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我還是會 "主動" 的去認識一些不錯的人, 當然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除了他/她真的很優秀或有潛力外, 會主動的原因是 "時間", 畢竟我認為 "物以類聚", 現在不認識以後還是會認識, 但此時主動 "提前" 認識, 有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 "避免走向暗黑之路"...
在 SEO 之前, 網路最主要的黑手套/黑帽的方式就是發 eDM, 發 eDM 本身不是問題, 但數量上, 或者是使用者自願接受的是兩回事, 所以 eDM 原本是從 "網路不錯的工具", 到 "兩面刃", 現在變成 "很容易失效" 的一個方法了, 畢竟經營網站, 從一開始到起來, 要花很多時間與精力, 若是善用工具就會加快許多或節省很多付出, 但若過於想要 "搶快速成降低成本", 此時就把成本加諸在消費者身上, 即使會發生反彈, 但因為這是速成以及不用花太多成本的, 最簡單的就是再換一個重新開始, 畢竟他知道方法, 也對會使用這方法沾沾自喜, 甚至認為這是個 "專長", 到處拉攏生意, 自許為 "專家能者"...
事實上那些人不是笨蛋, 他不知道不靠這種 "Spam" 的經營方式嗎? 他當然知道, 但就像 "女人香" 一樣, 當 Frank Slade 在講台說: "Now I have come to the cross-roads in my life. I always knew what the right path was. Without exception, I knew, but I never took it. You know why? It was too damn hard. ", 這句話說穿了就是說: "當我走到人生的十字路時, 我當然知道那條路是對的, 毫無藉口我就是知道, 但我從來不走, 你知道為甚麼嗎? 因為那真的太難了"..
當你習慣黑帽/黑手套的方法後, 再回頭看白帽/白手套的方法, 真的是 "Too Damn Hard~~~", 覺得只有白癡才會選這條路, 像你一樣聰明的人, 當然不會用這種方法, 即使你試過, 一下子就會放棄了...
但相對曾經苦過來的人, 其抗壓性較高, 所以叫他去選擇這條難走的路, 即使他知道 "黑帽/黑手套" 的方法, 但對於 "白帽/白手套" 的經驗較足, 所以比較不會那麼抗距, 但對於那些第一次就是用這種暗黑方式的人, 真的會對這種方法覺得恐懼與可笑...
而所謂 SEO/網賺 跟這些當年 Spam 的人說不定也蠻像的, 他也知道, "內容" 很重要, 更知道 "介面" 也是相當重要, 而最外環的 "SEO" 也是一個重點, 只是他寧願不會花時間在創造 "內容" 上, 最簡單的就是去 "轉貼" "轉載", 甚至是很接近盜用別人的東西, 或者是用 "對話", "連結", 來去創造簡單的 "內容", 而把大部份的精神花在 "SEO", "建立連結", "假造帳號", "機器人", 或者是 "假點擊", "假回應" 等等工具, 因為他發現, 他若真的要好好經營一個網站或部落格而有所收獲, 真的是太累了, 會以 "我是在做實驗", "這樣做真的很快耶", "那些都是不錯的精選文章" 等等的話來帶過去....
所以我會嘗試著認識一些網路新興的後起之秀, 避免他/她們走向這條暗黑的道路, 我一直跟他/她們說, 認真做網站, 可能要花 2 年從 0 分到 4 分, 再花 2 年從 4 分到 6 分, 若是用暗黑的手法, 說不定半年就可以到 5 分, 只是最高也只有 5 分, 甚至這個 5 分再過半年就會消失, 用欲速則不達去解釋, ...
但事實上我是沒有這樣的能力, 我不是好的 "傳教士", 所以只好從一些方法去指引, 避免他/她們走向這條路...
在這邊, 我引女人香這段 Lt. Col. Frank Slade 的片段好了, 畢竟我怎樣也說不出像他樣的話語...
