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O 的精髓是用對的文字內容連到對的網頁連結, 給對的使用者來去點擊而得到有用的答案"
通常會很習慣的把網站經營分成三個部份:
1. 內容: 包含新聞報導, 商品介紹, 討論等等內容媒質
2. 介面: 包含分類, 網站結構, 索引, 功能, 搜尋, 呈現, 等等, 讓內容給讀者看得到
3. 行為: 除了閱讀外, 包含行銷, 廣告宣傳, 互動, 等等, 促成使用者有動機去使用內容
而 SEO 雖然某方面只是屬於中間的介面, 但還是須要內容與外部的行為做導引, 也就是說, 在 SEO 的精髓, 媒合對的內容給對的使用者, 其中不只是內容驅動的導引, 更有使用者行為驅動的方法, 也就是 User-Data Drivent UI Redesign.
也就是了解使用者行為, 尤其是導流進來媒介與網站, 或者是之後透過對使用者的了解去做分析, 然後給與最好的導引, 無論有沒有影響所謂的 "Crawler/爬蟲", 但從使用者尋求資訊得到滿足方向去導引反倒是 SEO 現在最重視的事.
只是事情有那麼簡單嗎?
在 2011 年, Google 基於 "隱私權" 的理由, 把從搜尋結果頁的 HTTP 通訊協定的 Refer 經過一次的跳轉加密, 導致網站系統無法得知使用者是透過搜尋引擎是基於甚麼原因(搜尋關鍵字)而造訪這個網站/網頁, 這似乎看起來沒甚麼, 但這代表著經營者無從得知使用者為甚麼來這網站的動機, 更不用說能夠因使用者來這網站的 "情境" 給予不同的介面來最適使用者的須求.
即使扣掉這問題, 事實上問題還更多:
1. 並不是所有的網站有 Sitemap 或一個統整的資料庫可以找到所有的內容
2. 並不是所有的內容都有標籤或關鍵字, 能夠分析其重點
3. 並不是所有的網頁都有確實的裝上 Google Analytics, 或是很難統整
路是人走出來的, 問題不是拿來討論的, 而是要解決的, 而在 Data Mining 的部份, 我嘗試各種方式去建立關係:
1. 消費模式
2. 閱讀經歷
3. 標籤關係
4. 搜尋結果 (SERP)
5. 搜尋歷史
6. ....
等等方式, 只是這些都會面臨到一個問題: "須要建立資料庫與搜集資料", 這個或許對有實力的大家而言不是問題, 但對於小公司, 或者是大政府, 這困難度是相當高的, 所以我一直在想有甚麼可以取代這方法的....
而在去年時, Google Search Console API 終於釋出時, 我發現這是很不錯的出口, 因為:
1. 設定 (認領) Search Console 不須要埋碼, 可以用 GA, 檔案, Meta 以及 Domain Name 來授權, 其中網域對於政府機關相當有用.
2. 很多網站沒有好的 Sitemap, 而 GSC 做了最基本的 Index (索引), 甚至是肯定有效有意義可以導流的網頁.
3. 對於網站沒有編輯去定義標籤, 所以利用使用者的關鍵字幫忙做標籤定義, 尤其是可以是多種情境下的聯集.
4. 這資料雖然是有限, 但還是可以回溯 90 天, 所以更新週期可以降低, 且本來就不太須要耗資源去存與抓.
5. 這個關鍵字往往包含情境, 也就是若是用網頁與關鍵字的關係來建立距離(關係), 是一個很好的 Relation Analysis (關聯分析).
所以在過年期間利用時間實作出來, 然後經過幾次的演算法調整, 終於調到滿意的結果, 甚至有新的發現:
1. 因為這不是單從內容去做分析, 而是使用者搜尋點擊去分析, 所以更像是情境分析.
2. 因為這是搜尋曝光的聯結, 有時網頁會被移除會失效, 當使用者到了不存在的網頁時, 透過搜尋的歷史資料, 可以導到最有可能尋找的內容, 不再只是 404 回首頁.
3. 因為這是在 Google 的搜尋行為記錄的, 所以不須要額外搜集資料, 即使是新的網站, 認領授權後三天後也可以開始.
4. 因為是行為的關係, 這種標籤不再只是從作者與編輯觀點做出發, 更是由使用者出發, 所以更像是 User Data Driven 的 UI 設計.
5. 因為有了這樣的關鍵字資料庫, 可以進一步的做麵包屑, 甚至做自動產生的標籤系統.
像下面就是透過某 3C 網站跑出來的結果.
從這邊不只可以做內容推薦, 商品推薦.
