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

你為甚麼要買 Nokia N900?


這篇文章寫是完全不合我的個性的, 因為我通常是希望寫出別人比較少寫的觀點, 但因為我前面幾篇寫了一些有關 N900 的文章, 就很多朋友問我這件事, 所以我還是寫出來當作回答很多人好了.

通常會拿出 N900 出來, 最主要有三個比較點: 為甚麼不用 iphone, 為甚麼不用 Andriod (gphone), 為甚麼要升級 S60/S60 Touch (Nokia)?

在 5/16 日的體驗會之會前會, 我很意外的很多玩家對這隻手機有相當的興趣, 尤其這隻手機在某種程度已經是很接近電腦的手機了, 且加上很多人喜歡 Nokia 的 UI (使用者介面), 以及不錯的 qwerty 鍵盤, 好像在某些交集下, 只有這隻手機莫屬了, 雖然這隻手機怎樣都有一個缺點: 還是很貴, 除外還真的是不錯的手機, 只是最後是大家對這些 Feature (特色) 與價格比的觀點不同了.

對我而言, 這隻手機是:

1. 程式設計師, 且不是主要是寫 Java 的設計師: 可以很無痛的寫網頁程式, 無論你是習慣 Python, PHP, Perl, 都不用強制自己去用不習慣的 Java 來寫手機程式, 不然用 C 種可以吧?

2. 工程師, 對 Linux/Unix 軟體很熟, 且對 Console 也熟的工程師: N900 一進 Root 就可以安裝 Easy-Debian, 也可以用 Debian 來安裝許多軟體, 加上又是內建 Terminal, 這個對於用慣 Linux 的工程師是最好的介面.

3. 專用須求者, 或是給公司組織用: 無論是 iTunes Store, 或 Google Market, 再開放還是有一定的限制, 而 N900 的 Maemo 中 Application Manager 的觀點, 你可以建立自己的 Repository 的路逕, 很輕鬆的安裝與管理使用者的軟體, 總不能連公司內部用的程式都要上 iTunes Store 吧?

4. 控制狂或喜歡自製化(尤其是UI)的吹毛求疵者: 基本上我通常說, 若 iPhone vs Andriod 是 close vs open, 而 Andriod vs N900(maemo) 則是 open vs unlimited, 這是可以給你完全沒有限制的環境讓你做無限的創意, 手機要怎改都可以, 即使變成 Brick 磚塊, 幾乎都可以輕鬆 Restore.

5. 本身有錢者或公司預算足夠者: 最後就是要用多少錢買阿, 不然就是想辦法叫公司買, 說 N900 是個可以讓工程師或程式設計師能力加倍, 工作效率加倍, 用手機就可以工作寫程式的手機, 花這點小錢真的不為過吧?

6. 手機玩家或搜集狂: 這隻 N900 絕對可以給你不同的體驗, 我想錢就不是問題了.

當然若不是前面六種人, 我並不會很建議買這隻 N900, 畢竟這隻 N900 不是阿公阿嬤機, 若只是想拿來打電話的人買這隻真的是浪費阿, 還不如把錢捐出去會比較有意義.

右上角的圖就是用 N900 當時照的, 而下面則是我那天的 Slides....

2010年5月13日 星期四

APEC TEL 41 後記


基本上應該沒有人會寫 APEC TEL 會後記的這種東西, 因為在某種觀點而言, 像我這種以工程師為主的人, 不應該是會去的, 但事實上說不定是很必要去的, 畢竟應該沒有官員會寫後記吧.

這次會去 APEC TEL, 最主要是去提一個 Proposal, 就是要去跟其他國家 "說明", NGO 及 Social Media 在救災時的價值, 這個一看就知道指的是 Morakot 莫拉克經驗, 而這個經驗看起來沒甚麼, 但也是許多人努力換來的, 有時這件事比想像的還有價值, 就像是我一直記得 8/7 晚上在台南的時空與感受, 沒想到那個感受是個分界點.

嗯, 先不提莫拉克風災, 因為這已經提太多次了, 雖然到現在一直有新的想法, 但我們還是聚焦 APEC TEL 41 這件事.

這次這個案子能夠成行, 有太多有趣的原因了:

-1. 數位文化協會辦了個政治 2.0 研討會, 因此跟 21 世紀基金會接觸與各地方政府有合作關係.