這篇文章, 雖然沒有指名道姓出任何一個人, 但的確有明示或暗喻幾個人, 想要對號入座, 小小弟無法反對, 反正我也很 "黑" 了~~~
[後記] 我並不是說每一個發 eDM, 做 SEO, 搞網賺的人都很黑, 甚至我也有認同的人, 如 Simon 等人就很認真, 千萬不要打翻一缸子魚~~
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
An error occurred. pwned 的問題與解法~~
昨天下午一開始, 我就發現在連到幾個網站出現這樣的訊息...
我原本以為是系統掛掉, 但後來才發現有幾個特徵:
1. 有些網址才會被 pwned..
2. 有些 IP 連才會被 pwned..
首先排除這些網站被入侵, 因為這些網站遍及 twitter, yahoo, myzilla, 等網站, 但往往重新連結換了 IP 就可以, 有些人若是用 pppoe 再重連的話, 可能要再等一下子, 因為 IP 不見得重連就會立刻有新的...
所以看樣子最有可能的推測是: 某 ISP 的 IDS/IPS 起作用給 pwned 了, 這個 ISP 極有可能是 Hinet, 至少我問過幾個發生問題的都是用 Hinet, 這個 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 誤判所造成, 當然這個可能要問 Hinet 或 ISP 或 IDC 才會知道, ...
這狀況大約是在 12/22 下午就開始發生, 到剛剛還是會遇到...
那解決方法?
1. 換 IP
2. 若是用 PPPoE 的話, 可能要關機等好一陣子, 等到原本分配的 IP 被分配出去才會拿到新 IP, (有點要死讓別人死的感覺)
3. 若是用固定 IP 的話, 那就可能要找 Proxy..
這問題也甚至可能不是單純的 IPS/IDS 錯誤, 而是真的有人用過這個 IP 攻擊某網站, 而你用到後, 就只好死在那邊了, 真慘~~~
我原本以為是系統掛掉, 但後來才發現有幾個特徵:
1. 有些網址才會被 pwned..
2. 有些 IP 連才會被 pwned..
首先排除這些網站被入侵, 因為這些網站遍及 twitter, yahoo, myzilla, 等網站, 但往往重新連結換了 IP 就可以, 有些人若是用 pppoe 再重連的話, 可能要再等一下子, 因為 IP 不見得重連就會立刻有新的...
所以看樣子最有可能的推測是: 某 ISP 的 IDS/IPS 起作用給 pwned 了, 這個 ISP 極有可能是 Hinet, 至少我問過幾個發生問題的都是用 Hinet, 這個 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 誤判所造成, 當然這個可能要問 Hinet 或 ISP 或 IDC 才會知道, ...
這狀況大約是在 12/22 下午就開始發生, 到剛剛還是會遇到...
那解決方法?
1. 換 IP
2. 若是用 PPPoE 的話, 可能要關機等好一陣子, 等到原本分配的 IP 被分配出去才會拿到新 IP, (有點要死讓別人死的感覺)
3. 若是用固定 IP 的話, 那就可能要找 Proxy..
這問題也甚至可能不是單純的 IPS/IDS 錯誤, 而是真的有人用過這個 IP 攻擊某網站, 而你用到後, 就只好死在那邊了, 真慘~~~
2008年12月22日 星期一
[秘技?] 如何在Yam/樂多/Pixnet等用 Friend Connect
在寫作 Google Friend Connect 的 Custom Gadget 時, 有發現有幾個重要的參數:
1. Site ID: 這個網站的 ID, 目前並沒寫在任何 Open Social 的 Spec
2. Personal ID: 判別誰是誰的東西, 最主要是拿來決定是否是 Owner 或 Member 的方法
3. Gadget ID: 這個是屬於 Gadge 跟 Container 溝通的判別方式, 所以也沒寫在 Spec, 但有人寫出一些產生方式的重點.
但除了這幾點外, 最重要的是提供 2 個重要的概念:
1. 這個 Site 可以跨網域
2. 這個 Site 可以多個管理者, 或 Moderator
此時眼尖的人就發現, 事實上你只要去架構好一個 Friend Connect 的 Open Social Container (開放社群容器), 基本上上述的幾個 ID 有的是系統呼叫的, 有些是程式用到的, 有的是可以亂改的, ...