誰說 Search Console 只是用來看 SEO 的, 事實上真正要做的是透過使用者行為來檢視文章的內容, 甚至是透過這樣的使用者資料, 做為進一步的 User Data Driven UI Design, 進一步的 "用對的文字內容連到對的網頁連結, 給對的使用者來去點擊而得到有用的答案", 這樣就可以提升 CTR, 透過內容與使用者的媒合讓網站更有價值.
因此, 在接下來 2017 年 SEO 的第 10 項重點, 就是透過 API 取得資料, 做為 User Data Driven 的 Redesign, 誰說 SEO 已死, 是那些人跟本沒抓到重點, 所以下一篇就是 "誰說 SEO 已死, 那些該死的黑帽手法本來就不應存在"......
延伸閱讀: 透過 Search Console API 來做關鍵字建議工具的改良
2017年2月22日 星期三
2017年2月21日 星期二
SEO 在 2017 的十項新趨勢與重點整理
SEO 是一個很可怕的產業, 因為他的變化也太快了, MOZ 整理了一份表, 是在講 2016 SEO 的事件與變化, 單單列出來公開的事件就超過 30 個, 更不用說是沒公布的, 其中包括官方修改 (藍色), 併購的公司 (紅色), 官方文章宣布 (綠色), 專利權發布 (紫色) 與產品上市 (棕色).
去年寫了一篇 2016 的 29 項 SEO 重點, 而今年也順勢讀了幾十篇討論 2017 SEO 趨勢報告, 也順手整理一下, 而這次刻意把 2016 出現過的項目濾掉, 不然就會超過 40 項以上, 跟本不算是 "新趨勢" 的 "重點".
但有一家 AIM 請了 39 個從業人員投票出他們認為 2017 年後最重要的三個趨勢, 整理了一份排行榜, 我覺得很有趣, 大家可以看看大家的共同想法是甚麼:
這順序跟我想的相當接近, 雖然整理的方向有出入, 大家可以做為參考, 下面就是我去蕪存菁的整理:
1. AMP:
雖然說 AMP 在去年 (甚至前年) 就是一個很重要的項目, 但從 Search Console 特地把 AMP 的檢核錯誤拉出一大類, 到 SERP (搜尋結果頁) 也用 icon (標示) AMP 的項目, AMP 包含的內容不只是在手機, 也包含速度, 而慢慢確立這個項目應該不會曇花一現 (大概吧?).
2. SO.LO.MO
有人把 SO.LO.MO. 改成 SE.LO.MO, 但在我眼中, Search 與 Social, Local, Mobile 的結合是很難拿掉任和一項, 但也有人認為 Local (Googl My Business/GMB) 的問題蠻多的, 只是為了更多的流量, 也不能不去適應.
3. Redirect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 Redirect 去做轉址, 廣告等等, 只是這種 Redirect 3XX 有各自的意義與用途, 之前有人說盡量用 Permanent 而不要用 Temporary Redirect, 現在似乎價值已經不會差很多, 所以應該還是以自己的情境為主才是真確的.
4. Voice Search
語音搜尋已經越來越多這不用說了, 但真的認真的去對應語音輸入使用的語助詞, 用語, 甚至長尾關鍵字真的有在對應嗎? 這包含這問題的答案去打造網頁, 應該只要少數重視 SEO 的公司有工作小組或專案去討論與解決這事吧?
5. MicroFormat
從 Schema, 到 Rich-card 到 JSON-LD (Linked Data), 以及 Google 的 Instant Answer, 機讀的應用層面越來越廣, 已經不是之前用 RSS 去做 Sitemap 就夠了, 而是要用更多的 Meta-Data 去描述資料的使用, 也包含給搜尋引擎的爬蟲了解, 才能給 Google Brain 去計算阿, 以現在的觀點要真的去確認中文的自然語言語意還是有不夠完善的地方.
6. Search Experience
雖然說在 SERP 後的 After Search 說是不存在的, 但搜尋經驗的提升也包含這一塊, 計算使用者是否透過 SERP 找到答案, 做為提供最佳解的線索, 這種天經地義可以用的資料不用真的太對不起使用者了, 已經越來越多資料證明 Google 在做這事時, 系統即使不知道是甚麼原因進來, 至少知道是搜尋進來時, 不給予好的使用者經驗與線索提升 CTR, 不要跟我說你在做 SEO.
7. Related Keyword
雖然已經不用再說 Semantic Web (語意網路), 但關連的關鍵字從提供分類, 麵包屑, 文章推薦等等的指引已經是不可或缺, 在做內容時沒有想過這篇內容的 "語意", "情境", "對像", 以及後面的相關關鍵字, 說你能夠因此聚焦做使用者資料分析的再優化, 沒有這種基礎功打底我才不相信有做好.
