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

從大眾媒體與社群媒體熱度比較來看後面那隻手?

有人知道我算是野百合學運的那一代, 在那場洗禮, 讓我深刻感受到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就是電視新聞報的跟事實差很遠
第二件事就是報紙所說的千萬不要相信
第三件事就是雜誌文章多是胡說八道
而我在那時之前也一直跟很多人一樣, 認為會有一個 "中立", "客觀" 的媒體, 但後來慢慢體認到, 任何媒體都有 "立場" 與 "觀點", 因此想在一個媒體追求中立客觀是不太可能的, 我們只能透過很多很多不同立場與觀點的媒體, 綜合起來才能嘗試著接近 "中立" 與 "客觀".

所以在 "樂生事件" 之後, 我一直在思索能否透過社群媒體來跟大眾媒體, 而在嘗試很多次之後, 終於在 2008 年利用部落格觀察做出 "部落格好好讀", 透過部落格來看社群媒體的熱度, 也做了幾次有趣的觀察, 如: "台灣媒體的對立現像", "好好讀的藍綠對決? 看馬英九與陳水扁".

只是很不幸的那時候主流大眾媒體對網路還是不理不睬, 不要說是看扁網路媒體, 更是敝藪自珍的保護自己, 而接下來幾年, 發生甚麼事大家都知道, 不只是傳統媒體紛紛上網, 甚至還有原生的網路媒體及內容慢慢掘起, 相對於傳統媒體紛紛落馬, 到現在很少傳媒不會不在網路做露出了.

而一直到做林克傳說時, 也嘗試很很多次去用系統計算與監督衡量傳媒的計劃, 也做過很多次社群媒體的採集, 例如噗浪, G+, 但最後台灣目前最大宗的是臉書 Facebook, 因此林克傳說也是透過臉書去看社群如何看媒體這件事.

經過一兩年的調校, 透過林克傳說已經可以解讀不少社群媒體的資訊, 若是能夠把大眾媒體這塊給連結起來, 當時的計劃就有初步的實現, 只是抓資料並不難, 真正困難的是訂定 "議題", 而這部份真的只靠語意分析是困難度很高, 而當時部落格好好讀用的是 "搜尋關鍵字" 做種子, 而大眾媒體要用甚麼做為基礎也想了很久, 一直到最近, 認為採用各家媒體 Tag (標籤) 的使用, 就是很好訂定議題的方式.

標籤是一個很具有記者面對採訪對像的出發點意義, 加上分類觀點的整理, 跟使用者導灠與搜尋的情境等等的功能, 就是一個很好的議題定義方式, 透過這樣的延伸, 此時就可以做出一個知道這個議題在大眾媒體的熱度, 加上與林克傳說社群媒體熱度的串接, 就可以一目了然這議題的屬性, 是否在大眾媒體或社群媒體過熱或過冷.

最後做出像下面這樣的表格系統, 目前暫名 "雲標籤":

從這些就可以看到這個議題在大眾媒體與社群媒體冷熱的比較, 而也嘗試著做了一些數字的正規化, 來保持一致性來做比較, 因此也是以接近覆蓋率的熱度來做基準, 因此也是種百分比, 但相對的大眾媒體相較社群媒體是比較少樣本數, 變異度不像社群那麼高, 甚至在議題的分布都是相當平均, 不像社群媒體高低落差是相當大的.

當然接下來能做的還很多, 例如跟 Google 新聞做比較, 或者是直接對所有新聞內容做搜尋, 定義出熱度都是很不錯的參考值, 但至少透過這個 "新聞標籤雲" 的系統, 可以很輕易的知道這議題是那家媒體在炒作, 但倒底這差距是因為記者的專業與道德, 還是因為業配或是被收買, 這還是要靠大家自己的解讀, 畢竟這只是種輔助工具, 答案還是要靠大家去尋找, 只是更希望大家透過這系統認知, 閱讀新聞並不是照單全收, 還是須要我們讀者去做判斷才不會誤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