所以, 雖然很多人哀怨 Yam 天空, 樂多 Roodo, 或 Pixnet, Sina 等部落格平台 BSP 沒辦法用 Friend Connect 時, 此時就有個權宜的方式可以解決:
1. 先去 Blogspot 開一個部落格
2. 接著去 Friend Connect 用這個部落格去申請
3. 然後去 Setting 中設定 Yam/樂多 等可以使用這個 Open Social Container
4. 去自己的部落格貼上自己要的 Gadget
方法就是這麼簡單, 但此時有幾件重要的事:
1. 會員系統當然只有一份
2. 而整站的留言版也只有一個
3. 若是要用 Custom Gadget 的話, 若重新申請的話就變成新的, 除非記下每個 Gadget 的序號
但這方法也是有問題, 就是 "Security" 安全性的問題, 因為我剛試了一下, 即使是設定網域 "http://blog.roodo.com/genehong", 事實上整個 blog.roodo.com 都可以吃這個 Open Social 的資料, 幸好 Gadget 是跟著 Owner 走的, 所以還不至於會發生 "不當管理" 的問題, ...
若你只是用官方的 Gadget, 每個 Gadget 都是唯一的, 也不會有 Gadget ID 的問題, 因此也不擔心資料被竊取的問題, 更不會有管理的問題, 但若是 Custom Gadget 的話, 就很難說了, 只是目前應該用 Custom Gadget 的人很少, 應該不會有問題...
所以除非你是很無聊擔心甚麼的人, 或者是會想挖資料的人是玩家, 通常不會有太多的安全性上的問題, 因為畢竟只要管理上沒問題, 畢竟社群軟體就是為了交流, 說要有甚麼絕對的隱私, 那乾脆不要用好了....
事實上這方法適用所有無法加入 canvas 或 rpc 這兩個檔案的網站與部落格, 不限於上述的幾個 BSP 平台..
---
[原本是寫在前面的]
這星期都不知道在忙甚麼, 本來答應要去完成的 Gadget 是半個都沒寫, 好像一下子又過了整整一個星期了, 也就是說, 在上星期解決使用者 Profile 的連結後, 這星期都沒有甚麼進展, 反倒是退步了, 因為這個檢視 Profile (個人資料) 的功能又不見了...
但也不是說都沒有進步啦, 就到處看些 Document, 學些 Javascript (不要笑我, 這次是我第一次寫不是 document.write 的 Javascript), 甚至也覺得得開始去學一點基本的 CSS (我對 UI 一直不在行), 所以這星期就這樣結束了...
說了這些 Blah Blah Blah 好像該說的都沒說到, 不然把這三段話移到最後面好了, 畢竟有時想看的人才懶得理我是誰說...
1. Site ID: 這個網站的 ID, 目前並沒寫在任何 Open Social 的 Spec
2. Personal ID: 判別誰是誰的東西, 最主要是拿來決定是否是 Owner 或 Member 的方法
3. Gadget ID: 這個是屬於 Gadge 跟 Container 溝通的判別方式, 所以也沒寫在 Spec, 但有人寫出一些產生方式的重點.
但除了這幾點外, 最重要的是提供 2 個重要的概念:
1. 這個 Site 可以跨網域
2. 這個 Site 可以多個管理者, 或 Moderator
此時眼尖的人就發現, 事實上你只要去架構好一個 Friend Connect 的 Open Social Container (開放社群容器), 基本上上述的幾個 ID 有的是系統呼叫的, 有些是程式用到的, 有的是可以亂改的, ...
所以, 雖然很多人哀怨 Yam 天空, 樂多 Roodo, 或 Pixnet, Sina 等部落格平台 BSP 沒辦法用 Friend Connect 時, 此時就有個權宜的方式可以解決:
1. 先去 Blogspot 開一個部落格
2. 接著去 Friend Connect 用這個部落格去申請
3. 然後去 Setting 中設定 Yam/樂多 等可以使用這個 Open Social Container
4. 去自己的部落格貼上自己要的 Gadget
方法就是這麼簡單, 但此時有幾件重要的事:
1. 會員系統當然只有一份
2. 而整站的留言版也只有一個
3. 若是要用 Custom Gadget 的話, 若重新申請的話就變成新的, 除非記下每個 Gadget 的序號
但這方法也是有問題, 就是 "Security" 安全性的問題, 因為我剛試了一下, 即使是設定網域 "http://blog.roodo.com/genehong", 事實上整個 blog.roodo.com 都可以吃這個 Open Social 的資料, 幸好 Gadget 是跟著 Owner 走的, 所以還不至於會發生 "不當管理" 的問題, ...