8. Link Quality
連結相對還是很重要的, 此時配合著前一點, 就是說 "SEO 的精髓是用對的文字內容連到對的網頁連結, 給對的使用者來去點擊而得到有用的答案", 這代表的是 Link Quality 連結品質, 而能做出這樣有品質的連結, 有些是靠編輯的苦工, 有時靠的是 SEO 系統的成果才行.
9. Epic Content
永遠的內容為王, 做出值得傳頌的內容, 永遠是最好的行銷, 只是這個是可遇不可求, 唯一的做法就是真正了解問題所在, 對其解答持續不停的產生內容, 不知道內容如何賺寫或沒有經驗, 不知道其社群散播的路徑或知道其價值與衡量方法, 然後相互回饋寫出更好的內容, 這才是最重點阿....
10. 這邊就先保密, 因為寫這 9 點已經很累了, 就待下回分解吧.....
這篇文章主要的內容是取自於下面 G+ 書籤的這些文章心得, 有空的也可以去讀看看, 只是你會發現不重覆的點真的超過 40 點, 事實上真的想不開就來看 2016 的 29 項 SEO 重點, 因為這大部份的問題與該做的事都還是存在的, 只是更多與更重要, 誰說 SEO 已死了阿?
https://plus.google.com/u/0/+GeneHong/posts/3xVUQKqoeob
去年寫了一篇 2016 的 29 項 SEO 重點, 而今年也順勢讀了幾十篇討論 2017 SEO 趨勢報告, 也順手整理一下, 而這次刻意把 2016 出現過的項目濾掉, 不然就會超過 40 項以上, 跟本不算是 "新趨勢" 的 "重點".
但有一家 AIM 請了 39 個從業人員投票出他們認為 2017 年後最重要的三個趨勢, 整理了一份排行榜, 我覺得很有趣, 大家可以看看大家的共同想法是甚麼:
這順序跟我想的相當接近, 雖然整理的方向有出入, 大家可以做為參考, 下面就是我去蕪存菁的整理:
1. AMP:
雖然說 AMP 在去年 (甚至前年) 就是一個很重要的項目, 但從 Search Console 特地把 AMP 的檢核錯誤拉出一大類, 到 SERP (搜尋結果頁) 也用 icon (標示) AMP 的項目, AMP 包含的內容不只是在手機, 也包含速度, 而慢慢確立這個項目應該不會曇花一現 (大概吧?).
2. SO.LO.MO
有人把 SO.LO.MO. 改成 SE.LO.MO, 但在我眼中, Search 與 Social, Local, Mobile 的結合是很難拿掉任和一項, 但也有人認為 Local (Googl My Business/GMB) 的問題蠻多的, 只是為了更多的流量, 也不能不去適應.
3. Redirect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 Redirect 去做轉址, 廣告等等, 只是這種 Redirect 3XX 有各自的意義與用途, 之前有人說盡量用 Permanent 而不要用 Temporary Redirect, 現在似乎價值已經不會差很多, 所以應該還是以自己的情境為主才是真確的.
4. Voice Search
語音搜尋已經越來越多這不用說了, 但真的認真的去對應語音輸入使用的語助詞, 用語, 甚至長尾關鍵字真的有在對應嗎? 這包含這問題的答案去打造網頁, 應該只要少數重視 SEO 的公司有工作小組或專案去討論與解決這事吧?
5. MicroFormat
從 Schema, 到 Rich-card 到 JSON-LD (Linked Data), 以及 Google 的 Instant Answer, 機讀的應用層面越來越廣, 已經不是之前用 RSS 去做 Sitemap 就夠了, 而是要用更多的 Meta-Data 去描述資料的使用, 也包含給搜尋引擎的爬蟲了解, 才能給 Google Brain 去計算阿, 以現在的觀點要真的去確認中文的自然語言語意還是有不夠完善的地方.
6. Search Experience
雖然說在 SERP 後的 After Search 說是不存在的, 但搜尋經驗的提升也包含這一塊, 計算使用者是否透過 SERP 找到答案, 做為提供最佳解的線索, 這種天經地義可以用的資料不用真的太對不起使用者了, 已經越來越多資料證明 Google 在做這事時, 系統即使不知道是甚麼原因進來, 至少知道是搜尋進來時, 不給予好的使用者經驗與線索提升 CTR, 不要跟我說你在做 SEO.
7. Related Keyword
雖然已經不用再說 Semantic Web (語意網路), 但關連的關鍵字從提供分類, 麵包屑, 文章推薦等等的指引已經是不可或缺, 在做內容時沒有想過這篇內容的 "語意", "情境", "對像", 以及後面的相關關鍵字, 說你能夠因此聚焦做使用者資料分析的再優化, 沒有這種基礎功打底我才不相信有做好.