0. 當然是大家在莫拉克風災的投入, 尤其是透過網路所引發的由下而上的合作.

1. 原本這次的會議應該是在馬尼拉, 但一時他們放棄後由台灣來主辦.

2. 21世紀基金會在整件事情有很重要的角色, 讓原本只是存在民間的事被官方認同提案.

3. 由於是地主的關係, 理論上大陸與韓國都會提出角色問題, 質疑我國的提案, 這次韓國 SPSG 主席最後還一反常態的很支持這提案.

因此這次能夠提案成功, 是相當難得的, 因為 Chinese Taipei 雖然在這次是有很多報告, 但都是 Presentation 居多, 而這次大會的新提案不多, 而這個案子是衡跨兩個小組, 所以變成我須要跑兩邊, 回答兩邊問題, 說真的是有趣但還蠻累的.

這個題目已經不知辦過多少次研討會, 講過不知多少次, 我偶而會以技術人員的身份幫忙回答, 但畢竟數位文協會及志工跟許多網友才是主角, 所以我從未以這樣的身份參加, 但現場因為全部都是用英文問答, 所以最後這 "重責大任" 落在我身上, 因為最後是比我懂的人英文都不好, 英文比我好的人都沒有我了解這案子, 因此說真的不應該也是只有應該了.

在會議之前, 數位文化協會的人努力的整理簡報, 這簡報是許多次 Present 累積起來的, 尤其是像 Schee 加了不少東西, 所以理論上準備不會不夠充份, 但把這 Proposal Submit 之後, 各國的代表提了一些問題, 所以在會議之前跟 21世紀基金會做了一個演練.

拿到這些問題, 基本上我們完全傻眼, 因為都是講跟 APEC 的關係, 尤其是 DSG, SPSG 以及 TFEP 的關係, 以前一些條文的關聯, 而此時我們對 APEC 完全不了解的情型下就只好開始惡補, 惡補一些 APEC 的資訊, 此時很有中華隊在完全沒有情搜就上場打擊的感覺, 若真的就這樣上場就只能靠實力, 但事實上這是不足的, 所以最後只好印出許多份報告, 花了很多時間 K 完後, 大家就問題討論, 一直到最後再修改 Presentation 後, 才覺得可以放心上場.

而我們有一種很大的感覺 (尤其是數位文化協會的駱呈義) : 為甚麼都找不到台灣或中文有關 APEC 的資訊, 若這些資訊真的有價值有意義, 是否應該組織翻譯的計畫把這些有用的資訊弄好呢?

而在 5/10 先參加大會, 而大概我的 Dress Code 跟現場完全不一樣, 最後還被 NCC 很禮貌的叫我過去問我是誰, 因為現場幾乎都是黑西裝, 領帶的官員, 我穿著長短袖格子襯衫, 真的不該在現場阿, 但我大概說了一下, 大概被我的談吐認同, 就放我回去排排坐了....

而 5/10 下午就是第一次的 Presentation (SPSG), 而由周韻彩上台報告, 但因為她不了解狀況, 所以都是由我來回答, 我一開始還覺得怕怕的, 一開始全部用英文講還真的有點繞舌, 後來越講越順, 而 5/11 上午的 DSG 我就回答的很順了, 而到下午又回到 SPSG 再回答一次, 此時已經覺得可以應對如流了, 從原本的對 APEC WG 這種會議的不了解, 到慢慢上手, 還真的很有趣.

事實上這次有我們的提案, NCC 辦這活動才真的更有價值, 因為大部份的議程都只是報告, 或者是 Informational 的演講, SPSG 我們是唯一的 New Proposal, 而 DSG 也只有兩個, 這次的會議花上千萬元, 但民眾知道的很少, 新聞都是一語帶過, 事實上連我們這種 Delegate 一開始都知道的不多, 更何況是記者, 而民眾就完全不知道了.

我們在這次把莫拉克經驗帶給 APEC, 以後也會在其他國家實施, 第一站就是泰國, 尤其是有幾點很重要的理念:

1. 應該建立一套從 Social Media 搜集民意的系統.

2. 應該協助成立網路社群的 NGO, 就像是台灣的數位文化協會那樣.

3. 真的發生事情時, 這個 NGO 應該在 EOC (Emergency Operation Center, 災害應變中心) 扮演資訊仲介的角色.