若你只是用官方的 Gadget, 每個 Gadget 都是唯一的, 也不會有 Gadget ID 的問題, 因此也不擔心資料被竊取的問題, 更不會有管理的問題, 但若是 Custom Gadget 的話, 就很難說了, 只是目前應該用 Custom Gadget 的人很少, 應該不會有問題...
所以除非你是很無聊擔心甚麼的人, 或者是會想挖資料的人是玩家, 通常不會有太多的安全性上的問題, 因為畢竟只要管理上沒問題, 畢竟社群軟體就是為了交流, 說要有甚麼絕對的隱私, 那乾脆不要用好了....
事實上這方法適用所有無法加入 canvas 或 rpc 這兩個檔案的網站與部落格, 不限於上述的幾個 BSP 平台..
---
[原本是寫在前面的]
這星期都不知道在忙甚麼, 本來答應要去完成的 Gadget 是半個都沒寫, 好像一下子又過了整整一個星期了, 也就是說, 在上星期解決使用者 Profile 的連結後, 這星期都沒有甚麼進展, 反倒是退步了, 因為這個檢視 Profile (個人資料) 的功能又不見了...
但也不是說都沒有進步啦, 就到處看些 Document, 學些 Javascript (不要笑我, 這次是我第一次寫不是 document.write 的 Javascript), 甚至也覺得得開始去學一點基本的 CSS (我對 UI 一直不在行), 所以這星期就這樣結束了...
說了這些 Blah Blah Blah 好像該說的都沒說到, 不然把這三段話移到最後面好了, 畢竟有時想看的人才懶得理我是誰說...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Friend Connect Custom Gadget 經驗?
一些無聊晃進來的朋友應該有發現, 左上角多了幾個之前沒看過的 gadget, 因為我又開始做無聊事了...
看到許多人裝 Google Friend Connect, 而我個人對較為開放的 Protocol 是採較為正面的態度, 所以就裝起來玩玩看, 覺得這是一個可以發展的東西, 所以就想要寫些有趣的 gadget....
事實上這個 GFC 跟 Gadget 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以前在做 Gadget, 若要有會員系統就要想辦法去做一套, 不然就是吃別人的像 Yahoo OAuth, OpeinID, MSN Cotact 等, 但除了 OpenID 外都是由大公司 Host 的, 但 OpenID 說要有人 Host, 也不方便...
Google Friend Connect 是一個照 Opensocial (雖然一開始也是 Google 自己的) 的 Container (容器), 但這容器是誰都可以 Host 的, 不像 Facebook 或 MSN Contact 都是隱含有一個 "Root" 根的概念, 這個根必然是 MSN 或 Facebook....
而對我而言, 只要沒有一個必然的 "Root", 如同 Jabber 一樣, 都是這樣的實作, 我就比較容易支持這樣的 Project, 在玩了他提供的 Gadget 後, 覺得蠻弱的, 只有 "留言版" 也比較像樣, 只是不合我的要求, 因此也只好想辦法去開發自己要用的 Gadget.
後來就提出 "GFC 踩踩樂計劃", 最主要的是 GFC 提出一個可以判讀與區分會員的系統, 基本上就我的 "統計狂", 就認為這是一個跟以往不同的計數器, 最主要是有使用者的觀念, 因此提出了一個想法:
然後就打算開始寫啦, 問題我以前從來沒寫過這樣的程式耶, 我唯一用過的 Javascript 指令是 "document.write", 所以真的是為了寫這個程式, 嚴格說也是要新學一個語言, 幸好語言這種東西是不用學的, 只要用了就是了, 麻煩的是要努力查寫法, 因為我連如何寫 if 的 condition 都不知道, 真是辛苦阿...
