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4日 星期六

從電影來學 Bumbler

到底 Bumbler 怎麼翻譯成中文, 就我學習語言的習慣, 很多東西都是翻不得的, 尤其某方面是只能夠意會而不能言傳.. (那要語言做甚麼), 但沒有在國外生活過的我, 雖然當過不少次口語翻譯, 但大部份都是專業術語的須求, 而不是英文如何, 其中也包含我得英文學習都是來自於電影....

因此說到 Bumbler, 我腦中第一個不是馬皇, 而是更具英雄人物的幾個著名角色, ...

1. Charlie Chaplin in City Lights, 城市之光的卓別林

這部片不用說是電影史上的經典作品, Chaplin 扮演一個甚麼事都做不好的人, 但因為有真誠的心讓他成為英雄, 在某方面也蠻像馬皇的, 甚至馬皇現在是貴為總統, 即使有人說他甚麼事都不會做, 也是強過不少人了, 在我眼中, 相似指數有 75%


2. Lt. Frank Drebin in Naked Gun Series, 主演站在子彈上的男人的 Leslie Nelison

但說最合適 Bumbler 且演得最像 Bumbler 的是另一個英雄, 是大家熟知白頭髮的 Leslie Nelison 萊斯理尼爾森, 其中也包含他主演的 Police Squad 更是這類型英雄的代表, 甚至很合於 "余光中教授" 眼中的大智若愚, 因為 Lt Drebin 可以說是在任何時候都能夠化險為夷解決問題說, 可以稱之英雄而無愧阿, 相似指數有 85%


















說到這部份還真不勝稀歔阿, 在 2011 年時 Leslie Nelison 最後在睡夢中去逝, 不然他應該會對馬皇被人稱為 Bumbler 有所感觸而發言也說不定.

3. Johnny Bravo

很多人應該有看過下面這張圖, 但對這個角色並不了解, Johnny Bravo 是個很重視外表的超級大帥哥, 總是認為自己是受到所有女孩子歡迎的人, 總是留著貓王的頭髮, 成天瞎攪豁的一個 "另類英雄", 但事實上是取樣 "Dumb Blonde" 的男性角色, 除了馬皇性向跟 Johnny Bravo 不一樣外, 不然相似指數一定可以到 95%.

Free Vector johnny bravo 017


同場加映 Johnny Bravo 的 I am too Sexy, 會不會覺得跟當今皇上有點神似呢?


看完這個, 有沒有對 Bumbler 更有些正面與悲壯的認知呢?

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

影響網路速度的原因不只 80 種, 但知道最真實的方法只有一種

[前言] 寫這篇文章前, 我先跟 circle.tw 的編輯告解, 因為當時他們找我時, 我說要寫一篇不同的觀點文章, 就是這一篇, 因此想說多搜集一點資料再來寫, 但當看到昨天 "NCC發言人虞孝成:影響網速原因有80個 台網速並不差" 這篇文章後, 我覺得已經不能再拖了, 不然又是三四個月又過去了.

小弟不才, 雖然沒辦法像許多人把事情說得天花亂墜, 但至少勉強有一個專才, 就是高有效性與效能調校, 而我知道這是一個看起來簡單, 但事實上相當複雜的事, 尤其最近討論的 "網路效率" 的事, 就職業經驗知道這件事, 事實上並沒有那麼簡單.

說到網路, 大家很喜歡拿 ISO 的 OSI 七層來討論, 事實上網路在實作上, 並沒有真的切割到如此 "mutually exclusive" 的七層, 但換個觀點, 網路也不只有七層, 甚至切割下去是相當多層, 想要知道一件事的效能瓶頸, 要了解每一個層面的效率極限, 而這個環節比想像中還要複雜.

但再複雜, 身為一個工程師不可能不會去想要解決與挑戰, 甚至實務上不是只有在那邊亂想亂猜, 要去一層層的建立每一段的 "Monitor Agent" 監看系統, 然後將之串起來, 慢慢的發現問題在那邊去解決, 只是就經驗來看, 真正的問題往往發生在沒有顧及到的層面, 因為若有注意到的話自然會去解決, 但問題還是發生在環節內, 只要再去切割更細就好, 而為了避免有環節沒考慮到, 最重要的監看系統就是: "事實結果" 的資料搜集, 也就是從上到下的整段使用記錄.

