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4日 星期日

公道伯經驗(I): 唯一成功的目標是成為經典案例

公道伯經驗是一個很重要的實驗, 在過了大選後, 我覺得應該蠻有必要寫下來做一個歷史見證, 見證這一場華麗的失敗, 但也可能是很悲微的成功...

但說要寫, 還真的寫不完, 所以這次採取一個很不一樣的寫作模式, 之前我很喜歡用前因後果, 從想法到實作, 從大綱到細節, 但事實上, 真正造就這次公道伯經驗, 雖然有很多大架構的思維邏輯是必要的, 但更重要的是些實作細節, 因此這次完全是以 "特殊性" 做排序, 以比較特別, 比較少人提及的放前面, 較多老生常談的放後面.

甚至或許一開始要開宗明義去說, 為甚麼在這個 "國民黨不倒, 台灣不會好" 的年代做這種事, 但在我認知反倒是沒甚麼重要性, 要去一開始做 "辯解" 的, 所以應該會放在後半段才會提, 所以若想置疑這事的人, 請在後半段等我寫到再來討論吧.

好, 就開始吧...

------------------------------

雖然這的確是還沒開始時, 就已經設定這次的企劃有三個目標, 第一個目標就是唯一成功的目標:

把這次的網路選戰, 即使無法樹立一個全新典範, 也要嘗試著成為一個經典案例.

也就是希望把之前無法實踐的事, 在這次機會去完成, 雖然大家一開始想到的可能就是 "圖文投影片", 或是 "解釋性新聞" 等等的事, 但這些都是表面, 因為這些都是果而不是因, 真正的幾個目標反倒是下面這幾項:

1. 真正實現內容為王, 以有價值的內容優先於行銷廣告

我們知道台灣的媒體現在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網路媒體的價值一直被傳統媒體打壓, 整個廣告價值相當低, 而傳統媒體又慢慢式萎後又面臨到無法轉型, 或不習慣網路廣告的方式, 最後變成 "小時不用功, 長大變記者" 的冏境, 現實就是: "一個記者一天要寫四到六篇新聞", 在這種情型下說要談甚麼內容為王, 還不如談內容農場, 用複置的較快達到老闆要求.

而這次的實驗, 因為沒有點擊數與廣告量做為 KPI, 唯一的 KPI 是 "觸及數", 再加上沒有像一般媒體的成本預算做限制, 所以一開始就是以一個人四到六天產出一個內容, 或是四到六人一天產出一篇的資源來做計算, 拋棄一般媒體用極少的資源產出很難有好品質的內容, 把一般廣告預算放在真正製作者身上, 以口碑行銷做為主要的方法 (好像我一直都是用這模式).

2. 以提出方案來討論為主軸, 取代常用的批評手法

雖然說以內容為最主要的目標, 但這次選戰我們也還是看到大多數還用 "較為偏頗" 的方式來做論述, 說明白一點就是用負面選戰, 把一些經不起考驗的事拿來做為攻擊對手的手段, 但只要在投票時發揮到效用就好, 但更麻煩的是更須要完善討論的公供議題, 包裝成已經早有答案卻是很難實踐得政見.

而在後面我會有一篇討論為甚麼公道伯粉絲團的內容能夠如此引起廣泛討論的原因, 但其中也是在提出方案與政見時, 不會一昧的說這個政策的好處, 或者是攻擊別人的想法是問題的, 畢竟任何事情都是有一體的兩面, 也一定有好有壞, 沒有把這事情的好處與壞處拿出來討論, 跟本是某種角度是在欺騙選民.

有人說, 網路讓選戰的議題討論與爭辨的速度加快, 這其中不只是因為許多資訊慢慢公開, 更者是傳播的管道也有很大的變化, 雖然我們相信真理越辨越明, 但這往往要負出很大的成本與代價, 畢竟負面宣傳手法的成本很低, 效果很快, 但若還是用這種方式去打選戰, 只是又把我們不期待看到的事又多加一筆罷了.

3. 以觸及率為最主要 KPI 而非粉絲數 

畢竟這是一個全國性的政治選舉企劃, 若觸及數沒有百萬或千萬就沒意義, 在網路選戰中, 真正要去影響的不是既有的政治人脈, 也不是地方組織運作的造勢場所, 而是去與那些數百萬到千萬等級的中間選民對話, 更不是那種幾萬到幾十萬的瘋粉自嗨的地方, 嚇跑住在中壢的理性選民的結果, 而是透過前面說的內容與討論, 讓大家去參與政治.

所以無論是粉絲團按讚, 或是在動態牆按讚或留言, 都不是重點, 跟整體觸及率影響最大的是: "留言分享數", 以及之後的分享後的按讚, 留言再紛享的數目, 甚至最重要的是透過讀者分享時的 "評論與見解", 是粉絲團經營最最最珍貴的資產, 因為一般在粉絲團留言的, 很容易留於自炫, 自嗨, 很少有建設性的意見, 相對的分享者轉到自己的動態牆時的 "話語", 才是最真誠, 才是經營粉絲團者該去注意的事.

包含到最後有人發現只要設公開, 已按讚, 我們一定會去按讚, 尤其是有加註自己想法的更不會錯過, 這不只是鼓勵讀者願意分享, 更進一步的提高觸及數, 甚至從裏面的建議的確也造成了粉絲團在經營方針的修正, 甚至變成了特色.

-----------------------

的確, 最後公道伯粉絲團最後成為一個極具特色的粉絲團, 尤其是以原創內容為中心做出發, 這不只是在之前政治公關類型的粉絲團沒有看過的, 甚至也沒有這種高規格創作為主的粉絲團來展開運作, 這也是成為一種經典範例, 只是這不是原先設想的目標.

接下來嘗試著把更多的想法與細節經驗給大家知道, 畢竟當時做這件事, 目的是讓台灣的大家一起成長, 而不是想要把經驗藏私, 認為透過這樣的互動, 才是能夠讓台灣政治或產業, 或是媒體更好的觸發因素之一, 我也知道我須要學習成長或被接受挑戰的空間還相當多....

只是到時有沒有時間寫, 我就不知道了, 畢竟我主要的職務只是一個工程師, 持續的參與社會工作, 創造想要的台灣政治不是我的本行, 所以在這邊先預告會寫的內容, 若有誰想要先知道, 歡迎請我喝咖啡或吃飯 (限朋友), 而會不會寫完, 我也不知道, 呵....
  • 扁平化組織是最大的方法論
  • 政績取代政見, 不是助選團而是實踐團
  • 政策型成的綱要與條件
  • 粉絲團貼文準則與檢核 
  • 網路是種專業, 網路選戰也是
  • 文創與二創在選戰的重要性
  • 打造國會圖書館成為政治中介
  • 三個主要議題: 教育, 職場, 國會
  • 新文易數如何做為風向探知系統
  • 網路正規軍的組合, 自媒體的未來
  • Democracy 3.0 (民主 3.0)
  • 為甚麼參與公道伯?!
若等不及看我寫的話, 可以先讀我之前寫過的兩篇文章:
像上面這兩篇的概念既然寫過了, 就不會做重工了.

2 則留言:

  1. 您好請問方便透露最後觸及率這個KPI,有達到原先設定的平均百萬等級以上的目標嗎?

    回覆刪除
  2. 當時有設定一百萬, 四百萬, 八百萬這三個目標, 最後只超過第一個, 最高是兩百萬過吧?

    回覆刪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