[後記] 我後來去官網去找照片, 發現還不少張我的照片, 也讓大家看看我為甚麼會穿這樣會被關切的原因吧, 呵~~

第一天的宅樣, 躲在角落打電腦~~~


第二天就對答的很有自信了~~


以上照片應該屬於 APEC TEL 41 所有, 我只是拿攝影大哥的照片來用....

N900 : 3.1 上一篇的規劃更新

上一篇還有很多沒寫到的地方:

1. 在最初的規劃這個數字是 Increamental 的, 也就是為了避免沒有抓到資料時的問題, 而這三種數字有兩個是一直增加的, 一個卻是在變化的.

2. 在第二組的距離, 事實上最後應該只會採用一個, 做一下 x*y*z 應該對資源影響不大.

3. 所謂的平均無論就取樣的區間, 最後指的是這區間的全部, 甚至是中點, 反而不是最新的時間的代表資料, 所以可能要做某些位移.

所以在上面三個考量之後, 可能要做兩個修正, 甚至打破上一篇的計算,...

1. 第二組提供距離合, 所以只有一個數字.

2. 因為是平均, 或許就直接降冪成 40*40, 也就是把 -1000~1000 變成 -20~20, 此時就可以用 0, a 到 t 及 A 到 T 來表示, 因此就不在手機端計算所謂的 "這段時間最常見的姿勢", 改由 Server 端計算.

事實上為了考慮效率的話, 應該用 C 寫, 而不是 PHP 寫, 但我想趕快做個 Prototype 出來比較實際.

2010年5月12日 星期三

從 Accelerometers 來看 Human Behavior Pattern (N900:3)

承上一篇的 Nokia 900: The Plan , 這計劃就網路技術面, 就程式技術面是一點都不困難, 最困難的反而是數學模型, 單單就取樣的部份我就想了很久.

從這 Accelerometers 來看, 會取出三個數字, 這三個數字本質雖然是 -1000 到 1000, 但就自由度的觀點來看, 真正表現的應該可以從這個三維空間轉換成二維的球面座標, 也就是大家常見到的 0~360, 及 -90~90 的座標系統, 只是雖然可以很輕易的以地心引力去定義平面(切平面/軸心), 但最大的問題是 0 度的定義是很麻煩的.

但實務上雖然這個球面座標轉換是可以降冪, 但事實上就盡量想出一個不損耗電力的最低計算是不划算的, 保持這個三維座標體系並不是不可以, 而當時想的 9 個數值應該是:

1. 這段時間移動的總距離
2. 這段時間的向量變化
3. 這段時間的最常見的方向

當然單單定義這段時間, 跟取樣頻率就是傷腦筋了, 一開始實作可能會用 5 秒或 15 秒來作取樣, 這個可以解決前兩點, 但最直覺的第三組數字卻是最難的部份, 因為如前面所說的, 就實務上這演算法早就存在, 是一個很單純的 Clustering 分群就可以做到的事, 但這個演算法在 Data Mining 已經是不能存在的, 更何況在手機上跑.

假設我們以 15 分鐘做一個現在的最常見方向, 就會有 60 組數字, 而每組數字有 3 個, 若是算距離的話就代表是三倍的時間, 接下來若是一個標準的 Clustering, 大概每次要計算 60!*3 次, 這數字之大可想而之, 若還不包含比較及找出新重心的計算.

而若這是一維的數字, 要找出最接近的一組數字已經很困難了, 更何況這是三維的三個數字, 當然理論上也可以嘗試著降冪, 例如把 -1000~1000 變成 -20~20, 一口氣把可能性縮小 125 倍, 然後用數值方法來去 Approach 一個 Feasible Solution, 而不是最佳解.

0. 計算 N 點的初始的解空間 (三維的最高與最低)
1. 計算平均
2. 排除距離平均最遠的點
3. 計算目前的解空間
4. 看看在剩下的 n 中, 其解空間是否是只剩 (n/N)^3 或是直接少於 1/9 (一個定數) => 其平均就是解
5. 回到 1

當然這個計算有很多相乘, 平方與開立方根的比較, 而若只是比較的話 (計算最遠的點) 直接就不用開方了, a^3>b^3 => a>b, 這樣就可以把 60! 的計算變成 60 次的計算, 因為這樣就不用計算目前所有點的相互距離, 直接用平均求點.