網路效率真的問題很複雜, 事實上我在三個月前是想幫政府說話, 因為有些問題不是政府能夠解決的, 須要財團與使用者大家一起努力, 但最近看到政府與財團出面的一昧指責使用者, 我還真不知道這個戲碼到底在演甚麼?

為了來了解台灣網路速度為甚麼會這樣, 我們來做個大項目, 及小項目的切割好了, 至少來做個 Divided and Conquered 的了解, 讓大家知道問題點:

大項1. 使用者端電腦: 主要的子項目有瀏灠器, 作業系統, 硬體設備, 執行環境.
大項2. 使用者端網路: 包含使用者家中的環境, 大樓的環境, 到局端的設備.
大項3. 局端到ISP: 使用者到基地台, 基地台到 ISP, 或是中繼站到 ISP之間的環境.
大項4. ISP到伺服器:  ISP 之間的串接, ISP 的設備, 最後到的 Server連結.
大項5. 伺服器端的電腦: 也包含網路設備, 伺服器應體, 作業系統及應用程式與專用程式.
大項6. 背後串接的系統: 系統背後之資料庫, API 之間的串接, 硬體之間的串接

這大項中大約每一個有 3~5 個小項, 每一個小項大約有 5~8 個條目, 這 5 個條目中要注意到的 Monitor Point 監控點有 10~20 個, 因此真的要找到問題的話, 要注意的地方大約有 250~350 個原因, 這還不包含每一個模組內部所使用的物件.

因此大家可以知道要找到問題的原因是沒這麼簡單, 只是若問題無法解決, 那要網管做甚麼, 那要效能調校做甚麼, 我當然就沒工作可以養家活口, 畢竟這是個專業, 但因為專業就拿來嚇人是不道德的, 畢竟事實就是事實.

即使大家最熟悉的瀏灠器, 這其中須要解決的問題就很多了, 包含那種瀏灠器, 那種版本, 有用那些外掛, 有那些設定, 其中外掛的項目可能就不只 10 種了, 更何況去確認真正的問題細節, 而網路設備的規格數十項, 每一項都有不只一項的細節, 一個有實務經驗的網管/系統調校者知道魔鬼就是在細節中, 想要靠一張嘴解決問題雖然說是誰都可以做, 但裏面的技術是相當迷人的.. (嗯, 我扯遠了~~~)

雖然可能只有訓練有素的狗才能夠嗅出問題點在那, 但問題點是大家都可以感覺得到, 尤其這是網路的真實面, 因為網路上的所有行為都有 "原始記錄" :

"網路的真實就是可以搜集最原始的資料去分析來去看真實面, 而不只是靠其他的 Benchmark 基準來去說就算的!"

也就說即使不要管這些不只 80 種而是超過 200 種的原因, 還是有方法知道結果, 而這結果更不須要只是靠 "模擬" 去檢驗, 因為網路上的 Log 早就記錄出最真實的數字, 可以計算出最真實的效率與效能, 因為他就是使用者在使用的真實, 而若這些數字都不可信的話, 你硬是要用你的 "模擬測驗" 來證明你就是很厲害, 我還真的不知道原來 "模擬" 可以 "凌駕真實" 阿.

因此我要在這邊讚揚虞發言人一下, 畢竟他已經是這陣子而言, 說話最接近真實的人了, 看過報告就知道這問題沒那麼單純, 只可惜他不是第一線的工程師, 應該也沒有這方面的實務經驗, 尤其他的本職是做商業決策, 投資政策的專家, 不是網路效率調校, 不然應該知道更多的細節在裏面, 能夠知道問題在那邊.

唯一他弄錯的就是拋棄 "實際資料" 而相信 "模擬運作資料", 認為國外一家公司的千億筆乘上千億筆真實使用者記錄是不夠好的, 而去更相信可能百萬次不到的測試結果, 認為 "台灣公正單位測試結果" 就推論說 "台灣網路表現比起國際並不差!".

