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不只是一口答應 Dotmore 的部落格廣告, 不只是我相信部落格廣告對部落格是有幫助的, 更者本來部落格觀察本來就應該是中立的, ....
但我當時看到我自己在部落格廣告的金額: 32.14 元, 我不禁笑了出來, 所以我丟了個訊息跟他們講, "應該要開個根號吧?"
而他們希望我看到數字後提供我進一步的意見, 所以說請我吃 Pizza 來研究他們的計算公式, 到最後, 果然還是一句話, 不要有太多的加權,開個根號就好...:)
當然開根號的結果是讓前面的人分配變少, 但對後面的點閱數與名次較少的人獲得較多, 因為我覺得對於給剛起步的人鼓勵, 比給前面的錦上添花更重要, 對部落格生態比較有正面...
但我真正給他的意見是, 要把一些數字公開, 而他們反而認為要的話完全公開, 所以後來最後的結論是全部公開, 從收到的錢, 分配的比例, 每一個人的比例都攤在陽光下, 這是我比較支持的想法...
這也是我一直說部落格觀察不加入他們部落格廣告的關係, 因為我在還沒有看到公式之前, 就知道他們跟 Google 是不一樣, Google Adword 是依照點擊付錢, 但他們比較是以頻道計價, 不會因為使用者的改變而改變當時的價錢, 只會影響下個星期的價碼, 因此部落格觀察若因此跟大家搶食既有的比例, 我覺得不好意思..
所以原本支持他們是應該部落格觀察要放, 但又怕比例的關係會讓大家數字變難看, 但若這樣的調整後, 我覺得就應該不用擔心超過跟部落客搶食的問題了... 畢竟不要去想誰搶誰, 而是若是廣告量變多, 他們收入變多, 比例不變, 但部落客能分配的大餅就變多了, 這才是皆大歡喜..
雖然看到很多人拿到許多錢, 但我只吃到幾塊 Pizza, 且事實上部落格觀察在這次所謂的合作案是分文未取, 也是希望他們真的能夠站穩後回饋整個部落格界, 而非只是部落格觀察, .....
當然我做真正的最後建議是, 可以發給不想要錢的人隨行卡, 不然賺不了甚麼錢還惹一身腥....
只是我們講了很多天馬行空的事,但他們的人手可能還不會那麼快完成吧....
最後在我走之際給我幾顆芭樂, 當作是他今天跟他們三小時討論的回禮..:)
及這篇文章的最後我想說一句話: "對不起, 艾瑪"....
2007年3月9日 星期五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這個交大機車的故事不是在講交大很機車, 而是交大為甚麼能夠騎機車的故事... 甚麼? 很多人認為交大校園有一個條機車外環道是天經地義的事? 事實上不然, 這是經過許多抗爭得來的, 因為上一篇哈巴狗事件有很多回響, 所以我這篇來繼續講古. 機車在交大可以說是個文化, 尤其以前竹東算...
-
有時我總對自己做的東西沒甚麼信心, 從 Plurk.tw 一直到做了很多延伸的應用, 尤其自己知道美工排版不行, 所以常找人合作, 其中一個東西就是 "噗熱浪"... 事實上 Plurk.tw 比 Plurktop 還早做, 當然我們這邊只能從發文說開始運作開...
-
在系統調校的一開始, 我一定會問大家一個問題: "系統負荷 60% 是過高還是過低呢? 系統負荷 6% 是過高還是過低呢?" 當然這個 "過高過低" 指的是一種不正常的現像, 而在之前要有一個前提: "何謂不正常?", ...
-
我們都知道網路詐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不下於假新聞, 雖然這些事都不是在網路上獨特的社會現像, 因為在現實社會這些欺騙的事層出不窮, 但透過網路的高效率散播, 有時比現實社會來得嚴重. 在臉書投廣告, 大部份都是須要透過粉絲團來操作, 若是我們能夠 "定位...
-
目前已知道 Formula/Equation 是: 1. Unemployment: ind*3+com-pop (分母是Pop) 2. Transportation: tra*5+100-pop (分母是Pop) 3. Criminality: sec*4+300-pop (分...
-
總統府網站雖然相較很多網站並不是那麼重要, 但也因為其特殊性以及政治立場的角色, 是很容易一直被拿出來討論的, 至少這幾天就 Alexa 的觀點來看, 從 3000 名外進到 3000 名內 (見右圖), 流量也瞬間多了四倍, 也可以當作是一個小型的壓力測試了.. 至少這段時間也...
-
雖然我們知道, 正義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 但是正義是有極限的, 甚至是相對的, 所以若是把正義無限的延伸的話, 那一天真的成立了世界政府, 將會有多少生命是以正義之名去抹煞的. 而這個該給予正義有一的的極限或限制就是 "不能用任何理由剝奪生命", 這應該是普世...
-
大家還記得我在兩個月前寫了一篇 " 如何用網頁到網頁的延伸閱讀, 取代網站的交互連結 " 的文章嗎? 裏面談到兩個可能的發展性: 1. 共通 Tag : 這個沒甚麼了不起, Technorati 就是如此, 雖然這是很好的東西, 可惜沒人用了, 只是...
-
網址: http://tag.analysis.tw/events/ [QOTD] 透過重組新聞讓選擇事件與議題交在讀者手上, 而不再是被記者或編輯決定, 或是被 "媒體財團老版" 指引. 從標籤的計數, 分數到計算被注目的爆發度, 進一步的透過等...
-
在兩三年前, 跟 "史公" 聊到一個有趣的問題, 就是他感嘆台灣教育在結構上有很大的問題, 大部份的大學教育, 其課程都想教人成為頂尖的人物, 例如 "李安", 且很多學生也都的確以這為目標, 但我們都知道, 李安在沒當導演之前, 也當過好...
嗚~~~~
回覆刪除說真的, 我不太了解他們現在的狀況, 但我知道他們打算分頻道, 但賣的不夠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