這個有一個很糟糕的假設:

一群距離最接近的數值, 會影響平均很大, 若能慢慢扣掉偏離的點, 就會逐漸逼近這一群最接近的數值的集合.

而這個的假設應該極有可能證偽, 但應該是可以相信適用在 95% 的解空間 (尤其是常態分佈後), 但確可以節省 99% 以上的計算.

[編按] 在找到一個合適的圖中, 無意翻到這個資源 (Data Clustering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資料分群與樣式辨認)), 對 Clustering 有不錯的介紹, 只是我上面提的這個解法是用來找到最大群(最常見的姿勢), 而不是單純的分群.

但這篇跟 N900 有甚麼關係阿? 呵呵, 我也不知道, 但至少就演算法面要先想出手機中最麻煩的耗電問題吧.

2010年4月26日 星期一

Nokia 900: The Plan



認識我的人一定知道, 我是一個工程師, 且是一個想要去用系統與機制去解讀與協助人的行為的工程師, 因此才會有 MyZilla 計劃及後來的 URS.tw 計劃, 這些都是想要做出能夠用電腦/網路去幫助人行為, 甚至是到模擬的一個系統.

而我一拿到 N900 雖然第一個計劃是當雙螢幕, 而很快就發現有點難度後, 接下來就是想說不只是透過手機螢幕當做人的行為輸出螢幕, 而是反其道而行的把手機當作行為輸入系統, 而透過的不是其按鍵或螢幕, 而是透過其 "慣性量測儀/加速規/Accelerometers" 來做為一個不用透過人主動手動的輸入資料就可以截取個人行為資訊的系統.

當然出了這個 Accelerometers, 我想到的還有手機上的感光器 (Luminator) 來去偵測周邊環境, 當然這兩個系統不是甚麼了不起的東西, 但 N900 提供了相當開放的環境來寫作, 甚至直接去讀入檔案 (/sys/class/i2c-adapter/i2c-3/3-001d/coord) 就可以知道所謂 XYZ 三軸的資訊, 只是這資訊有幾個問題.

1. 這個姿勢數字是瞬間狀態, 但要描繪一個人的狀態是連續性的數列才行, 但不可能隨時記錄, 不然量會過高.
2. 想要取樣頻率高的話, 就會很耗電.
3. 要回傳到 Server, 不可能是很即時且隨時都傳得回來的.
4. 在有限的資料中, 是否可以判斷得出來一個人的行為與狀態, 甚至是情緒?

因此須要幾個 Feature:
1. 能夠自動記錄起床, 開會, 睡覺的時間.
2. 能夠自己輸入當時的狀況做學習判斷.
3. 能夠了解好友與家人的狀況, 以及做互動.
4. 能夠用這個數字做行為建議?

當然就會有一些想法與計劃:
1. 每 5 ~ 10 秒做一次 Sample
2. 將這三維的數字跟之前做比較後, 存入另一個 Incremental (累積) 的檔案
3. 用 http get 的方式回傳到 server (可能是每 5 分鐘一次)
4. Server 用時間間隔的方式展開其狀況..

接下來是可能的功能:
1. 用 Behavior Pattern 來去呈現使用者狀況.
2. 做一個 API 或 widget 讓大家放在部落格
3. 看是否用其他的 API 結合做交友與認證.
4. 加入互動的可能性.

而想知道其相關的資訊, 大家可以 Refer 這篇文章:
http://wiki.forum.nokia.com/index.php/How_to_get_accelerometer_data_of_N900_using_Qt

事實上用這個東西能夠玩得很多, 只是能不能實用就不知道了, 下面有一個很有趣的想法, 只可惜是假的:



但下一個是真的:

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

N900 前言, Web OS 篇 (I)



(上圖是我目前的桌面, 而手機可以自己 Screenshot, 然後傳到我電腦)

當我從朋友那邊拿到這隻手機的時候, 我並沒有想太多, 畢竟在工作場合能夠第一時間看到新玩意的機會太多了, 從 PRADA 手機到 iPAD, 從 Kindle 到 Space Pilot, 說要把玩時還不見得有興趣說, 只是認為這樣的 Gadget 真的能夠帶來甚麼樣的 Revolution 與 Evolution 嗎?