所以我在這邊也更應該讚揚 "Akamai" 能夠定期公布這些資料, 去真實的了解各國的網路狀況, 這數字唯一的偏差就是這些資料會偏向國際性的服務, 而缺乏國內的流量, 因為 Akamai 的服務主要是像 Microsoft, Apple 這類的跨國企業, 區域性的廠商使用不多, 但這個倒是每個國家都一樣, 因此說是偏差很大也不盡然, 但就像我常說的: "任何資料都有偏差, 但你要知道如何使用他".

因此就這種資料分析的確可以知道問題點不是只有電信業者, 也不見得只有 ISP 業者, 這問題還很多, 只是這樣寫下去, 就寫不完了, 因此靜待下回分解... (若有下回的話)

[PS] 感謝林靖堂先生願意讓我使用虞先生的照片, 我覺得這張照得很好阿...

[PPS] 若想要更進一步了解 Akamai, 請洽併力科技.

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

台灣媒體進網路版的大絕: 無窮盡的分頁

大概是在 2008~2009 年開始吧, 也大約是台灣媒體開始認真面對網路時, 原本這些媒體對網路是嗤之以鼻的, 但沒多久, 即使是電視新聞也不敢沒有網路版, 而報紙可是在更久之前早就已機攻城掠地了, 這也是當時明日報對網路最大的貢獻之一.

雖然這樣說, 賣紙本出版品的雜誌說要網路化在即使是流程上是更簡單, 但在之前是沒有太多的危機意識下,  網路的發展反而是慢很多的, 其中最主要也是廣告金主的關係, 尤其廣告主沒有想要在網路刊登的情形下, 雜誌網路版的曝光幾乎是用送的, 此時要求平面雜誌要多認真去面對網路也不太可能.

雖然在歐美, 網路的廣告比重越來越高, 再加上發行成本的考量, 許多雜誌慢慢網路化, 即使沒有真的把實體收掉, 但網路經營可是一點都不輕乎, 甚至大家早就預期平面雜誌廣告比重越來越低, 沒有網路可是活不下去的, 但那時的台灣雜誌界可是沒人認真理這回事, 認為這是國外, 不是台灣.

但是這兩三年就完全不一樣了, 當廣告主開始說要在網路投放廣告的時候, 雜誌出版商開始緊張了, 那時他們對網路媒體認知只是種導購, 是種兼賣外快的事, 重點還是訂閱戶, 跟本沒想過要好好經營時, 但當廣告主有新的要求: 流量, 點閱數, 訪客, 排名時, 這些事實上的網路經營須要時間的累積時, 他們一點都不擔心, 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有如此好的內容沒有拼不過的道理, 網路內容對他們而言是真的太輕薄了.

只是當他們進來寫作與經營時發現, 網路的讀者取向是完全不一樣, 網路閱讀是以 400~800 字為主, 這跟雜誌動輒上千字的文章是不同的取向, 閱讀的方式也是差很多的, 加上台灣廣告主還沒以真的去稽核 Click Through, 甚至算 CPA 時, 真的要靠曝光 CPM 來計算時, 這些雜誌社經營主就很商腦筋的, 畢竟經營須要經驗, 寫作須要經驗, 這些都不是一時三刻可以搞定.

此時, 某個雜誌社老版注意到業主要求的是排名與流量時, 問了下面的人, 如何能夠短時間的提高排名與瀏覽數, 下面的回答: 就多分個幾頁阿, 讓使用者多點幾次才能看完, 不只增加點閱數還可以提升排名, 那時那個雜誌社的網站就嘗試著把原本上千字的文章, 分成幾百字一頁, 此時發現不只點閱數增高, 網頁數也增多了, 也解決寫作者不習慣網路文字的問題.

當然其他雜誌也看到了, 因此也跟進了, 把許多原本不須要分頁的東西, 就切成了好幾頁, 此時廣告便多了, 也更可以把剩下的版面放廣告, 還真的是一舉數得阿, 因此, 台灣的網路雜誌就開始了無窮盡的分頁時代........

