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現在的學生在學甚麼是 "Internet" 時, 除了 "WWW" 與 "OLG" 這三個字的縮寫外, 還有沒有學到為甚麼會有 Internet 的起源.
請大家自己找份比較完整的故事, 我不是好的說故事的人, 不然去看看 wiki 吧....
簡而言之, Internet 的一些技術, 是為了發生 "災難" (當時想像的不是天災, 而是敵人攻擊), 為了保持資訊的暢通, 而想解決一些當時資訊傳遞架構, 無論是 "專線", 或階層式的訊息傳遞模式等等, 所以想出了一個叫 Packet Switch 的概念, 也就是 Internet Packet, 也就是簡稱 IP, 等等的 blahblahblah, .... 這不是重點, 不然就說不完了, 但就上面一篇的重點是:
"當台灣發生災難時, 其資訊傳遞系統就這次莫拉克實證, 真的是太脆弱了".
不得否認台灣的救災系統最高層級的是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 然後是以一個階層式的網路層層報告, 傳遞, 審核, 決定, 用階層式的好處是: "容易控制, 也容易集中資訊做決策與資源分配", 但就從 Internet 為甚麼要發展來看, 這種方式也是最容易失去效用的方式, 只要有一個環節出錯, 無論是下到上, 上到下, 很多資訊就被阻塞.
只要一個人跑去過父親節, 一個人說 "有那麼嚴重嗎", 或者是一個人跑去染髮 (上面三種情境純屬假設), 這個系統就會掛掉, 很多資訊無法傳達, 無法決策, 災難就會持續擴大, 甚至無人去救災, 或者是救災的腳步慢了下來而不自知, 因為即使做決策, 或做事的人都很自我良好的說: "絕無延怠", 但只是這是以他的觀點, 因為這資訊傳遞本身已經 Delay 或 Lag 很久了, 而若是有所謂的 "白金 24 小時", 或 "黃金 72 小時", 往往因為這個 Lag, 你的角色已經被怪物秒殺了而不自知..., 此時災民真的很苦, 無論你能不能為民所苦阿.
所以即使再有效率的階層資訊傳遞系統, 很不幸的我們目前災害應變系統就是這種方式, 說不定用電視 Call-In 的效果會比較好, 因此若是太平盛世的至國家治理是用科層資訊傳遞方式沒關係, 但發生災難的時後, 只靠這種方式是唯一的方式是不行的, 一定要學習 Internet 這種多管道, 多對多的資訊傳遞方式做整合.
而這次許多民間資訊系統, 無論是透過自己寫的程式, 或者是官員本身自己在 Plurk, 或是透過 Twitter 的資訊發布, 或者是透過 Google Map 的方式, 這資訊的傳遞都不是階層式的傳遞, 而是變成網狀的多對多, 雖然談不是上是甚麼 Packet Switching, 但在不是用 "口語" 傳播類似 "專線" (Deticated Online) 的方式, 或者是架構在電信上的 Circuit Switch (事實上電信交換已經是 Packet Switch了), 都是種讓資訊傳遞更有效的方式.
但並不是說台灣發生災害時, 把應變中心搬去東森新聞, 搬去 PTT, 搬去 Twitter, 搬去 Plurk, 而是要如何善用網路的架構來收集與資訊系統, 而不單純的是用目前的方式, 只是這些系統, 除了做輔助之外, 更要有些不經 "審理" 的方式來去收集災害資訊的系統, 救災資源的回報, 然後透過不只一種方式的 "系統與組織" 將之串連, 將之整理. 但此時不能去禁止 "未經整理確認的資訊", 更應該是去整理出更有用的資訊, 並與目前主要資訊流做串連.
這次許多網路志工做出來的系統, 無論如何在 "資訊流通" 都很有價值, 但不是以 "功能", "系統完成度", 等等來去衡量, 更不能以 "篇數", "點閱數" 來決定誰重誰輕, 也不能說災區使用誰的資訊來說自己是最有價值, 因為大家都有做出東西出來, 也證明只靠現在既有的資訊系統來救災是不夠的, 就如同我上篇所說的 "因為若不是網路的關係, 事實上很多事都不會被發現", 這個事包含災害的嚴重性以及目前國家救災資訊的不足.
透過網路建立不只一個非階層式的災害資訊傳播系統, 可能是我們面臨下一個災害時要做的事.