只是在 N900 裝好 MySQL 與 Apache 直接在 localhost 跑 phpmyadmin 時, 我心理有一個想法, 若是 Web 2.0 能夠改變許多人的行為的話, 當你認為手機只是個利用語音讓人的距離拉近的初淺想法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事實上我在用 N82 時, 因錯陽差的通訊錄沒有時間去轉移, 但也是因為 N82 可以用 Google Talk, MSN 時, 我就覺得用手機講電話只是手機的一個不是很重要的功能, 尤其是我這個比較喜歡 "Storage and Forward" 的溝通方式的人, 不小心用了 N82 兩年, 最後半筆通訊錄資料都沒有, 因此對我而言, 手機是拿來講電話的功能還不如 Instant Message 即時訊息的意義高.

當然我會解釋說身為一個網路工作者, 被找的方法與原因都是網路, 若只有手機沒有電腦或無法上網, 對方跟本沒有找我的必要, 甚至說穿了一句話, 用即時訊息找到我的意義更高, 因為這樣才能傳遞訊息, 尤其是我在 2000 年時用 Palm/PDA 時, 早就進入了無紙的生活, 要我去抄寫甚麼東西是不可能的.

這兩年的變化還真的很快, 從 Blog 到 Plurk, 從 Twitter 到 Facebook, 而更重要的是電腦網路也透過了 IM 侵入了手機網路, 即使我只是用 N82, 不是用 iPhone, N97 或 Andriod, 透過 Gtalk 的 Transparent, 都可以即時的收發或看到 Plurk, Blog 或 Facebook.

只是這些都是偏 Notification 通知與 Status 狀態, 說要去瀏灠 Browse 這些資訊, 都有點距離, 即使當我拿到 N82 時, 想說透過 S60 看能不能寫些應用程式, 只是兩年過去了, 說到我平常都是在做 Web Programming 為主, 甚至說只是做 Data Mining 資料探勘的 Data Processing 等等的工作, 透過演算法去了解人的行為進一步輔助時, 談到 UI 是完全不在行, 更何況說要寫 Java 的程式了.

因此當 Palm 宣布 WebOS 時, 說讓大家用習慣的 Web 方式去使用手機, 更重要的想把千千萬萬的網頁程式設計開發者, 變成千千萬萬的 Palm WebOS 的開發者, 此時大家都笑了, 雖然不是笑這個想法, 畢竟這想法是對的, 更重要的是即使是 Palm WebOS, 說要這樣轉換還是不簡單.

但當我在 N900 裝上 MySQL, PHP, Apache 時, 尤於 N900 是一個幾乎不用 Hack 就可以直接使用 Console 的一台手機時, 此時在我眼中手中的 N900 就不再是個手機, 而是台電腦, 甚至是個 Server. 因為連我的 MacBook Pro 我都覺得沒有必要去裝 MySQL Server 時, 我確有很強烈的在 N900 裝上這些資料處理系統的動機, 是因為我覺的 Notebook 只是個工作平台, 只是個中介的終端機, 而 N900 將會是個 PIM, 將會是個資訊中心.

一個已經準備好的 Debian 系統, 可以透過 apt 去裝任何在 Debian 弄好的千千萬萬隻程式, 此時 iPhone 或 Android 自許有許多的開發者與應用程式, 對於一個這樣的系統, 眼界應該不只是如此, 而是 N900 是個隨時可以跟 Server Cloud 在一起的一台電腦, 而不只是使用 Cloud 雲端的一個使用者端而已.

此時, N900 不只是個 Personal Computer, 透過在網路, 或自己就是網路, 隨時變成 Home Server, 變成電腦的 Server, 變成家裏電視機前的第二資訊螢幕, 變成一個能夠控制與連結所有東西的搖控器, 也讓所有的東西變成 Webized, 此時 Web 3.0 的 Semantic Web, 到能夠 Web as Display and Control, 甚至 Web to Agent and Cyborg, 我從一個開放的手機看到了這樣的預言.

下一篇, N900 開始了甚麼? 結束了甚麼? (II)

2010年3月11日 星期四

若沒有了死刑....



雖然我們知道, 正義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 但是正義是有極限的, 甚至是相對的, 所以若是把正義無限的延伸的話, 那一天真的成立了世界政府, 將會有多少生命是以正義之名去抹煞的.