我們來檢視一下幾個流量較大的網路雜誌, 有那些有分頁的, 這些雜誌的內文面積與整個網頁的面積占比好了, 會選這幾個當然是流量要夠大, 但也有幾個並沒有分頁, 我們就不去計算了, 事實上這個內文面積本並不是最好的指標, 應該是文字內容比, 以及文字的輕薄化, 只是這個很難量化, 我們在這邊不去看, 把這種質化的交給別人來檢視.

很驚人的數字是我們取樣了五個雜誌, 找出最近一篇有分頁的內文第二頁來計算, 看看整個 Pixels 的比例, 發現天下居然只有 12 % 接近十分之一的版面是內文, 而表現最好的遠見跟商業週刊, 也勉強過 20% 五分之一, 也就是說, 大家看網路雜誌中的版面, 有八成到九成都不是內文, 雖然並不說都是廣告, 因為看得出來不少都是版權宣告及集團內雜誌的導覽, 而討論, 延伸閱讀更是沒有幾家有.

雖然說台灣是如此, 我們去看國外幾個著名媒體好了, 說不定是一樣糟糕, 但此時更證明我們的猜想, "國外雜誌媒體很少有在分頁的", 即使是幾千字也是一樣一頁, 因此內文占比自然很高, 無論是經濟學人, Nature, Wired, BBC 等, 都是以內文為主的版面, 勉強找到 New York Times 有在分頁的, 但算一下是 35%, 跟天下比來足足差了 3 倍.

那國外雜誌是如何增加流量的呢? 答案很簡單, 就是創造好的內容, 經營好的社群討論, 在這種要求下, 分頁只是對讀者一種 "騷擾", 頂多是在下面的留言與討論串做分頁, 本文內容是沒有在分頁的.

通常內容的分頁是存在形像廣告, 因為固定的版型下為了不改變讀者的視覺, 分頁是必然的, 但就文章而言, 本來就是獨立可以存在的網頁並不會去分頁, 不然就不須要設計捲輪了 (這句話一點關係也沒有), 但若分頁是為了讓使用者點擊數增多, 網頁數提高, 瀏量提升, 排名提高, 那可以說是完全本末倒置了.

的確從分頁這問題來看真的是枝微末節, 但也可以看到台灣經營者的盲點, 只看到廣告主沒看到使用者, 更何況真正的問題是內容的問題, 經營的問題, 但是這邊講也講不完, 就不講了.

2012年11月7日 星期三

利用語意網路來做網群導流

雖然早就有人說 (至少我說), Semantic Web 語意網路是 Web 3.0, 也是 SEO 3.0 的主軸, 但這是個想像, 畢竟真的要做到, 還有很多基礎功夫要去建設, 且從建設到實作實用, 還真的須要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weblog 計劃 (目前中文未定) 大概就是這種目標的實作, 真正的精神有幾項:

1. 建立好的導讀系統, 且這個是可以跨網站的, 甚至是可以特定在一個, 或一群網站.
2. 用導讀系統取代網站連結, 產生真正的使用者點擊流量.
3. 找到對的語意關連, 用對的關鍵字來產生對的錨定文字 (Anchor Text).
4. 讓網站之間的連結活化, 不再只是一個固定不變的連結.

當然為甚麼要做這件事, 說起來還真須要對 SEO 有一定的經驗才知道為甚麼是重點, 但即使不管是否是為了 SEO, 就為了 UX/UEO 這件事情本來就是該做的.

畢竟我一直反對為了爭取流量而無限上綱的 SEO, 這次就剛好是一個很不錯的實驗, 網站的連結必須要是有意義, 而為了連結而連結, 沒有流量, 一成不變的網址在未來的 SEO 是最糟糕的事, 就像是上一篇 Weblog 所說的, 重點不是在連結數, 而是連結網頁數, 這個在新版的 Webmaster Tools 就可以實證, 而流量這件事肯定在不久以後就會慢慢被實用出來.

而下面就是 weblog 計畫實作的例子:


這個是在網點計劃中計算 相機app SEO 資料的網頁, 而若要把這網頁導到 punapp.com 的話, 算出來最有價值的大概就是 文青相機 這篇, 事實上這種事在 CPC 的 Google Adsense 早就實作出來了, 只是要如何套用在網站上實用, 也是很重要的.