不只要寫, 甚至要用其 OpenSocial 的功能, 只好慢慢摸索了, 雖然 GFC 提供的唯一的一個 Custom Gadget 的 demo: Lame Game, 我就想辦法從這改囉?
花了一個晚上, 終於改出來, 其中還向 mat 求救與討論, 完成了三個基本 Gadgets: "點閱數", "最近到訪時間", 及 "累積閱讀時間" 三個 Gadgets, 就是右邊現在顯示的三個, ....
本來就想這樣就 OK 了, 但第二天才發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因為 IE6, IE7 的問題, 會讓整個網站無法閱讀, 所以第二個晚上努力研究如何避免這問題, 最後是寫了判斷式去排除 IE6, IE7 的閱讀.
只是這樣的 Gadget 連我自己都不滿意, 因為無法連結, 所以只能看到圖與名字在上面, 也連不到甚麼東西, 所以第三個晚上就想辦法把這個名字加連結, 但此時發現 OpenSocial 的 URL 沒有一個是有資料的, 我只好去 Google Discussion Group 求救, 等了一天還是沒回應...
但寫到這邊時, 發現留言版有個 canvas 模式是不錯的連結, 就只差無法知道 site ID, 只是這個很明顯的是跟 OpenSocial 無關, 甚至 Gadget 這 API 或 View Class 也是派不上用場, 所以又上去 Google 討論區求救, 順便回答我自己的問題...
第四晚奇蹟發生了, 原來 Google 的 Friend Connect Team 把 IE6, IE7 的問題避免掉了, 第二晚找的方法雖然派不上用場, 但至少寫出來的 Gadget 是大家都可以用了, 只是討論區還是沒有人可以給我回應, 找遍文件也看不到有關聯的東西...
本想就此放棄, 就到處晃, 到了 Google Analytics 後台看到底有多少人在用這 Gadget, 此時在看網址時發現到在呼叫 Custom Gadget 時有一個 communityID 參數, 就是 GFC 的 site, 然後花了半小時把這補上, 終於結束四天的征戰, 這幾個 Gadgets 終於可以用了...
一直到今天, 才終於看到有一個人來討論區回大家的話, 看了一下他的 Profile 是 "Google Friend Coonect Technical Leader", 此時回來看, 才發現他也來我那個部落格加入兩個不同的帳號, 雖然我的問題已經不用他回答了, 但至少在練習這基礎功後, 準備真的開始寫 GFC 踩踩樂了...
事實上像這樣自問自答的找問題的答案, 也不是第一次了, 在 15 年前開發 BBS 的時候, 也常在討論區自問自答, 因為碰到的問題大多必須靠自己來解決, 甚至這次解決的經驗更是在一個沒有刻意去找尋答案的地方找到答案, 不可說不妙阿....
因為我在想台灣這邊用 GFC 的人目前只有自己架設 Blog 以及 Blogger 才可以用, 所以這次就打算用英文寫, 所以目前唯一的說明在: "Custom Gadgets for Google Friend Connect", 而我知道我不是一個有能力寫教學的人, 所以有誰有興趣幫我寫一個較完整的中文教學阿?
看到許多人裝 Google Friend Connect, 而我個人對較為開放的 Protocol 是採較為正面的態度, 所以就裝起來玩玩看, 覺得這是一個可以發展的東西, 所以就想要寫些有趣的 gadget....
事實上這個 GFC 跟 Gadget 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以前在做 Gadget, 若要有會員系統就要想辦法去做一套, 不然就是吃別人的像 Yahoo OAuth, OpeinID, MSN Cotact 等, 但除了 OpenID 外都是由大公司 Host 的, 但 OpenID 說要有人 Host, 也不方便...
Google Friend Connect 是一個照 Opensocial (雖然一開始也是 Google 自己的) 的 Container (容器), 但這容器是誰都可以 Host 的, 不像 Facebook 或 MSN Contact 都是隱含有一個 "Root" 根的概念, 這個根必然是 MSN 或 Facebook....
