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3日 星期四

從流量來源的演變來看 SEO 2.0

在上個星期辦 iSearch 之前, 我一直要整理一些不同的 SEO 觀點, 說是 SEO 2.0 太沉重與無趣, 因為現在不只是 SEO 黑的白的一堆, 叫 2.0 的更多, 還有 SEM 等新名詞來攪局, 但我也很無奈的用這名詞, 總不能用 Mark 2 或 Next Generation 吧?

一開始要說的是, 用 網站流量來源的策略來經營流量, 然後跟 SEO 相輔相乘, 而以紮實的內容與認真的經營才是王道, 而那天雖然寫了一份投影片, 但總覺得那天講得不夠好與意猶未盡, 所以我就想到來寫這一篇文章來再重新詮釋.

在早期的網站流量是來自於下面三項:

1. 直接流量
2. 網站推薦
3. 搜尋引擎

以現在的觀點, 直接流量是以前最主要是靠瀏灠器書籤 Bookmark 的方式來進入網站, 而現在已經越來越少人這樣做, 以及在三四年前的書籤網站也隨著新的 SNS 成熟而消失, 甚至郵件的使用也變成 Webalization 的網頁化後, 都變成另類的網站推薦, 事實上現在直接流量來源倒不是 eDM, 也不是 Bookmark, 連 MSN 也變少, 在台灣靠的是 BBS, 而說穿了主流就是 PTT 了.

相較直接流量, 網站推薦變得越來越多元, 但就經營的觀點來看, 無論是 SNS, 書籤網站, 廣告, 推薦系統, 網站連結都是有不同的經營策略, 網站推薦已經不能用以前很簡單觀點來看, 而是針對屬性去作切割, 事實上搜尋引擎這種的來源, 也都只是一種另類的網站推薦, 而隨著搜尋引擎本身就擁有流量工具以及廣告工具, 知道網站的流量已不是難事, 甚至大家都知道流量也變成一種很重要的 SEO 方式, 雖然以前有太多人用假流量去做 SEO, 這是很糟糕不足取的事.

而我現在是希望大家可以擺脫或進化上面的想法, 進一步用網站經營與行銷的觀點來看 SEO, 也就是依流量來源做新的切割, 來作不同的經營, 就如下面五項觀點分割:

1. 搜尋引擎的 SEO
2. 社群網站 SNS 
3. 時效性連結
4. Hard Link (實體連結)
5. 網路廣告聯播與關鍵字廣告


上面五項的流量來源並不是技術面的切割, 有些是屬於傳統三項的一小部份, 有些反而是兩個不同的來源, 差別是在是以流量來源經營的角度去看的.

搜尋引擎的 SEO 雖說是這篇文章的重點, 在早期甚至只是兩三年前之前, 我都會說搜尋引擎來源應該是占三分之一, 對於超過 80% 或低於 20% 的狀況都認為是不夠健康的, 雖然現在還是會以這樣的觀點來看, 但更認為體質的分配本來就沒那麼嚴格, 若透過其他來源的流量太多導致搜尋引擎來源比例太低也不是很糟糕的事, 比較糟糕的是整個網站對使用者或對搜尋引擎的不友善, 也就是 User Oriented Friendly 及 Search Engine Friendly 的重要性是更高, 而之後在網站經營的主題有一定的排名, 且主打與長尾都很均勻這才是重點, 反而該透過 SEO 的來源而失去, 是最不想見到的事, 尤其是現在角度來看, 除了自己網站做好之外, 外面的導流與連結是將是未來 SEO 的重點之一.

說到導流, 以現在的角度來看, 社群網站 SNS 是目前網站流量的最大宗, 雖然這個是蠻不穩定的, 因為不可能網站所有的新內容與新商品都能夠受大眾的歡迎, 有時候有好東西會獲得大量的注目與焦點, 雖然這有操作的技巧, 但無法保證每次都是有巨量, 雖然 SNS 社群網站帶來暴發的巨量是讓網站流量成長, 覆蓋率增加, 知名度提升最重要的事,  但穩定持續的在 SNS 經營才是必然的, 就像是通路商知道得獎, 去逝等等新聞事件是占整年業績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只是你很難去操作這部份, 好好的把剩下的部份有穩定的成長, 當基礎變得夠大了, 才能去拿到更多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只是我們很清楚的知道 SNS 的經營若是以 Facebook 臉書來看來源可以區分兩種:

1. 個人網絡的資訊傳遞
2. 社團粉絲頁的經營

這兩個方向的經營以現在的角度來看是後者越來越重要, 畢竟前者的個人傳播網絡是很難去操作, 但若網站本身有好的社團粉絲頁, 有足夠的參與人數與活躍度是讓網站活動能夠短時間內被知道的最好方法, 畢竟一個網站再好很難讓人天天來, 但社群網站是不一樣的, 太多流量來源來自於社群網站, 無論是來自於 Facebook, Plurk 噗浪, 或是 Youtube, Google Plus, ....