這系統原本是為了 EC 電子商務所開發的, 在很久以前 (夠久了), 我在博客來時就一直想實作, 無奈那時候對語意網路, 文字探勘的了解, 離真的做出來所須要的經驗還不足, 而這段時間慢慢對 SEO 了解後, 發現這一塊也是相當重要的, 因此在 "網點" 建立後, 接著就把 "網致?" 做出來, 還真的須要一步步的去建立這經驗, 回想起來若當時沒做過 "部觀門", "宅度計" 等等的經驗, 還真的不見得做得好的.

當然目前系統離我真的希望算得夠準夠好是不夠的, 畢竟語意網路的建設與展開實用還真的有一大段路要走, 現在的進程而言, 大概就登陸月球來比擬的話, 目前才剛剛確認火箭可以發射而已吧, 當然其中有一大部份是我自己個人資源的有限, 不然要做得更好不是問題.

做網站的人很多, 但真的會去了解 SEO 的人就要打折了, 會去利用 Webmaster Tools 去解決問題的就可能只剩 5%~20% 的人, 再下去能夠真的對這些資訊有足夠了解操作與應用的, 又是不到其中 5%~20%, 但真的要去開發 API 與系統還真的須要技術人員, 只是台灣目前在 "創業風潮" 中, 太多人把精神放在創業上面, 真的認真去對待技術人員或真的有去開發的人已經越來越少, 這才是我最擔心的吧.

2012年11月5日 星期一

weblog, "網智系統" 開始運作測試

大家還記得我在兩個月前寫了一篇 "如何用網頁到網頁的延伸閱讀, 取代網站的交互連結" 的文章嗎?
裏面談到兩個可能的發展性:

1. 共通 Tag: 這個沒甚麼了不起, Technorati 就是如此, 雖然這是很好的東西, 可惜沒人用了, 只是若是能夠有限制的使用會是很好的東西, 但要實作起來也是要有技巧去達成.

2. 跨站延伸閱讀: 這個也就是 weblog 系統的目標, 透過這種方式, 不只能夠幫助到讀者, 並能夠兼具導流與 SEO 的效果.

雖然這個聽起來還真沒甚麼, 我就來大概解釋一下:

每一個使用 Webmaster Tools (網站管理者工具) 的人, 應該都知道兩件看起來很重要, 但卻很難到好的兩件事:

1. 外部連結, 而且是連到更多的深入內頁 (Deep Link), 且不同的連結來自不同網站.

2. 錨定文字, 而且是對關鍵字, 以及多樣的錨定文字連到正確的網頁.

上面這兩個問題, 可以說許多有注意到 SEO 的內容經營者最大的痛, 用下面兩張圖就可以解釋:




在 Webmaster Tools 的圖左 外部連結狀態中, 可以看到有很多連結連到某網站, 前三個好友網站貢獻了 4 萬 5 千個連結, 但真正有效的頁數只有 11 個, 還不如一個 blogspot 部落格系統貢獻的 12 個網頁數, 在圖右的錨定文字中第一個不用說是網站名稱, 除了第二個幫忙做連結的, 最有意義的錨定文字不是登入就是註冊, 可以看得出來大部份的錨定文字是無效的.

在外部連結中, 最好的經營方式是使用者社群經營以及好的網站品牌經營, 雖然說我們知道大部份的情況不是 Soft Link (軟連結), 就是 No Follow (不延伸), 但只要夠認真, 一定還是可以 Earn (賺) 到自己努力過的成果.

當然使用者社群與品牌經營也有流量式的, 有 SEO 式的, 有時不應該過於去執著與區分, 反而忘了經營的精神, 但更重要的是你知道你做這件事所帶來的效益為何, 不要做了許多發現是對自己所想要的是完全沒有效.

外部連結困難點是即使你透過交換連結賺進上萬數萬個連結, 但事實上能夠連到的是只有一頁首頁或個位數, 現在搜尋引擎很了解交換連結與交換農場的情境, 因此連結數已經不再是重點, 而是連結的不同數 (Distinct Link) 才是重點.

