個部落格的 SEO KPI 檢核表, 當然這個部落格沒甚麼流量, 也不須要檢討 SEO, 但畢竟我也只能拿這個公開講.
但你可以說, 這個表事實上因為是太重要了, 即使沒有系統幫忙做也必須手動來做, 且說實在的手動也沒甚麼太困難的, 只是很煩雜罷了, 這也是真的, 因為這個並沒有幫你看到你沒看到的東西, 只是統整在一個表, 當然這也是個很重要也很基礎的事, 說不定不少人並沒有做這件事.
因為月報表要人做不難, 但週報表就沒那麼簡單的, 只是這個牽涉到資源, 這次這功能只做到月表, 週報表就以後再說吧.
只是這系統不是做報表這麼簡單, 而是真的幫你網站經營的 SEO 打分數, 這才是這系統的目標, 然後依月, 週, 日, 時做 Dashboard (儀表版), 做 Notification (通知), 這才是 API 能做到, 但其他方法不見得做得到的.
但說到分數雖然在做的時候已經有個想法了, 但真的要做一個最終極的指標 (Index) 也沒那麼簡單, 所以在之前就先玩一些實驗吧.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實驗就是 "長尾效應", 也就是一個命題: "一個網站若做好 SEO, 是否他的關鍵字與落點不會集中在一些項目, 而是能夠分散在更多的地方?" 這也是這系統一開始就先完成的東西, 也就是網站落點圖.
上面就是兩個網站的落點特徵圖, 一個很明顯的在落點最多的 5% 落點頁時, 就立刻超過 80~90% 的使用者來源 (Entrance), 另一個到前面最多的 30%, 還沒到 75% 的總流量, 而我跟你說某一個網站搜尋來源超過 70%, 一個只有 30%, 你能猜得出來那一個是那一個嗎?
答案當然是越長尾的越能夠獲得 SEO 更多的效應, 所以在這邊做一個簡單的指數 (index), 也就是左上角的空白越多的 SEO 越好, 這是無庸置疑的, 當然這算式沒那麼單純, 只是概念是如此.
我想說, 寫到這邊應該很多然躍躍欲試了吧, 雖然這系統還沒寫好, 但我在這邊開放封測 (又是奇怪的說法), 只要你到 http://seokpi.analysis.tw/ , 授權登入, 然後進列表把你想看的網站丟進去算, 過幾分鐘就會算出來了....
而現在這系統還在測試階段, 請善待她一下 (多等待一下)... 呵...
2014年1月15日 星期三
部落格觀察 3.0 Preview 版? あの俺年思....
あの俺年思 -- http://annual.analysis.tw/
在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努力, 一個幫部落格 (事實上所有網站都可以) 做去年回顧的系統完成了, 但與其說是做 2013 年的總回顧, 還不如說是做年表比較接近.
這系統為甚麼要做是有很多原因, 但把這計劃說成是部落格觀察 3.0 的 Preview 版, 是有點言重了, 畢竟這部落格觀察 3.0 計劃已經拖太久了, 拖到有時覺得有動力做, 有時又覺得意義不高而失去動力, 最後若是宣稱說要做而沒做的話要斷手指, 我手指早就斷光光了.
因此會設定這個 "2013總體檢" 為目標有幾個理由:
1. 透過這系統讓大家了解網站經營的歷史變化
2. 真的想做個部落格工具讓大家再來寫部落格
3. 練習真實世界的 Data Science 與其串接, 為未來計劃做準備
4. 部落格觀察 3.0 的前導流程
5. 這計劃若不是在一月底完成, 就失去意義
6. 除非等下一年度, 不用考慮新增功能
7. 私下的一個 Hackathon (事實上是一個晚上的 Hackahop)
8. 集合幾個 Full-Stack Maker 來做一個系統
所以, 部落格觀察 3.0 Preview 只占理由的八分之一, 但我知道這概念是大家比較容易理解的, 而且至少目前幾個用過的人, 已經開始動念寫部落格了, 因為這系統要看出有意義的話, 必須是你持續的有在寫作才會有趣, 單就這點目標也達成了.
當然這系統雖然是架構在 Google Analytics 上面, 但事實上這系統要呈現的資料肯定是 Google Analytics 做不到的, 不然就沒必要做, 所以就比較大的特色功能有下面幾項:
測試人員: 好手/Besthand Lin, Brecht Huang, Attemborough, YingChu Chen, ... 及其他白老鼠不及被宰.