而對我而言, 只要沒有一個必然的 "Root", 如同 Jabber 一樣, 都是這樣的實作, 我就比較容易支持這樣的 Project, 在玩了他提供的 Gadget 後, 覺得蠻弱的, 只有 "留言版" 也比較像樣, 只是不合我的要求, 因此也只好想辦法去開發自己要用的 Gadget.
後來就提出 "GFC 踩踩樂計劃", 最主要的是 GFC 提出一個可以判讀與區分會員的系統, 基本上就我的 "統計狂", 就認為這是一個跟以往不同的計數器, 最主要是有使用者的觀念, 因此提出了一個想法:
1. 計錄使用者狀況所以初步規劃了 5 個功能:
2. 讓讀者知道自己的讀取方式
3. 辦活動與比賽方便
1. 記錄第 10, 30, 100, 300, 1000, 3000, 10000 等人次到站
2. 記錄第 n*N 個到站, N 由站長決定
3. 上面可以日, 週, 年, 開站等計算
4. 顯示目前連續最多天來站的讀者
5. 顯示目前讀者來站天數與連續天數與最高連續天數
然後就打算開始寫啦, 問題我以前從來沒寫過這樣的程式耶, 我唯一用過的 Javascript 指令是 "document.write", 所以真的是為了寫這個程式, 嚴格說也是要新學一個語言, 幸好語言這種東西是不用學的, 只要用了就是了, 麻煩的是要努力查寫法, 因為我連如何寫 if 的 condition 都不知道, 真是辛苦阿...
不只要寫, 甚至要用其 OpenSocial 的功能, 只好慢慢摸索了, 雖然 GFC 提供的唯一的一個 Custom Gadget 的 demo: Lame Game, 我就想辦法從這改囉?
花了一個晚上, 終於改出來, 其中還向 mat 求救與討論, 完成了三個基本 Gadgets: "點閱數", "最近到訪時間", 及 "累積閱讀時間" 三個 Gadgets, 就是右邊現在顯示的三個, ....
本來就想這樣就 OK 了, 但第二天才發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因為 IE6, IE7 的問題, 會讓整個網站無法閱讀, 所以第二個晚上努力研究如何避免這問題, 最後是寫了判斷式去排除 IE6, IE7 的閱讀.
只是這樣的 Gadget 連我自己都不滿意, 因為無法連結, 所以只能看到圖與名字在上面, 也連不到甚麼東西, 所以第三個晚上就想辦法把這個名字加連結, 但此時發現 OpenSocial 的 URL 沒有一個是有資料的, 我只好去 Google Discussion Group 求救, 等了一天還是沒回應...
但寫到這邊時, 發現留言版有個 canvas 模式是不錯的連結, 就只差無法知道 site ID, 只是這個很明顯的是跟 OpenSocial 無關, 甚至 Gadget 這 API 或 View Class 也是派不上用場, 所以又上去 Google 討論區求救, 順便回答我自己的問題...
第四晚奇蹟發生了, 原來 Google 的 Friend Connect Team 把 IE6, IE7 的問題避免掉了, 第二晚找的方法雖然派不上用場, 但至少寫出來的 Gadget 是大家都可以用了, 只是討論區還是沒有人可以給我回應, 找遍文件也看不到有關聯的東西...
本想就此放棄, 就到處晃, 到了 Google Analytics 後台看到底有多少人在用這 Gadget, 此時在看網址時發現到在呼叫 Custom Gadget 時有一個 communityID 參數, 就是 GFC 的 site, 然後花了半小時把這補上, 終於結束四天的征戰, 這幾個 Gadgets 終於可以用了...
一直到今天, 才終於看到有一個人來討論區回大家的話, 看了一下他的 Profile 是 "Google Friend Coonect Technical Leader", 此時回來看, 才發現他也來我那個部落格加入兩個不同的帳號, 雖然我的問題已經不用他回答了, 但至少在練習這基礎功後, 準備真的開始寫 GFC 踩踩樂了...
事實上像這樣自問自答的找問題的答案, 也不是第一次了, 在 15 年前開發 BBS 的時候, 也常在討論區自問自答, 因為碰到的問題大多必須靠自己來解決, 甚至這次解決的經驗更是在一個沒有刻意去找尋答案的地方找到答案, 不可說不妙阿....