社群網站的經營又是須要靠不只一本書才能講如何操作的內容, 但這篇要講的重點是這部份的流量來源應該也是在於 20% 到 80% 之間, 取決於有沒有熱門話題, 且一定要經營 SNS, 尤其是社團粉絲頁更是重點, 在行銷策略中不能放棄這一塊, 大家知道這樣就很夠了.

除了 SEO 與粉絲頁, 時效性的連結也是相當重要, 那些是時效性連結呢? 以台灣的角度來看是下面幾項是常見的:

1. 論壇與討論區
2. PTT
3. 新聞
4. 活動
5. Bid, EC

雖然說像 PTT, 新聞, 上面這些網站, 只有很短暫幾天內的有效期, 因為這些網站只要時間過了, 不是沒人看就是被封起來, 但在這之前常常會看到有人會去轉載變成長效性的 HardLink, 雖然這些網站的經營策略都不太一樣, 例如新聞或論壇就靠業配文, 廣編稿, PTT 又是另類的經營, 但在做這些有時效性的連結之前, 一定會有一個活動, 活動的內容可以說是這部份行銷的主軸, 雖然這方式在一開始就知道只有一定的時效, 且成本高, 但看在真的可以帶進流量的情形下, 真的要分配一些預算在這邊, 而不是只知道投放曝光式廣告而已.

有在經營網站 SEO 的人都知道連結有兩種, 一種是不會被搜尋引擎收入, 或是純脆透過原網站或第三方點擊轉址的系統的連結叫 Softlink, 相對直接寫在 Anchor 的 HTML Tag 叫 Hard Link 實體連結, 實體連結是現在在 SEO 的比重越來越重要, 但要有優質的 Hard Link 卻是比任何其他 SEO 方法都還要困難, 除了策略聯盟外都是可遇不可求, 甚至連優質的策略聯盟更是難得, 現在能夠的話只能透過一些小眾媒體或有認真經營的部落客來做到是比較有價值的, 以現在的角度來看這些都是有價的, 且好的 HardLink 不是開價就買得到, 雖然一開始流量並不可觀, 但因為有可能越滾越大或者是長期對 SEO 的影響之鉅, 是最不能忽視的一環.

若是把行銷預算全部丟給 網路廣告 是最笨的, 但相對的完全沒有把錢放在曝光式廣告, 點擊式廣告, 部落格廣告, 廣告聯盟, 內文式廣告, 關鍵字廣告是比最笨還要更笨 (雖然這句話有語病但也是真的), 因為網路廣告跟傳統廣告即使再不一樣, 都有一個相同點叫做 "覆蓋率", 採取越多種方式去行銷的覆蓋率往往也越高, 只是在於多樣性會不會增加負擔與跟預算的稀釋, 在其中取得平衡是須要很多經驗的, 但網路廣告的成本往往比傳統平面或電視廣告低很多, 通常多幾樣是死不了人的.

上面這五種網站流量來源所背後的行銷方式只是種大要, 最後還是在於網站的屬性來決定該用那一個或那兩個做為主要的方法, 我通常建議是每一種方式可以用 10%~40% 的行銷預算來去執行, 也就是最低不要超過 10%, 最高也不要到一半的觀點去分配, 也就是說不能偏廢也不該是唯一, 的確該是有一兩項是 30%~40% 占掉一半以上的行銷預算.

拉回來上面講這麼多跟 SEO 有甚麼關連呢?

除了跟上面所說的流量也是衡量 SEO 很重要的一環, 上面幾項方式或多或少都會創造連結, 而除了自己有讓別人引用管道外, 更重要的是如何做出好的內容與商品讓人願意討論與引用, 然後配合這些 SNS, 聯播, 廣告系統等等的行銷方式, 這才是 SEO 2.0 的王道.

下面是那天的簡報, 這篇文章目的是把投影片串起來讓大家可以懂, 不然只光看投影片是很無趣的, 而我那天講的也有不夠好的地方, 所以也再寫出這篇文章再加強讓大家了解.

1 則留言:

  1. Facebook確實是很大宗的影響力,

    不過對ACG族群來說,也許"可能"PTT影響力略大於Facebook些


    另外也要考慮到大陸族群的使用習慣,
    畢竟十三億人口只要有個0.1%來看網站,
    就是一股很可怕的洪流了。
    (數量夠大導致造成質變)

    回覆刪除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