在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努力, 一個幫部落格 (事實上所有網站都可以) 做去年回顧的系統完成了, 但與其說是做 2013 年的總回顧, 還不如說是做年表比較接近.
這系統為甚麼要做是有很多原因, 但把這計劃說成是部落格觀察 3.0 的 Preview 版, 是有點言重了, 畢竟這部落格觀察 3.0 計劃已經拖太久了, 拖到有時覺得有動力做, 有時又覺得意義不高而失去動力, 最後若是宣稱說要做而沒做的話要斷手指, 我手指早就斷光光了.
因此會設定這個 "2013總體檢" 為目標有幾個理由:
1. 透過這系統讓大家了解網站經營的歷史變化
2. 真的想做個部落格工具讓大家再來寫部落格
3. 練習真實世界的 Data Science 與其串接, 為未來計劃做準備
4. 部落格觀察 3.0 的前導流程
5. 這計劃若不是在一月底完成, 就失去意義
6. 除非等下一年度, 不用考慮新增功能
7. 私下的一個 Hackathon (事實上是一個晚上的 Hackahop)
8. 集合幾個 Full-Stack Maker 來做一個系統
所以, 部落格觀察 3.0 Preview 只占理由的八分之一, 但我知道這概念是大家比較容易理解的, 而且至少目前幾個用過的人, 已經開始動念寫部落格了, 因為這系統要看出有意義的話, 必須是你持續的有在寫作才會有趣, 單就這點目標也達成了.
當然這系統雖然是架構在 Google Analytics 上面, 但事實上這系統要呈現的資料肯定是 Google Analytics 做不到的, 不然就沒必要做, 所以就比較大的特色功能有下面幾項:
- 幫你交叉比對過濾出每年最熱門的文章或關鍵字
- 結合臉書API算出最多人分享的文章
- 選出年度代表字
- 最後選出對網站最有價值的文章
其中交叉比對的目的是幫你找出新的文章 (新的網頁), 不然我們知道若是直接看 GA (Google Analytics) 的話, 最熱門的文章有很高的機會不是首頁, 不然前幾年的熱門文章, 而這個利用出現過就過濾掉的方式是能夠幫你整理出真正的新網頁與文章.
而關鍵字也是一樣, 若是你去看前 10 名大都是部落格名的品牌字, 或者是永遠的熱門字 (iphone?) 之類, 若沒有去做交叉比對直接去看 GA, 是真的有點無趣, 更失去做年度特色分析的意義.
當然除了之外結合 Facebook 的 graph API 來看這部落格網站最被分享 (讚) 的文章 (網頁) 是只從 GA 看不出來的, 這也是為甚麼要用 GA API 撈出來進一步分析的原因.
既然可以進一步分析, 可以綜合點閱數, 導入數, 離開數, Bounce Rate, 站上停留時間, 平均點擊次數, 以及臉書分享數等指標算出那個文章對你這部落格是最受重視的, 也就是 "最有價值" 文章單獨列出來的原因, 像這個部落格果然最後是篇 "我花最多時間寫" 的文章, 雖然點閱數不高, 但一點也不為過.
除外還有年度代表字與噗浪忠誠使用者, 原本還想做更多, 畢竟這在某方面的確是個成熟的 "Prototype", 先告一段落去進行其他計劃比較實際, 等年底再來改版.
這計劃名最後訂名為 "あの俺年思" 的確是符合我的惡趣味 (雙關語), 雖然一開始不是我想的 (紅色死神先開始發想的), 而經過幾次的 Hackahop, 最後跳到現在應該也算是完成一段落了, 有在寫部落格的人, 有在經營網站的, 可以去玩玩看, 或許在你翻閱歷史時會看到不一樣的事情.
最後這系統的 Credits:
食夢黑貘/Gene Hong
紅色死神/Jason Jiang
野貓/Wildcat Yang
闇月之鏡/Chibc Chen
約克馬/Yorkma (在旁納涼)
測試人員: 好手/Besthand Lin, Brecht Huang, Attemborough, YingChu Chen, ... 及其他白老鼠不及被宰.