畢竟使用連結農場或到處 Spam 留下連結說要一直換 Link 是不太可能的, 雖然國外也有一堆 "機器人" 去用不同的連結去輸入到別人的系統, 但這些都是不好的 (黑帽), 應該把網站經營之間的廣告依照語意網路去計算出真正有意義的關聯, 讓使用者真的因為有用而點擊, 而不再只是報表中千萬分之一的點擊數才是對的.

不可否認的若這樣的 "導讀" 是透過 "編輯" 去做的話是最準確且最有價值, 當然前題是這個編輯有足夠的知識與經驗, 甚至能力才能做得好, 而好的編輯系統甚至可以去幫忙編者輕易的拉動連結做為導讀, 但這個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不簡單, 畢竟這些事都是很耗時間與精力的, 無論是你有沒有能力.

OK, 說到這邊, 好東西來了, 花了我七年來的經驗, 五年來的寫作, 三年來的資料搜集, 一年來的規劃, 終於寫出這個好物, 就是 weblog 網智/往至系統, 簡而言之就是利用語意網路與資料探勘與機器人所組合出來的 "網站導流系統", 目的就是為了 "利用網頁到網頁的延伸閱讀, 取代網站的交互連結", 然後提升 "正確的錨定文字, 連結到不同的內文頁".

目前這還只是 Beta 版 (也是永遠 beta 版機會很高), 因為要能夠找到更有意義的文章, 用更有價值的連結文字, 用更好用的 UI 讓使用者去用, 這條路是無止盡的, 畢竟語意網路的分析的好壞取決於資料的累積, 必須靠時間的累積與投入才會做得更好.

因此, 在這邊徵求兩件事:


1. 有興趣一起開發的人
2. 有興趣使用的網站

目前網站只支援 PHP 且可以進行修改的, 但若隨著開發人員的協助, 說不定可以適用在更多的系統,
所以若想要真的了解 Data Mining 與 Semantic Web 運作的, 歡迎一起來玩.

2012年11月2日 星期五

Flat Rate, 固定費率, 吃到飽背後的意義 (改)

在寫了上一篇文章 Flat Rate, 固定費率, 吃到飽背後的意義, 說到有關最近很熱的 3G/3.5G 吃到飽的問題, 的確很多人認為有些人做得過份了點, 但事實上我回頭來看, 這篇少寫了幾點很重要的問題, 其中包含 邱煜庭 說的行動資料傳輸本質上跟固網差別不能單以集縮比來看這是真的, 所以我這篇的確有茫點寫的不好, 所以來趕緊補上這篇.

畢竟無線通訊的頻寬怎去切割, 總是有限的, 即使你說不是 FDMA 而是 CDMA, 一定的頻寬是有極限的, 除非去換個 Frequency 頻寬才有可能, 也就是 4G 或 LTE 的可能性, 這也是跟固網不一樣多拉幾條線, 想加多少就多少, 只是成本與空間的問題.

不會因為加基地台就增加, 這些討論串可以看

https://www.facebook.com/genehong/posts/489191571114763

只是這指的是同一個 Cell 中的或同一地區的問題, 有時 3.5G 最大的問題是在:

1. 覆蓋率還是有問題, 尤其是對於像捷運某些地段常有問題
2. 局端之間的連線與出口端的速度不夠 (出國或跨 ISP) , 畢竟這個走得是有線, 若瓶頸出在這邊肯定不是頻譜不足的問題

那一篇的確是沒說到好的改善方案, 畢竟我原意並沒有想要寫出這點, 在某方面是有感而發, 但相對的其中 Ken Hsu 所說的

對於吃到飽的費率,解決的方法可以學習香港經驗(至少我今年去兩次都很滿意)
同樣一千多元NTD/月的費率:
1.限制每個人用量到達一定的時候會降級速率,避免少數人狂用
2.各地大量使用WIFI 彌補"頻譜"造成頻寬不足
3.一般通話免費通話可以高達83小時,減少使用通訊軟體
這種話題我覺得不用設限在於Mobile Data Transmit 上,畢竟就是配套在配套去補足不足

這樣果然是他山之石的好方案.

