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5日 星期日

粉絲團小編, 你在那裏? 來談社群編輯的可見度與責任感

我一直認為, 人不須要成為 Somebody, 也不該一定是把自己硬是說成 Nobody 來去做 Anybody 的事, 而是 Everybody 都要站出來, 尤其是在某時候, 最大的問題是 Nobody 的成就被 Somebody 拿去, 變成 Anybody 都無法站出來, 就不會有 Everybody 了....

在早期, 網站是蠻單純的, 甚至只要有一個 "Webmaster" 就可以搞定, 而這大部份的工作都是技術人員在做的, 因為除了技術, 大部份的內容, 美工都是已經有的, 而這個 "網站主" 是誰, 往往不是那麼重要, 甚至在很多層面就是叫 webmaster, 連 email 都是.

只是慢慢的, 網站越來越複雜, 做一個網站已經不可能只是靠一個人, 從靜態網頁到動態的資料庫串接, 慢慢的分工成程式, 美工, 網管/系統, 但編輯還是很依賴非網路原生的資料, 甚至有一段時間, webmaster 這名詞就消失了, 因為沒有人是一個 webmaster, 而 webmaster team 的觀念也還沒開始.

但即便那時候, 無論是電視, 電影, 雜誌, 圖書的發行頁, 記載著所有有貢獻的人, 無論你是編輯, 美工, 會計, 運送, 你的名字都會在裏面, 這不代表的只是責任, 更是種自我要求, 但網站的製作還是沒看到任何的名字, 即使這網站真的是個不到十人不複雜的團隊, 寫下 Credit 不是很困難, 事實上還是沒有寫.

網站這種 "內容" 創作跟其他不太一樣, 這種內容是種進行式, 是一種持續性, 沒有階段, 甚至是每一個人看到的東西都不一樣的, 更不用說使用者的體驗與想法是不同, 雖然說這理由不應該是沒有 Credit 的原因, 只是最後也很少看到以網站為單位的寫出 "工作人員" 介紹.

現在到了社群編輯的時代, 網站不只有內容編輯, 不只有行銷, 社群編輯往往比網站內容編輯更決定一篇文章, 一篇內容的可見度, 甚至現在社群編輯更是獨立作業的一份工作, 不只是自己企劃, 自己編輯, 自己經營, 但事實上還是沒有看到社群編輯在發文有任何的署名.

在林克傳說時, 雖然當時也只有兩個在寫文章, 所以不是自己寫的就是另一個人寫的, 不會有責任不清的問題, 但不代表外面的人知道, 所以嘗試著文章寫上 Editd by: @Credit 的方式來代表權責, 而關鍵評論網在初期雖然文章較少, 都是編輯摘要為主, 但也明示的標式責任編輯及審校的人, 這是非常值得稱許的...

像這次台灣公道伯, 應該是種 100% 由社群編輯做出發的作品, 雖然有人說若這是政治公關公司, 只要內部知道責任與功勞歸於誰就好, 但若就是一個由下而上自我出發的粉絲團, 任何作品本來就該是讓 "著作人格權" 被看見, 這樣才是建立內容責任歸屬好的編輯, 即使最後停留在 36,736 這個數字, 這也是社群編輯與社群互動的貢獻與結果.

就像是畫家再怎樣也會在作品簽名, 認真的編輯更應該在文末下簽名, 隱身在 "粉絲團小編" 名下是抹殺身為一個人面對社會的價值.

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

從新聞資料學的數字來看馬習會

在昨天的自由時報的新聞, 用 QSearch 的資料計算粉絲團, 從幾個媒體與政治人物的粉絲團看到自由時報的 "影響力(按讚數)" 是最高的, 所以就發了一篇新聞, 但事實上是如此嗎? 或者是說有這麼單純嗎?

事實上就粉絲團的文章按讚數這樣計算是沒問題的, 且這次 "馬習會" 最特別的是具有相當關鍵字/標籤的精確性, 像八仙塵爆也是過兩三天媒體才慢慢收歛, 而今年初的復興空難到現在還沒有一個 "精確性的名詞" (復興太多空難了?), 所以這次真的是一個很好的試煉場.

話說這次馬習會若不是因為選舉, 說不定沒那麼重要, 甚至從距離關係來看, 馬習會不是只有馬英九與習近平, 最重要的是民進黨與蔡英文之間的關係, 從距離來看是這樣子的:


甚至把之間的距離用力道的牽引圖畫出來:
就會發現, 朱立倫與王金平在這邊又是一個戰場, 就時間軸來看, 在 11-07 結束當天晚上時大家討論到最高峰:

若不想看新文易數的圖, noema.io 也做了張圖:


只是這真的是這樣子嗎? 雖然新聞上被報導最多的是 11-07 當天, 但在社群上 11-04 當馬習會被曝光, 所受到社群的討論與爭議是超過馬習會當天, 甚至最後只是輸給 10-09 朱立倫帶職參選與 06-28 的八仙塵爆榮登今年目前社群討論與爭議的第三名.


拉回來一開始, 的確自由時報拿下了獨家新聞, 但很不幸的是自由時報並不是很會帶風向與嗅覺, 到 11-10 為止, 分享數最多的前 10 名, 自由時報拿下了 2 名, 且一個是獨家第一則的第 5 名與第 10 名的 "馬習會落幕, 德媒: 只有傻瓜才會相信北京", 而相對新頭殼一口氣占了 5 名, 甚至若不是蘋果的即時民調, 前三名說不定都是新頭殼, 而民報與關鍵評論網占了兩席 (這次取樣還沒包括端傳媒與東網).

當然大家最關心的不外幾個問題:

1. 台灣與中國的關係為何?
2. 馬英九到底做得多糟?
3. 總統大選的影響?

第一題我目前還不知道如何用數字分析, 這邊我不好意思回答第二題, 那就看第三題, 從分析上來看倒是蠻有趣的:


嚴格說, 馬英九這次跳出來扮演選舉的黑臉, 承擔了所有的網路負評, 讓原本臉已經鐵青的朱立倫似乎有點恢復血色, 甚至把蔡英文也拉下水, 蔡英文不只正面聲量沒拉高, 負面的聲量倒是被拉高了, 所以看得出來馬英九這次沒有功勞也是有苦勞, 即使表面看起來只是在飲酒作樂.

有時, 新聞資料學不只能夠讓大家從這些數字與資訊圖表看到一些之前沒注意到的事, 甚至是種比較觀察, 發現或證明自己相信或不相信的事, 但麻煩或有趣的事因為這是新聞, 隨時都在變化, 有時太快下定論就很容易出錯 (發現前幾天就有不少寫錯的), 這種事比 "觀點" 更可以有 "Solid Proof", 真的是有好有壞阿....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