2014年1月9日 星期四
あの俺年思 - 2013總體檢
兩個星期前我去資策會演講時, 覺得演講只是講過去的話就太無趣了, 所以最後我加了一個簡報, 說能不能有方法解決就提出一個可能性: Hackathon...
基本上當時的立論是: 像 Big Data 這種專案執行最大的問題是資料取得的不確定性太多, 無法由上到下的系統分析, 但像資策會這麼階層性如此複雜的組織, 要能夠很快的把這環節串起來就是靠 Hackathon.
國外的確有很多這樣的案例, 而在講完之後, 也在想, 自己也找幾個朋友來實驗與實作看看, 但因為既然只是朋友之間的活動, 不太可能是那種長時間聚在一起的實作, 所以只能說是 Hackahop, 無法是馬拉松, 所以談不上是用跑的, 那就用跳的吧...
想說選一個很快就可以結案的計劃, 也就是說沒在很快的時間做完, 之後就不會有人想用想看的東西, 就是: 分析去年(2013)網站的報告產生器.
本來是說要去 "派樂地" 去 co-work 的, 但最後就到了紅色死神的實驗室, 雖然當晚最後反倒是花較多的時間討論, 但也確定了幾個功能與方向, 以及決定英文名, 而回家後的當晚, 一些 Prototype 雛型就出來了, 所以這兩天才會跑出幾篇奇怪的文章.
而在昨天, 也確定網址與中文名後, 就有整合介面出來了....
這個系統是架構在 Google Analytics 的進一步分析, 把這幾年的資料列出來後, 交叉比對出新資料, 然後再去跟 Facebook API (graph) 做整合, 也就是說, 這個是幫你看出你用肉眼無法直接看到的, 不然說列出一整年的 10 大文章只要拉拉 Google Analytics 出來就太簡單了, 一個經營者應該不至於不會認不出來那些網頁/文章是去年還是前年的吧?
當然用程式來做還是會有問題, 理論上識別網站不是用網址來分就是標題來分, 但這個部落格剛好是在前年改名字, 去年還改網址, 因此就會出現一些不見得算出來的事, 幸好這些還是可以透過演算法或熱門去 "消除掉"...
有人應該會好奇 "最有價值文章" 是怎來? 為甚麼不是點閱數最高的文章? 這個就很複雜了, 這是參考: 點閱數, BounceRate, ExitRate, 分享數, 平均閱讀時間等等的綜合指標, 點閱數有算在內, 但不是絕對, 而像最後出來的是 "一個表格" 這篇文章, 我就覺得相當合理..
你想知道你部落格/網站的結果嗎? 現在封測, 有須要的可以找我算, 因為權限控管還沒完全弄好, 等到整個安全與流程沒問題就會開放測試了...
(以下就是這部落格的結果)
---------------------------------------------------------
基本上當時的立論是: 像 Big Data 這種專案執行最大的問題是資料取得的不確定性太多, 無法由上到下的系統分析, 但像資策會這麼階層性如此複雜的組織, 要能夠很快的把這環節串起來就是靠 Hackathon.
國外的確有很多這樣的案例, 而在講完之後, 也在想, 自己也找幾個朋友來實驗與實作看看, 但因為既然只是朋友之間的活動, 不太可能是那種長時間聚在一起的實作, 所以只能說是 Hackahop, 無法是馬拉松, 所以談不上是用跑的, 那就用跳的吧...
想說選一個很快就可以結案的計劃, 也就是說沒在很快的時間做完, 之後就不會有人想用想看的東西, 就是: 分析去年(2013)網站的報告產生器.
本來是說要去 "派樂地" 去 co-work 的, 但最後就到了紅色死神的實驗室, 雖然當晚最後反倒是花較多的時間討論, 但也確定了幾個功能與方向, 以及決定英文名, 而回家後的當晚, 一些 Prototype 雛型就出來了, 所以這兩天才會跑出幾篇奇怪的文章.
而在昨天, 也確定網址與中文名後, 就有整合介面出來了....
這個系統是架構在 Google Analytics 的進一步分析, 把這幾年的資料列出來後, 交叉比對出新資料, 然後再去跟 Facebook API (graph) 做整合, 也就是說, 這個是幫你看出你用肉眼無法直接看到的, 不然說列出一整年的 10 大文章只要拉拉 Google Analytics 出來就太簡單了, 一個經營者應該不至於不會認不出來那些網頁/文章是去年還是前年的吧?