其中更要包含應用現在的 SNS 系統, 不是創造出一個本來沒人用的東西, 而是將之串聯與結合, 去發現誰須要救助與幫忙, 這才是新的網路災害通報方式, 而不是等著 "受害者/災民" 跑來網站來填單阿~~~
2009年8月21日 星期五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原本以為這程式是相當難寫的, 但在 AM 4:00 洗澡的時候, 仔細想想並不困難, 但應該說不困難的是在抓取, 但要顯示出有價值與意義的排行榜是相對困難的.... 後來花了不到半小時就有個雛型, 接下來就是顯示這排行榜, 而在昨天睡前 (AM 5:00) 時, 只是一個最近抓到...
-
現在是 3:42 分, 該睡了, 但一直想寫篇文章但都一直提不起勁, 大概是為了準備星期四博客來的會議, 讓整個心態與作息全部亂了, 在此時蛋捲個人站又掛了, 讓我的情續大概到了蠻低的低潮吧... 整個星期六日沒甚麼精神做事, 事實上大約在上星期二似乎就隨著部落格溫度計進到低點,...
-
這句話已經喊了不知多久了, 當時聽到 LG 出了一款可以 USB 連結的 LCD, 想說這真的是太好了, ... 但沒想到還沒真的上市就腰斬了(?), 後來找到原來這技術是一家叫 Display Link 的公司, 做的... 而我在兩年多前就開始採用雙螢幕, 而現在若是沒用雙...
-
剛很無聊的把噗浪的關鍵字趨勢圖畫出來, 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 這是以話題的 "使用者比例" 為單位, 來跟自己比較, 若是去看原圖有週曲線, 月曲線以及最近一季的狀況: 但下面的圖當時是畫 4 個月 (因為當時也是這系統開始運作的時候), 以後會改半年. ...
-
這個計劃最出是我交大管科系學長所發生的問題, 因為我寫了一篇文章後, 就跑去 Plurk 跟大家討論, 而他是屬於會使用網路但不會使用 Plurk 的人, 所以跟本不知道 Plurk 講了甚麼, 最後我只好把網址給他, 他才晃然大悟這兩個部份的落差, 所以跟我抱怨這件事, 因此我...
-
這幾個月一直看各個媒體在臉書的表現, 可以發現各個媒體的使用者介面與政策, 都會影響新聞在臉書的行為, 雖然有時是讀者的屬性做決定. 而一則新聞有時不用從內容, 甚至不用人去 "刻意投票", 我們就可以從臉書使用者的 "讚享評" 就...
-
從分家到現在, 我還是維持著兩個都有在更新的狀態, ... 也因為身份的關係, 也沒去說那家比較好... 但當天空吃下蕃薯藤後, 有好有壞, 但大多是壞處.. 1. 自由欄位最多 10 個, 事實上蠻不夠用的... 2. 輸入資料無法全選, 必須去動滑鼠去選擇... 3. 引用似...
-
今天臉書上有兩個藝人很紅, 一個是說 "My Hometown" 的張懸, 另一個是 "悍衛傳統道德" 的郭采潔, 因為她們的表態, 造成臉書很大的風波... 這兩件事剛好都是 "言論自由" 很好的例子, 一個是...
-
我剛去看 iTHome 的部落格後台, 看有那些連結連到我章, 其中一個大陸的 Google Search 我點下去看時愣住了... "點點看" 結果出現: G o o g l e 錯誤 很抱歉... ...您的查詢疑似來自電腦病...
-
基本上我是屬於逃避加無所謂鄉愿型的人, 所以即使罵我我也很難生氣, 但還是會難過, 只是比較不會生氣... 所以這次會把回應關起來, 當然不是有誰在說我壞話, 因為這很常見也很習慣, 但最近真的 Spam 廣告訊息真的太多了, 所以先將回應暫時設成 "審核制"...
講得好!維持災難時的資訊傳遞正常,的確是Internet的初衷,很多人恐怕都忘了,甚至根本不知道,所此時兄的提醒,還真是時候!
回覆刪除這篇比較有全看懂,如以此篇為低標,彌平數位落差,功德無量。
回覆刪除Tammy我跟你有同感!貘我想政府需要你:)(charleen)
回覆刪除http://forcenet.navy.mil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