因為我在想台灣這邊用 GFC 的人目前只有自己架設 Blog 以及 Blogger 才可以用, 所以這次就打算用英文寫, 所以目前唯一的說明在: "Custom Gadgets for Google Friend Connect", 而我知道我不是一個有能力寫教學的人, 所以有誰有興趣幫我寫一個較完整的中文教學阿?
訂閱:
文章 (Atom)
熱門文章
-
原本以為這程式是相當難寫的, 但在 AM 4:00 洗澡的時候, 仔細想想並不困難, 但應該說不困難的是在抓取, 但要顯示出有價值與意義的排行榜是相對困難的.... 後來花了不到半小時就有個雛型, 接下來就是顯示這排行榜, 而在昨天睡前 (AM 5:00) 時, 只是一個最近抓到...
-
這句話已經喊了不知多久了, 當時聽到 LG 出了一款可以 USB 連結的 LCD, 想說這真的是太好了, ... 但沒想到還沒真的上市就腰斬了(?), 後來找到原來這技術是一家叫 Display Link 的公司, 做的... 而我在兩年多前就開始採用雙螢幕, 而現在若是沒用雙...
-
現在是 3:42 分, 該睡了, 但一直想寫篇文章但都一直提不起勁, 大概是為了準備星期四博客來的會議, 讓整個心態與作息全部亂了, 在此時蛋捲個人站又掛了, 讓我的情續大概到了蠻低的低潮吧... 整個星期六日沒甚麼精神做事, 事實上大約在上星期二似乎就隨著部落格溫度計進到低點,...
-
剛很無聊的把噗浪的關鍵字趨勢圖畫出來, 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 這是以話題的 "使用者比例" 為單位, 來跟自己比較, 若是去看原圖有週曲線, 月曲線以及最近一季的狀況: 但下面的圖當時是畫 4 個月 (因為當時也是這系統開始運作的時候), 以後會改半年. ...
-
這幾個月一直看各個媒體在臉書的表現, 可以發現各個媒體的使用者介面與政策, 都會影響新聞在臉書的行為, 雖然有時是讀者的屬性做決定. 而一則新聞有時不用從內容, 甚至不用人去 "刻意投票", 我們就可以從臉書使用者的 "讚享評" 就...
-
從分家到現在, 我還是維持著兩個都有在更新的狀態, ... 也因為身份的關係, 也沒去說那家比較好... 但當天空吃下蕃薯藤後, 有好有壞, 但大多是壞處.. 1. 自由欄位最多 10 個, 事實上蠻不夠用的... 2. 輸入資料無法全選, 必須去動滑鼠去選擇... 3. 引用似...
-
基本上我是屬於逃避加無所謂鄉愿型的人, 所以即使罵我我也很難生氣, 但還是會難過, 只是比較不會生氣... 所以這次會把回應關起來, 當然不是有誰在說我壞話, 因為這很常見也很習慣, 但最近真的 Spam 廣告訊息真的太多了, 所以先將回應暫時設成 "審核制"...
-
這個計劃最出是我交大管科系學長所發生的問題, 因為我寫了一篇文章後, 就跑去 Plurk 跟大家討論, 而他是屬於會使用網路但不會使用 Plurk 的人, 所以跟本不知道 Plurk 講了甚麼, 最後我只好把網址給他, 他才晃然大悟這兩個部份的落差, 所以跟我抱怨這件事, 因此我...
-
今天臉書上有兩個藝人很紅, 一個是說 "My Hometown" 的張懸, 另一個是 "悍衛傳統道德" 的郭采潔, 因為她們的表態, 造成臉書很大的風波... 這兩件事剛好都是 "言論自由" 很好的例子, 一個是...
-
我剛去看 iTHome 的部落格後台, 看有那些連結連到我章, 其中一個大陸的 Google Search 我點下去看時愣住了... "點點看" 結果出現: G o o g l e 錯誤 很抱歉... ...您的查詢疑似來自電腦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