當然用程式來做還是會有問題, 理論上識別網站不是用網址來分就是標題來分, 但這個部落格剛好是在前年改名字, 去年還改網址, 因此就會出現一些不見得算出來的事, 幸好這些還是可以透過演算法或熱門去 "消除掉"...
有人應該會好奇 "最有價值文章" 是怎來? 為甚麼不是點閱數最高的文章? 這個就很複雜了, 這是參考: 點閱數, BounceRate, ExitRate, 分享數, 平均閱讀時間等等的綜合指標, 點閱數有算在內, 但不是絕對, 而像最後出來的是 "一個表格" 這篇文章, 我就覺得相當合理..
你想知道你部落格/網站的結果嗎? 現在封測, 有須要的可以找我算, 因為權限控管還沒完全弄好, 等到整個安全與流程沒問題就會開放測試了...
(以下就是這部落格的結果)
---------------------------------------------------------
2013 總體檢報告
最有價值文章
2013最有價值文章得主: IMHO, 黑貘來說: 一個表格
其他候選: IMHO, 黑貘來說: 挖掘巨量資料的秘密步驟
其他候選: IMHO, 黑貘來說: 比算命還準的資料探勘: 從次級資料(Secondary Data)來看 Big Data
去年得主: IMHO, 黑貘來說: weblog, "網智系統" 開始運作測試
最熱門文章
2013最熱門文章得主: IMHO, 黑貘來說: 今天臉書上很紅的兩個藝人, 張懸與郭采潔, 來看議題的不平等性
其他候選: IMHO, 黑貘來說: 台菲網路戰(?) 的災情報導... Taiwan vs Philippine Cyber Wars
其他候選: IMHO, 黑貘來說: PQI Air Card, 一個差一點成功的例子
去年得主: IMHO, 黑貘來說: Flat Rate, 固定費率, 吃到飽背後的意義
最熱門關鍵字
2013最熱門關鍵字得主: pqi air card
其他候選: pqi+air+card
其他候選: pqi air
去年得主: 書
臉書最多分享
2013臉書最多分享得主: IMHO, 黑貘來說: 今天臉書上很紅的兩個藝人, 張懸與郭采潔, 來看議題的不平等性
其他候選: IMHO, 黑貘來說: 台菲網路戰(?) 的災情報導... Taiwan vs Philippine Cyber Wars
其他候選: IMHO, 黑貘來說: 交大機車的故事
去年得主: IMHO, 黑貘來說: Flat Rate, 固定費率, 吃到飽背後的意義
2014年1月8日 星期三
噗浪 Plurk 忠誠史~~
想知道透過噗浪來看你網站/部落格的群眾變化嗎?
好久沒有寫給噗浪的程式了...
好久沒有寫給噗浪的程式了...
噗浪忠誠史
2013 Top10
名次 | 文章 |
---|---|
1 | genehong |
2 | briian |
3 | shenjou |
4 | overjet |
5 | bear0531 |
6 | mmcloud |
7 | congratulationme |
8 | henryla |
9 | seeyeu |
10 | ER995 |
2012 Top10
名次 | 文章 |
---|---|
1 | genehong |
2 | eddie828 |
3 | bhh0026 |
4 | briian |
5 | plurktop |
6 | smartkid |
7 | MochidukiRaizou |
8 | jakuo |
9 | kay55 |
10 | lazypanda00 |
2011 Top10
名次 | 文章 |
---|---|
1 | genehong |
2 | eastspirit |
3 | beryu |
4 | Abbie212 |
5 | godest |
6 | crackboy |
7 | ju_o |
8 | Airlian |
9 | ch890333 |
10 | laien |
2010 Top10
名次 | 文章 |
---|---|
1 | genehong |
2 | TSUBASA |
3 | beryu |
4 | rick15 |
5 | xdite |
6 | coilmom |
7 | walkdog |
8 | wenzi_wild |
9 | Airlian |
10 | getWidget |
2009 Top10
名次 | 文章 |
---|---|
1 | genehong |
2 | yun527 |
3 | briian |
4 | Yogibear |
5 | arloliu |
6 | billypan |
7 | browse |
8 | htctwn |
9 | nekobe |
10 | GiNoBiLi |
2008 Top10
名次 | 文章 |
---|---|
1 | Nath0905 |
2 | Joycer |
3 | peien |
黑貘來說的網事的往事... 來看 2013 與更早的事吧...