8. Link Quality
連結相對還是很重要的, 此時配合著前一點, 就是說 "SEO 的精髓是用對的文字內容連到對的網頁連結, 給對的使用者來去點擊而得到有用的答案", 這代表的是 Link Quality 連結品質, 而能做出這樣有品質的連結, 有些是靠編輯的苦工, 有時靠的是 SEO 系統的成果才行.
9. Epic Content
永遠的內容為王, 做出值得傳頌的內容, 永遠是最好的行銷, 只是這個是可遇不可求, 唯一的做法就是真正了解問題所在, 對其解答持續不停的產生內容, 不知道內容如何賺寫或沒有經驗, 不知道其社群散播的路徑或知道其價值與衡量方法, 然後相互回饋寫出更好的內容, 這才是最重點阿....
10. 這邊就先保密, 因為寫這 9 點已經很累了, 就待下回分解吧.....
這篇文章主要的內容是取自於下面 G+ 書籤的這些文章心得, 有空的也可以去讀看看, 只是你會發現不重覆的點真的超過 40 點, 事實上真的想不開就來看 2016 的 29 項 SEO 重點, 因為這大部份的問題與該做的事都還是存在的, 只是更多與更重要, 誰說 SEO 已死了阿?
https://plus.google.com/u/0/+GeneHong/posts/3xVUQKqoeob
訂閱:
文章 (Atom)
熱門文章
-
原本以為這程式是相當難寫的, 但在 AM 4:00 洗澡的時候, 仔細想想並不困難, 但應該說不困難的是在抓取, 但要顯示出有價值與意義的排行榜是相對困難的.... 後來花了不到半小時就有個雛型, 接下來就是顯示這排行榜, 而在昨天睡前 (AM 5:00) 時, 只是一個最近抓到...
-
現在是 3:42 分, 該睡了, 但一直想寫篇文章但都一直提不起勁, 大概是為了準備星期四博客來的會議, 讓整個心態與作息全部亂了, 在此時蛋捲個人站又掛了, 讓我的情續大概到了蠻低的低潮吧... 整個星期六日沒甚麼精神做事, 事實上大約在上星期二似乎就隨著部落格溫度計進到低點,...
-
這個計劃最出是我交大管科系學長所發生的問題, 因為我寫了一篇文章後, 就跑去 Plurk 跟大家討論, 而他是屬於會使用網路但不會使用 Plurk 的人, 所以跟本不知道 Plurk 講了甚麼, 最後我只好把網址給他, 他才晃然大悟這兩個部份的落差, 所以跟我抱怨這件事, 因此我...
-
這幾個月一直看各個媒體在臉書的表現, 可以發現各個媒體的使用者介面與政策, 都會影響新聞在臉書的行為, 雖然有時是讀者的屬性做決定. 而一則新聞有時不用從內容, 甚至不用人去 "刻意投票", 我們就可以從臉書使用者的 "讚享評" 就...
-
從分家到現在, 我還是維持著兩個都有在更新的狀態, ... 也因為身份的關係, 也沒去說那家比較好... 但當天空吃下蕃薯藤後, 有好有壞, 但大多是壞處.. 1. 自由欄位最多 10 個, 事實上蠻不夠用的... 2. 輸入資料無法全選, 必須去動滑鼠去選擇... 3. 引用似...
-
剛很無聊的把噗浪的關鍵字趨勢圖畫出來, 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 這是以話題的 "使用者比例" 為單位, 來跟自己比較, 若是去看原圖有週曲線, 月曲線以及最近一季的狀況: 但下面的圖當時是畫 4 個月 (因為當時也是這系統開始運作的時候), 以後會改半年. ...
-
今天臉書上有兩個藝人很紅, 一個是說 "My Hometown" 的張懸, 另一個是 "悍衛傳統道德" 的郭采潔, 因為她們的表態, 造成臉書很大的風波... 這兩件事剛好都是 "言論自由" 很好的例子, 一個是...
-
很多人說 Google 會跳舞, 但事實上是真的嗎? 我們從部落格觀察來看 " 不只是捷運日記 " 的數字吧.. 日期 Google Page Google and Yahoo Link 目前 242 / 576 723 / 83440 ...
-
這句話已經喊了不知多久了, 當時聽到 LG 出了一款可以 USB 連結的 LCD, 想說這真的是太好了, ... 但沒想到還沒真的上市就腰斬了(?), 後來找到原來這技術是一家叫 Display Link 的公司, 做的... 而我在兩年多前就開始採用雙螢幕, 而現在若是沒用雙...
-
基本上我是屬於逃避加無所謂鄉愿型的人, 所以即使罵我我也很難生氣, 但還是會難過, 只是比較不會生氣... 所以這次會把回應關起來, 當然不是有誰在說我壞話, 因為這很常見也很習慣, 但最近真的 Spam 廣告訊息真的太多了, 所以先將回應暫時設成 "審核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