而這個該給予正義有一的的極限或限制就是 "不能用任何理由剝奪生命", 這應該是普世的道理, 因為就歷史的經驗給我們的教訓就是: "人類曾經太多次以正義之名去抹殺人的性命, 而以我們現在的眼光看都是錯的", 但當時無論是 "政府當權者", 甚至 "群眾" 都認為丟石頭把性命滅絕是對的, 是正義的, 只是以現在來看, 人類是很難學習到歷史到教訓的, 每隔一段時間, 人類都會為了 "為了更好的社會", 做下以現在的觀點稱為 "屠殺" 或 "事件" 的事, 而沒有死刑能夠成為普世原則的話, 這種會讓後代悲傷的事會減少.

雖然我們都承認有些人應該給與 "排除社會" 或 "隔離", 雖然在 "十二木表法" 中, 有當一個人若足不出戶的與世隔絕, 他的罪過不應該由社會來懲罰, 因為這已經做到防範未然的狀況, 而在兩百年前, 也有把罪人押上一艘船讓他永遠無法回到這個國家, 甚至在 "Disney 動物圈" 的觀點, 最嚴重的懲罰也莫過於驅逐不再回來.

當然這幾點都無法適用現在的社會, 但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讓真正有罪的人不再影響社會, 甚至是對社會有多少正面的幫助而不是無止盡的資源供給, 若人類都找不到方法的話, 人類是不可能進化的, 甚至是退化到連一般動物聚落法則還不如.

所以當有人問我有關對 "死刑廢除與否" 的問題, 以我 "量化" 的觀點, 我都會回答, "當台灣真的該死的人沒有死的數字, 多於不該死的而死的人, 我會贊成死刑", 但我們很清楚的了解, 10 年前才廢除刑法100條, 20 年情結夥搶劫還是唯一死罪, 而 "二二八" 又是死掉上萬甚至十數萬的性命時, 若現在我們開放 "當權者有死刑的權利" 時, 那一天他們用這權利把這槍口對像我們說 "這是為了正義".

我在這邊 Quote 以父之名的話, 這是一部政府為了 "社會正義" 把 "嫌疑犯" 關起來對大家交待, 雖然並沒有死刑, 但還是死在獄中:

I'm an innocent man. I spent 15 years in prison for something I didn't do. I watched my father die in a British prison for something he didn't do. And this government still says he's guilty. I want to tell them that until my father is proved innocent, until all the people involved in this case are proved innocent, until the guilty ones are brought to justice, I will fight on. In the name of my father and of the truth!

我真的希望真理與正義不是用性命換來的.

起初他們(德國納粹黨)追殺共產主義者,
我不是 共產主義者,我不說話;

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
我不是猶太人,我不說話;


後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
我不是工會成員,我繼續不說話;


此後他們追殺天主教徒,
我不是天主教徒,我還是不說話;

最後,他們奔向我來,
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

2010年2月4日 星期四

MyBlogLog 的後續

上一篇說到 MyBlogLog 即將關閉的事, 結果 Yahoo 的 MyBlogLog 還沒有關掉, 倒是 Google 在 CN 卻被腰斬, 這叫該關的沒關, 不該關的但關了嗎? (誤)

但事實上真的在用 MyBlogLog 的人知道, MyBlogLog 有一個有趣的功能, 且是目前難以取代的, 因為這必須要有某個 "Plug-In" 有足夠的覆概率才行的, 就是當你去過一個 Blog 足夠次數以後, 就會加入此部落個的 Community, 當然 MBL 在後台可以設定要不要開啟, 或者是次數, 我通常是開啟, 頂多他通知我後, 我覺得不想加入才會 "手動" 離開社群.



在去年年底那一陣子, 不知是系統發生甚麼問題, 這功能一直沒甚麼動靜, 但在一月以後, 這功能似乎復活一般, 開始有一些加入社群的通知, 所以不禁懷疑這次的 MyBlogLog 事件真的是在 "試水溫", 但與其這樣說, 還不如說 Yahoo Inc 順從民意把 MyBlogLog 留下來了.

當然我說的這件事可能不見得是真的, 有可能是因為這訊息曝光後, 大家對 MyBlogLog 注意增加, 所以就紛紛登入後有這現像, ...

Anyhow, 真的是蠻希望 MyBlogLog 能夠繼續下去, 不然誰誰誰的來寫個取代吧...

2009年12月27日 星期日

從 MyBlogLog 說起

經營網站是相當不容易的, 尤其是維護一個知道無法賺錢的網站, 像這次 MyBlogLog 而言, 真的是發生很多很多事阿, 尤其對我而言更是要加上一筆.