既然都有文章的歷史資料, 我們來看若是以臉書的分享來看又會如何?
目前只算到 2102 年, 有空再往前算...
然後來看看關鍵字的演進史吧...
真是往事不堪回首阿, 看到很多以前的過去, 但這部份應該要把長的字過濾掉, 或者來個整併吧....
年度臉書分享史
2013 Top10
2012 Top10
目前只算到 2102 年, 有空再往前算...
然後來看看關鍵字的演進史吧...
年度關鍵字史
2013 Top10
名次 | 文章 |
---|---|
1 | pqi air card |
2 | pqi+air+card |
3 | pqi air |
4 | www.甦醒 |
5 | http://www.google.com/search?q=cache:http://gene.speaking.tw/2013/04/blog-post_13.html |
6 | pqi wifi |
7 | qr+code+名片 |
8 | air card |
9 | 台菲 |
10 | 台菲網戰 |
2012 Top10
名次 | 文章 |
---|---|
1 | 書 |
2 | logitech g700 mac |
3 | google latitude 點用 |
4 | 臉書 |
5 | 哈巴狗事件心得 |
6 | flat rate |
7 | logitech g700 mac driver |
8 | user behavior |
9 | 哈巴狗事件文章 |
10 | 羅技 g700 mac |
2011 Top10
名次 | 文章 |
---|---|
1 | context switch |
2 | context+switch |
3 | 中央氣象局 |
4 | %e8%be%b2%e5%ae%b6%e6%a8%82 |
5 | context-switch |
6 | context switching |
7 | google+trend |
8 | 悠遊卡 |
9 | cache:xwdlhopbvtgj:geneoralspeaking.blogspot.com/2011/03/context-switch.html context switching |
10 | g700 |
2010 Top10
名次 | 文章 |
---|---|
1 | n900 |
2 | nokia n900 |
3 | 交大便當社事件 |
4 | 吉美悅洋 |
5 | plurk機器人 |
6 | nokia 900 |
7 | 交大便當社 |
8 | 哈巴狗事件 |
9 | plurk 機器人 |
10 | 生命靈數 |
2009 Top10
名次 | 文章 |
---|---|
1 | logitech g13 |
2 | agricola |
3 | google latitude |
4 | 噗浪力 |
5 | mr.6 |
6 | g13 |
7 | 噗浪機器人 |
8 | 農家樂agricola |
9 | plurk |
10 | 噗浪 |
2008 Top10
名次 | 文章 |
---|---|
1 | 三螢幕 |
2 | 中華電信 3.5g |
3 | 中華電信3.5g |
4 | 天使熱愛的生活 |
5 | 電子恐龍 |
6 | 3.5g 中華電信 |
7 | myminicity |
8 | 四螢幕 |
9 | belkin n52te |
10 | web 2.0網站 |
2007 Top10
名次 | 文章 |
---|---|
1 | 長瀨茜 |
2 | 林宥嘉mp3 |
3 | 林宥嘉 |
4 | 林宥嘉無名 |
5 | 蕭敬騰 |
6 | 臧家宜 |
7 | 林宥嘉 mp3 |
8 | kodak v705 |
9 | 隋棠桌布 |
10 | 隋棠桌布下載 |
真是往事不堪回首阿, 看到很多以前的過去, 但這部份應該要把長的字過濾掉, 或者來個整併吧....
這個部落格的歷年十大文章
一年已過, 來清點去年的成果是有必要的, 但若能夠看每年每年的變化那就更好了....
身為一個工程師, 說會一個個去算是騙人的, 當然是寫程式去 Google Analytics 撈資料阿..
所以有在用網事的人, 進去時會看到多了排行史:
點進去看就會看到像下面這樣的很糟糕的表格囉:
身為一個工程師, 說會一個個去算是騙人的, 當然是寫程式去 Google Analytics 撈資料阿..
