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傳說是一個 Open Civic (開放公民) 的實作系統, 原本的目的是透過這樣的系統讓大家互相交流與討論, 但在還沒完全成型時, 直接拿來利用的是媒體,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可以看到最熱門的議題是甚麼.
但相反的, 也可以從林克傳說去檢視媒體, 而在之前的 "服貿媒體分眾媒體的光譜分析" 就有寫過了, 這就是一種很有趣的角度, 只是那個是以一個議題來去分析, 事實上林克傳說能夠做還要更多.
其中比較有趣的是可以從林克傳說可以看 "媒體在社群網路的消長", 甚至可以推敲很多因果:
在去年年底的時候, 媒體在社群網路大概是這樣:
1. 第一名是 ETToday, 尤其是鍵盤大檸檬很受社群歡迎, 可以說被分享散播最廣的媒體.
2. 緊追在後的蘋果日報, 挾著有大量記者的優勢產出很多不錯的新聞, 咬著 ETToday 不放.
3. 自由電子報雖然是第三名, 但離前兩名有段距離, 尤於自由時報偏綠的立場, 在社群較受歡迎.
4. 第四名是 UDN, 中時與 Yahoo 一個大混戰, 雖然離前三名有點距離, 但後面的也差距更大.
但這半年發生了很多事:
1. 蘋果推出了即時新聞, 在這時候蘋果已經追上 ETToday.
2. 在 318 太陽花學運之後, 透過了即時轉播等等的機制, 蘋果逼下了 ETToday.
3. 自由電子報在 318 的立場不明, 造成大量的流失, 其中也是因為自由電子報此時在內部改組造成對此事件沒有跟上, 失去穩坐第三名的資格.
4. 風傳媒, 新頭殼, 關鍵評論網在這時候掘起, 第三名的混戰又多了三個競爭對手.
5. 轉貼站開始興起, 而 Yahoo 新聞已經失去了社群散播的影響力, 可能會是這次混戰第一個出局者.
大家可以從下圖看出個端倪:
這圖表是在 http://link.que.tw/groupchart.php?gid=3 可以看到每天每小時最新的戰況.
當然這分析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角度來解讀, 前面的幾點, 是個大綱, 事實上還有很多細節可以討論, 其中還可以有一個嚴肅的討論: "轉貼站是否真的擠壓了認真寫作者的空間", 這個就留到下次再講吧.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有時我總對自己做的東西沒甚麼信心, 從 Plurk.tw 一直到做了很多延伸的應用, 尤其自己知道美工排版不行, 所以常找人合作, 其中一個東西就是 "噗熱浪"... 事實上 Plurk.tw 比 Plurktop 還早做, 當然我們這邊只能從發文說開始運作開...
-
在兩三年前, 跟 "史公" 聊到一個有趣的問題, 就是他感嘆台灣教育在結構上有很大的問題, 大部份的大學教育, 其課程都想教人成為頂尖的人物, 例如 "李安", 且很多學生也都的確以這為目標, 但我們都知道, 李安在沒當導演之前, 也當過好...
-
我是不做 "Me,too" 的, 但我知道粉絲團經營最重要的共同指標, 一個是觸及數, 另一個是互動數, 但這數字只有經營者知道, 即使從洞察報告可以看到你加觀察的幾個粉絲團, 最近文章的互動狀況, 但還是離真的狀況有點距離, 除外粉絲團可以比較的就是 ...
-
在 Search Rank (SEO) 納入 Users Signal (使用者訊號) 之後, Click Through Rate (CTR) 變成了一個不在只是 UI/UX 的最愛, 更是 SEOers 不得不提的事了. 當然 CTR 不是只有注重 SEO 的人才須要注意...
-
明明所謂的政治是所有人的事, 但在權力與媒體運作的情型下, 感覺政治只有政治人物才玩得起的遊戲, 難到真的是這樣嗎? 從臉書的掘起, 粉絲團現在變成所有政治人物展現實力的一個場所, 甚至現在的選戰運作理論分成三種力量: 1. 陸軍 : 看政治人物自己的實力, 人脈, ...
-
民進黨為了要決定提名,因此辦了民意調查,來決定候選人,而公布高雄市的民調時,嘗試跟 "專頁儀表板" 做了個比較,發現相關性達到 0.99 以上這個令人吃驚的事,但第二天台南的民調跟專頁儀表板的相關性只有 0.03,這數字可以說是完全無關,而 0.99 的相關性...
-
以下的言論, 純以我是以一個工程師出身的網管, 也以做過 ISP 基礎建設的工作經驗來發言. 前一陣子有人提出取消手機網路不應該有吃到飽 (Flat Rate) 的奇想時, 有參與網路發展的人都知道, 這個固定費率的使用量是網路發展的推手, 或者是指標, 甚至是門檻, 若把這...
-
上星期天晚上, 忙完一個晚上的工作, 回到家時已經是 1:00 多了, 但此時發現資料庫是空的, 雖然 ping 得到, 但 ssh 進不去... 只好請機房那邊重開, 但開完後, 反而是整台機器都連不上了, 這還能說甚麼呢, 只好繼續再去機房了, 到了之後, 發現開機後, 整個...
-
當我們做出一個系統, 最希望知道的是有沒有檢定判讀的能力, 不然價值與意義就會少很多, 而在做未來國會的時候, 很多人問我, 網路聲量是否能夠轉化成得票數? 事實上我也是很好奇.... 首先一開始, 就直接算出得票數與網路聲量的相關性 (相關係數), 得出來的答案是: ...
-
專頁儀表板除了作為社群編輯的工具外,更想做的是想要成為 "透過社群來了解社會" 的儀表板,因此對於 "屬性" 上做了各個面相的定義,除了常見的分類外,更重要的是依立場,議題來去 "標籤"。 因此會有 "...
您好:
回覆刪除您螢幕截圖的圖示似乎用錯了,
紫色的折線應該才是自由電子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