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

實況投票的真價值

很多人以為實況投票只是一個浪費頻寬的工具, 雖然這是真的, 畢竟若只是一張圖, 上面就是幾個數字跳來跳去, 我真的不知道這是為了做甚麼? 況且這些投票, 本來就存在粉絲團本來的結構性偏差, 動員力量的問題, 甚至還有人把 "讚" 的選項做進去, 這不是刻意誤導或搞笑不然是甚麼?

當然目前做得最好的大概是蘋果的一個實況投票, 而背景不只是些數字跳動, 還有兩個子畫面來看立院會議現場與外面抗議群眾, 我覺得這是個再合適不過的實用案例了, 因為扣掉投票, 這兩個畫面本來就是個實況 (Live), 投票讓群眾更增加參與感是讓實況更加分.


當我看到一眼實況投票, 雖然第一直覺在想這還真的是白癡加搞笑的事, 是很有創意, 但就是浪費頻寬, 但我再想一下, 若這資訊不只是這些 reaction/emotion 的統計, 而是更有資訊多元的 "Dashboard/儀表版", 這個影片不只能夠讓人更輕鬆的看到事件的進行狀態, 而把大家的互動好好的整理起來, 說是能促進真正的討論也不是不可能?

當時就規劃了一下, 至少可以把這投票的狀況, 例如變化量做進去, 接著再想說能夠把留言討論的內容也做個整理就更好了, 以及把大家的頭像與立場整合進去不是更好嗎? 但這個月也是忙到上星期才稍有空檔 (或是擺脫低潮)....

只是真的要做還不簡單, 最簡單的的確是數字, 但要將之記錄做歷史儲存才能做分析, 而留言也是另一隻 API, 使用者的投票 (reaction) 又是另一隻 API, 將之搞定還不算困難, 困難的是這要如何在有限的資源去做即時分析, 這個就是須要一堆中間表與流程了..

最後在上星期的確整理出個 API 了, 只是畫面的呈現又是一門專業, 這的確不是我的專業, 因此在最後的成品前, 我還是要做一些測試與原形 (Prototype) 來做示範, 這些也是在上星期完成, 而我利用別人的投票結果來做測試的確是沒問題, 但要真的自己跑一次流程, 還真的沒那麼輕鬆.

而在昨天, 利用自己的粉絲團, 想了個題目, 就開始為這個打造一個實驗的投票, 雖然這個題目本來是要用在 "未來國會", 但因為太粗糙, 不好意思用那個粉絲團, 因此為了這個投票, 在原本已經完成的前 5 項還打造出第 6 項, 留言提到的人, 因為有時人是最容易聚焦的重點.

1. 投票即時資訊
2. 投票歷史資訊
3. 最近留言
4. 最近留言的人
5. 留言的內容
6. 留言提到的人物

但有趣的事是, 雖然我這次還沒有用任何的 Hashtag 或是特別的字來做判斷, 但已經有很多人順著題意加入 "不良" 這個字, 所以原本以為要去改變大加留言行為的想法, 似乎變成可行了, 因為不是用這種 "跳脫字(Stop Words/Escape Words)" 來做區別, 要用語意真的太困難了.

所以下一次投票就會叫妳在妳的留言, 加入 "喜歡/討厭" 之類的字做為妳講的事情是甚麼樣的想法與立場了.

說了那麼多開發的事, 回頭來講一下這種實況投票的真價值在於:

1. 即使沒有了投票, 也是有實況的價值, 投票往往是附加價值
2. 這個實況是種儀表版的概念, 能夠讓人更容易抓到這資訊觀點
3. 透過這樣的即時互動, 能夠有更帶動討論與想法的集結

雖然不否認的, 臉書對 Live 是較有刻意去擴散, 因為閱讀聽眾比較喜歡影片多於文字, 對於即時的事情多於已經過去的事情, 或許這種實況投票一下子已經被做爛了, 但或許這也是種打造未來媒體的可能性...

而新文易數最近開發的幾項功能, 也是為了創造出 "儀表版" 的實況去做開發, 就待下次的實驗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