所以有在用網事的人, 進去時會看到多了排行史:
2013 Top10
2012 Top10
2011 Top10
2010 Top10
2009 Top10
2008 Top10
2007 Top10
2006 Top10
名次 | 文章 |
---|---|
1 | 黑貘來說 |
2 | 黑貘來說: 加入 Blog Look 的好友與推薦 |
3 | 黑貘來說: Plazes讓別人知道你在那 |
4 | 黑貘來說: 是天氣冷了還是選舉過後.... |
5 | 黑貘來說: 工程師級的顧問 2006 文章點閱數榜 後記 |
6 | 黑貘來說: Blog 的 SNS? |
7 | 黑貘來說 |
8 | 黑貘來說: 心情日記新圖組 |
9 | 黑貘來說: Blogger 真的太強了 |
10 | 黑貘來說: Dexter Cafe |
有興趣的就來玩玩看吧....
訂閱:
文章 (Atom)
熱門文章
-
我是不做 "Me,too" 的, 但我知道粉絲團經營最重要的共同指標, 一個是觸及數, 另一個是互動數, 但這數字只有經營者知道, 即使從洞察報告可以看到你加觀察的幾個粉絲團, 最近文章的互動狀況, 但還是離真的狀況有點距離, 除外粉絲團可以比較的就是 ...
-
當我們做出一個系統, 最希望知道的是有沒有檢定判讀的能力, 不然價值與意義就會少很多, 而在做未來國會的時候, 很多人問我, 網路聲量是否能夠轉化成得票數? 事實上我也是很好奇.... 首先一開始, 就直接算出得票數與網路聲量的相關性 (相關係數), 得出來的答案是: ...
-
昨天在臉書的塗鴉牆朋友分享了一個 王美恩 的" 狀態更新 ": 今天在外面餐廳吃飯,旁邊一桌坐了五六位穿著制服的廚師在吃飯。 老大開講:「我跟你們說,要看警察打人就要看三立,要看學生丟石頭警察受傷就要看中天。」 小廚師問:「大哥,你都不看T...
-
有時我總對自己做的東西沒甚麼信心, 從 Plurk.tw 一直到做了很多延伸的應用, 尤其自己知道美工排版不行, 所以常找人合作, 其中一個東西就是 "噗熱浪"... 事實上 Plurk.tw 比 Plurktop 還早做, 當然我們這邊只能從發文說開始運作開...
-
以下的言論, 純以我是以一個工程師出身的網管, 也以做過 ISP 基礎建設的工作經驗來發言. 前一陣子有人提出取消手機網路不應該有吃到飽 (Flat Rate) 的奇想時, 有參與網路發展的人都知道, 這個固定費率的使用量是網路發展的推手, 或者是指標, 甚至是門檻, 若把這...
-
這個交大機車的故事不是在講交大很機車, 而是交大為甚麼能夠騎機車的故事... 甚麼? 很多人認為交大校園有一個條機車外環道是天經地義的事? 事實上不然, 這是經過許多抗爭得來的, 因為上一篇哈巴狗事件有很多回響, 所以我這篇來繼續講古. 機車在交大可以說是個文化, 尤其以前竹東算...
-
當羅技出 G13 後, 我就一直期望能夠玩玩, 而在某天路上撿到一台 G13, 終於可以得償所願阿~~ 上圖是開我原本寫的 N52te 那篇文章, 可以比較看看..... 試用 G13 後, 發現有幾個很不錯或有問題的特色, 當然我是因為跟 Belkin N52te 來做比較: ...
-
這個計劃最出是我交大管科系學長所發生的問題, 因為我寫了一篇文章後, 就跑去 Plurk 跟大家討論, 而他是屬於會使用網路但不會使用 Plurk 的人, 所以跟本不知道 Plurk 講了甚麼, 最後我只好把網址給他, 他才晃然大悟這兩個部份的落差, 所以跟我抱怨這件事, 因此我...
-
先來看個圖, 這個圖是 Hsiaoi Collection 的 點擊歷史 然後再來看在部觀門的 長瀨茜 的圖... 這兩個圖看起來一模一樣, 這都是在一瞬間突然暴紅的某 CA AV... 不否認的, 事實上 Hsiao Collecition 寫的 這篇 真的寫的不錯, ...
-
上一篇說到 MyBlogLog 即將關閉的事, 結果 Yahoo 的 MyBlogLog 還沒有關掉, 倒是 Google 在 CN 卻被腰斬, 這叫該關的沒關, 不該關的但關了嗎? (誤) 但事實上真的在用 MyBlogLog 的人知道, MyBlogLog 有一個有趣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