1. 在部落格觀察之前, 有一個 Room 計劃, 是比部落格觀察更早規劃成熟的計劃, 是一個以到訪為觀點的足跡社群, 那值時 2005 年, 但就如大家常說的, 想法不值錢, 真正的價值是去完成與實現.

2. 事實上就 Leeym 的說法, 在 Yahoo 也有內部類似的計劃, 但當時因為 "法律/隱私權" 的觀點沒有去實現, 可見大公司即使有能力但困難點更高.

3. 台灣也做了一個類似的 MyIcon, 且因為 Hosting 的關係, 後來差點經營不下去, 但如同大家知道的, 現在主事者還是很熱血的維護下去.

4. 在 MyBlogLog 的前 50 大社群, 台灣占了 7 個, 依數量依序為: 艾瑪, 到台灣找我玩同志, 部落格觀察, 工頭堅, 酪梨壽司, 電腦玩物與迴紋針, 其中五個是個人部落格, 見下圖.



5. 雖然在前幾天 Yahoo 宣布要停止 MyBlogLog 服務, 但也有內部的人說還有其他的 Option (選項)

6. 部落格觀察雖然有記錄 MyBlogLog 的數字, 但並沒有計算進排名的依據, 目前前 10 名為下表:



事實上不要說是 MyIcon 是仿 MyBlogLog 稱得很辛苦, 而 HemiDemi 仿 Digg/Delicious 也是半死不活, 甚至 Funp 即使太累想關但出資者也不會同意, 更不要說 Buboo 在台灣擊敗不了 Twitter, 甚至離 Plurk 也很遠, 甚至連 Pixnet/Murmur 與 無名/Digu 都想插隻腳.

當然這次 MyBlogLog 會被 Yahoo 想除名最大的因素是: "目前想不到賺錢的方式, 以後更難賺錢", 雖然這句話是真的, 但 Yahoo 身為一個大 Portal, 對於這種不見得會賺錢的 Model 不提供網友服務, 真的是很難說過去阿.

只是拉回來講, 大家都知道 "Blog" 已經不見得會有 "超過上網人口成長數的成長" 了, 這媒質不會消失或淘汰, 只是已經無法在關鍵市場做為主要發聲的導引議題了, 簡而言之是被 "洗掉" 了, 就像是我現在出發前往的 "第5屆華文部落格大獎", 雖然說是因為種種因素造成如此的倉促, 但也是因為這些因素的表徵來說明部落格在一些人的觀點與地位已經不如往昔了.

但現在若是急著幫 "部落格" 做碑文還太早, 畢竟就台灣部落格市場而言也是一個相當成熟的系統, 甚至還可以說就 "商業價值" 還有更高的發展空間, 只是硬是要從 MyBlogLog 來說落葉知秋, 也沒人敢說不對阿.

2009年12月8日 星期二

噗浪力的六點評論

上一篇列出排行榜, 我覺得理論上我的工作應該告一段落才對, 評論應該是交給別人比較好, 但說真的, 我還是有些不吐不快的事阿...

1. 個人的經營還是比團體經營來得好: 這個跟部落格與推特國外的狀況一樣, 有組織運作的部落格與噗浪, 在台灣一直起不來, 甚至 citytalk 城市通與 crazymike 瘋狂麥克可能還有用機器人 "強迫宣傳" 才有此效果, 這是相當不予鼓勵的事.

2. 政治人物在排行榜的清一色的都是 "綠色" 的, 或許是 "李家同" 告誡藍軍同志說噗浪是一個浪費生命的地方的關係嗎?

3. 藝人很巧的在排行榜上一個也沒有, 但事實上是集中在 40 名到 100 名之間, 這跟我的想像差很多, 理論上若是這是一個 "聊天談是非" 的 "殺時間" 地方的話, 藝人應該獲得更多的注目才對, 但或許是主流藝人都看不上噗浪吧, 因為這幾位 40~100 名的藝人大多不是通告滿檔那些.

4. 部落客在前 40 名中只占四分之一強多一些, 跟一開始之前發現占一半不太一樣, 當然最特別的是那些所謂噗浪原生的噗浪力高的人, 但有幾個人是靠機器人以及類似 "SPAM" 所拱起來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雞帶小雞的現像, 有幾個人是因為是另幾個噗浪力高的部落客拱起來後反而青出於藍的.