事實上有時基礎建設包含 QoS (Quality of Service) 的控制, 說一個社區因為一兩個使用者吃掉大量頻寬, 而沒有去想說事實上這是很基礎某些頻寬限制就可以做到, 除非是完全沒做或集縮比算錯, 而真正會影響網路效率的不是每月的總量, 而是瞬時間的速度, 或者是一段時間的流量才會真的影響, 只是那些人若是被限制頻寬, 應該掛掉的是自己而不是別人吧?

就像是我有時因為忘記把 Steam 的 update 關起來, 而讓自己網路延遲才趕緊關起來, 我相信沒有人會很很樂意這樣使用網路, .....

目前在商言商, 手機上網吃到飽價格一直降到 500 元以下, 這若不是 OP 商算錯價錢, 不然就是為了賺錢犧牲品質, 這才可能是問題, 畢竟砍頭的生意有人做, 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比較實際的應該反而是要去監督電信公司的品質, 而不是純脆拿價位來開刀.

畢竟甚麼是合理使用說不定只是個傳說, 理論上應該是鼓勵大家用吧才是重點, 而那些浪費頻寬的解決方法有很多, 但絕不是只有 "取消吃到飽" 這個方案是最好該被提出來的, 因為若是政府要求品質的話, 廠商一定會有很多配套措施可以走.

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Flat Rate, 固定費率, 吃到飽背後的意義

以下的言論, 純以我是以一個工程師出身的網管, 也以做過 ISP 基礎建設的工作經驗來發言.

前一陣子有人提出取消手機網路不應該有吃到飽 (Flat Rate) 的奇想時, 有參與網路發展的人都知道, 這個固定費率的使用量是網路發展的推手, 或者是指標, 甚至是門檻, 若把這件事立法變成禁止事項, 真的是讓網路回到過去的開到車阿....

在 20 年前 (199X), 有人問我, 網路經濟那時後會起來, 我跟他說, 當人沒有去區分 "上線" 與 "離線" 時, 網路才真的會產生經濟市場, 不然網路經濟是很容易崩潰的, 即使不是全部的人都這樣想, 至少要 40% 以上的人, 但甚麼是 "沒有去區分上線與離線" 呢?

在還沒有 ADSL 之前, 大部份的人都是用電話線撥號上網, 而其中費用有兩個, 一個是線路費一個是 ISP 的費用, 早期 ISP 還是以量計價, 而線路費更不用說了, 對於會 24 小時掛網的人, 不是網路工作者就是網路中毒者, 畢竟掛下去一個月說不定是好幾千元, 因此大家都會去知道那時是 "上線", 那時是 "離線", 就像是電話一樣, 你不會說我不須要用就拔掉, 須要用再插上插頭.

而要讓使用者不會因為使不使用, 或者是使用多少而去擔心或改變行為時, 必須要有一個前提, 就是 "Flat Rate", 也就是 "固定費率", 在這種固定費率下, 你不用擔心使用量而可以在網路上面生活, 所以網路要發展, 所謂最大的前提就是 "Flat Rate", 簡而言之就是 "吃到飽".

因此在還沒有這個網路經濟市場出現在之前, 所有的網路都是在 "預想" 或者是 "幻想" 狀態, 所以當 2000 年的網路泡沫化我並不意外, 但而當 "Flat Rate" 的使用者超過 40% 時, 網路就真的成為一個 "市場", 依現在而言, 應該只有少數人在家上網不是使用固定費率的吧.

當你使用網路時你在擔心每過一分鐘要花多少錢的時候, 你還會在網路上下標嗎, 你還會在網路上採購嗎? 你還會在網路上交友玩遊戲嗎? 即使再便宜, 你一定會想說能離線就離線, 當不用的時候就把信箱關閉, 電話線拔掉, 門鈴切電, 此時你不只發現別人無法打給你, 你也無法找到人時, 這個系統就不會再有人用了.

雖然我們知道網路用的是 IP Switch 不是 Circuit Switch, 本身不會有專用 (Dedicated) 的問題, 因此建設了之後有時可以分配給其他用途, 但這種建設不是只是蓋到夠用就好, 而是必須建設到讓大家都可以方便且輕易使用, 無付擔的使用, 所以一個好的建設到最後往往都是 Flat Rate 的原因如此.

這種 Flat Rate 固定費率取決於基礎建設的完善與否, 甚至在某方面是種指標, 在建設 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 時, 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就是集縮比 (Concentration Rate), 我們知道很多事情都是規模經濟, 使用者越多會越便宜, 其中不是因為所謂的初始成本遠高過變動成本, 而是在集縮比的使用.

舉個例子來說, 你若在某個社區建設一條 100G 的光纖, 若你答應每一個人的頻寬是 100M, 請問你可以賣幾個人? 正常的算式是:

100G=100*1000M=100000M
100000M/100M=1000(人)

依上面的算式你只能賣給 1000 人, 事實上不然, 因為不會同時這 1000 人都在用, 就像是飛機訂票一樣, 總是會超賣 (Over Booking), 因為就機率而言一定會有人趕不上 Check-In, 若因此沒考慮到這點不敢超賣, 只會讓原本可以搭上飛機的人褡不上, 網路也是一樣.

也就是說雖然每個人都可以用 100M, 但事實上不會永遠每一個人都用 100M, 甚至平常有人用個 20M~30M 早就超過遠端伺服器的使用了, 當然這有很多很多前提, 但整體而言, 就存在一個比例是你可以賣 3000 人, 但事實上 99.9% 的時間使用量不超過 100G (或是 70%), 若是這種情型下, 你沒去操作集縮比是很浪費的行為, 且這集縮比會因為使用者越多比例越高.

就像是現在 Google 免費空間是 10GB, 若是有 1 億人使用代表我們要準備 100 億GB 的空間嗎? 事實上說不定一千萬 GB 都不須要, 這就是集縮比, 但一個好的基礎建設, 好的工程師, 要隨時能夠了解使用者的使用狀況以及基礎建設的狀況, 讓每一個人都用得盡興是最重要的, 若沒做到, 可以說是明顯有人失職.

這是最合理的想法, 但事實上並不是每一個工程師, 每一個主事者都能對使用者與基礎建設能夠掌握的好, 尤其是在公家機關的狀況看到的不是這樣, 他們最怕的是主管機關或主事者或是媒體說話, 因此最後我看到許多單位對網管的要求是: "最好都不要有人用, 尤其是長官要用的時候他能夠盡情享受", 即使真的建設不夠好, 只要長官感覺好就可以了, 這種案例我看不只一個, 可以說是好幾打.

嗯, 扯遠了, 但 "Flat Rate" 有時候就像是個魔咒一樣, 是個起火點, 也是個心理障礙, 當你不再擔心使用它是個消耗品之後, 你才會真的使用它, 就像是 Mobile Data Transmit  行動資料傳輸一樣, 在 2000 年大家再喊 Triple-Play 時, 無論是 WAP, imode, 各式通訊方式與服務傾巢而出時, 我們都知道行動資料通訊的 Killer 決勝點不是上面的項目, 而是當 Flat Rate 吃到飽到合理價位來臨的時候, 當這種方式變成生活一環, 而不是想用再打開, 而是隨時可以 Push 通知你的時候, 這樣的手機上網時代才是真正來臨.

所以在 10 年前有人問我, 手機上網的那個服務那時能夠普及讓大家所用, 答案就真的很簡單阿, 想都不用想.

只是我蠻意外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很重要的概念, 會在此時提出取消 Flat Rate 來改善傳輸品質, 這還真的有點像道路太窄, 交通太亂, 提出最簡單解決的方式就是叫大家不要出門一樣, 不只這樣是治標不治本, 應該叫做掩耳盜鈴, 因為解決這問題應該是把基礎建設弄好, 不是叫大家不要用, 把路讓給大官來巡視時, 把流量流給測量時用, 此時就可以肯定是百分之百通暢阿..... 這果然還是只有政府機關單位才想得出來的答案阿.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