5. 機器人的成功與否差別很大, 在前 13 名中, 只有重灌狂人不來恩拿下第 8 名, 讓人類在機器人的地盤中占一席之地, 但之後成功的機器人或有在持續經營的機器人就很少, 許多之前知名機器人都名次往下掉, 因為噗浪力計算的也是最近的經營績效的關係.

6. 媒體或組織中, NowNews 的表現跟我預期的差很多, 反倒是蕃薯藤在這邊的表現蠻另我意外的, 這難道也是大雞帶小雞的關係嗎? 當然有時也是轉換率的差異所造成的結果, 但如第一點所說的, 其他媒體或組織在噗浪開戰場這件事, 在台灣好像還須要努力的地方真的很多.

如同上一篇一開始所說的, 在 Plurk 提供官方 API 後, 許多功能都慢慢可以輕易開發出來後, 未來有多少人能夠搭著這 API 優勢拿下一片天, 就要看對噗浪的了解以及開發能力了.

噗浪力/PlurkEffect 排行榜 (最後一次發表的)

我相信在 Plurk 提供官方 API 後, 一定會有大洗牌的現像, 所以這次公布是有歷史價值的:

個人類:
RankUserPlurk Effect
1
PlurkBuzz701850
2
不來恩196891
3
plurktaiwan186899
4
把簡單的事做好121773
5長 仔121662
6
楊蕙如 / 卡馬的神114955
7
李家冋101746
8
彎彎~80338
9
台灣獨立76913
10
bensonwu74823
11
挖系蘇貞昌 衝衝衝70619
12
corAusir65297
13
GURURU 孫傳雄62662
14
IamKaKi ♡僞美少女™58584
15
拒絕美國牛|凱特打結55681
16
♥小賴55205
17
夏艷™柑仔©99-小胖54032
18
Hiposition52386
19
掀馬統52204
20
琉球史丹利49455
21
黃小藝™48859
22
海綿王46314
23
聖冠Online__顏聖冠43969
24
Yilan43497
25
台南縣長蘇煥智43233
26
♥織織42975
27
劉樂妍42575
28
YOYO 機票堂42374
29
拒絕美國牛|比利潘41848
30

41359
31
PlurkBuzz40987
32
小遛遛™39680
33
水瓶小鯨魚39457
34
Dogg37414
35
誰殺了大環境|新之助37263
36
傑洛米在流浪36539
37
認真伏地挺身的九把刀36281
38
黑兔™36210
39
四小折35528
40
孟德思Jo35068

互動機器人類:
RankUserPlurk Effect
1小籤籤2473721
2邦尼妹妹 幫你呻吟1747257
3
小歌手645886
4
卡洛里小姐156464
5
邦尼阿嬤 幫你罵145602
6
布魯斯推推125100
7
冰友美眉1119496
8免費英漢字典-n詞酷109762
9
羊羊騎貘姿勢佳92051
10
邦尼祖父 幫你祝福84518
11
無名挖挖挖80241
12
邦尼甜蜜 幫你甜61023
13
豬言豬語34086
14
邦尼樂透 幫你樂30034
15
sd_bot29467
16
星妹給你噗噗26424
17
邦尼薇琪 幫你wiki21668

資訊提供類:
RankUserPlurk Effect
1
Citytalk城市通343261
2
crazyMiKE 瘋狂賣客245581
3
yam天空_HerCafe68409
4
yam男人編輯部64623
5
國考福利社51656
6
yam_n48259
7
maiio48227
8
天空部落小尖兵43964
9
♪ KKBOX42489
10
博客來40851
11
NOWnews38220
12
愛情加油站35775
13
癮科技30589
14
阿扁總統@蓬萊島雜誌30345
15
DPP online30167
16
食尚玩家30024
17
可愛小蕃薯29758
18
慈濟27627
19
T客邦來噗浪25305
20
誠品最認真小編24892
21
全民最大黨24146
22☆ 好康美眉21562
23
CEK公職萬視通19159
24
ptt_gossiping19147
25
ㄇㄞˋ點子-設計通18299

當然個人類要做區分的話, 應該分成公眾人物與部落客獨立出來才對, 而慣例還是有寫 Taiwan 的才會列入排行榜.

以後不會發表的原因, 是打算做成可以查詢的機制, 當然就沒必要公布了...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