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天晚上, 忙完一個晚上的工作, 回到家時已經是 1:00 多了, 但此時發現資料庫是空的, 雖然 ping 得到, 但 ssh 進不去...
只好請機房那邊重開, 但開完後, 反而是整台機器都連不上了, 這還能說甚麼呢, 只好繼續再去機房了, 到了之後, 發現開機後, 整個硬碟過不久就不見了, 我只好先緊急將平常沒有備份的資料到另一顆硬碟了, 只是當備完這部份資料到另一顆硬碟後, 嘗試著全部備份後, 發現資料都抓不到了, 也不進去了...
在努力的救硬碟無效後, 決定把資料轉到另一台借來的機器, 但此時發現平常 2:00 備份的工作, 反倒是因為抓不到資料讓原本有在運作的資料不見了? 這個敏感的資料可以說是部落格觀察的中心, 若是沒有的話雖然有備份, 但也只有到 11 月 2 日....
此時嚇出一身冷汗, 回到備份資料看, 原本以為原本資料都抓不到的時候, 我刻意等待硬碟的燈暗掉後才重開機的資料居然有備份好, 此時部落格觀察不至於關站, 我想很多人應該覺得很可惜吧....
忙到早上 7:00 才回到家, 之後太累了, 所以星期一也沒做甚麼事的過了一天...
今天起床後, 發現此時部觀門連不上了, 請機房重開機, 又是完全沒有動靜, 因為這個是美國的機器, 只好請出 rescue, 把些新增的資料先備份後, 嘗試著修系統後, 又發現完全都不見了...
只好請那邊重灌了...
阿, 一天掛一台機器, 還真傷腦筋阿....
2008年11月25日 星期二
2008年11月21日 星期五
踩 4000 次 (悠遊卡啦)
因為最近工作型態轉變, 一個月到台北大約只有 10 次, 且不少次是開車的, 所以悠遊卡的使用大量減少, 所以從 3000 次到 4000 次花了 1 年 8 個月又 13 天, 也就是約 620 天, 平均一天才只有 1.6 次, 即使是算 5/7 的工作日而言, 一天才只有 2.25 次....
只是再來下一次的 5000 次又會花多久呢? 值得記錄~~~
然後有圖有真相... 雖然也可能是假像~~

又, 前一篇見 "3000 次達成"....
只是再來下一次的 5000 次又會花多久呢? 值得記錄~~~
然後有圖有真相... 雖然也可能是假像~~

又, 前一篇見 "3000 次達成"....
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
若連左手也不夠用的話?
上一篇 Belkin n52te 雖然看得人不多, 但不少朋友見面都會聊起來, 有人說, 現在左右手都用到了, 再來是腳吧, 這的確沒錯, 已經慢慢把腦筋動到腳了...
雖然 Philip 也有出 Foot Pedal, 但都不支援 Mac OSX, 確定支援的是這兩款..

上面是 Savant Elite Dual Action Foot Switch, 價格是 149 美金, 下面這款是 Infinity USB Foot Padel, 看起來也很實用吧, 只要 50 歐元...

但說真的, 腳的部份頂多只能控制兩三個, 雖然也有人做自置的腳踏 switch, 要幾個有幾個, 但難免會按錯, 還是要用手比較好...
但說到用手能夠控制的話, 我想到當時玩工作站時的 3D 繪圖控制器, 當然現在比較實用的有 Logitech 的副廠 3D Connexion 出的 Space Exolorer 與 Space Navigator...

大家可以去網站看, 他直接這樣寫:

前者的 Space Explorer 要價 9680 元, 後者的 Space Pilot 要價 13800 元, 說真的比鍵盤真的貴很多, 但質感就是不樣, 這就夠頂級了..
若嫌太貴的人, 可以考慮舊版的 Space Mouse, 還是有庫存的..

當然 Space Pilot 真的是終極版嗎? 錯, 我腦筋動到 Keyboard, 這邊指的 Keyboard 是指 Midi 用的鍵盤囉, 當然首驅一指就想到 m-audio 系列的 Axiom 囉....
像....


總共有 8 個 trigger, 8 個 rotate, 6 個 button 加上 25 個鍵, 共 49 個控制單位, 應該會手忙腳亂了吧, 真的不夠的話就換 61 鍵吧..


加上原本的鍵盤應該不會不夠吧...
但事實上說到我是用 Mac, 應該有人想到說早期 MacBook 會附一個紅外線搖控器, 對了, 雖然 Apple 當時定義只能去控置 Frontrow, 但有人寫了個程式可以設應任何鍵, 叫 iRed Lite..

這樣不只 Frontrow 或 Keynote 了, 甚麼都可以控制了...
如此一來, 打電腦就真的很像在指揮樂團了, 一下子用 keyboard, 一下子用 midi, 拿起 apple remote 像是指揮棒, 加上 Belkin N52t 與 Space Pilot, 真的是中控台了...
雖然 Philip 也有出 Foot Pedal, 但都不支援 Mac OSX, 確定支援的是這兩款..

上面是 Savant Elite Dual Action Foot Switch, 價格是 149 美金, 下面這款是 Infinity USB Foot Padel, 看起來也很實用吧, 只要 50 歐元...

但說真的, 腳的部份頂多只能控制兩三個, 雖然也有人做自置的腳踏 switch, 要幾個有幾個, 但難免會按錯, 還是要用手比較好...
但說到用手能夠控制的話, 我想到當時玩工作站時的 3D 繪圖控制器, 當然現在比較實用的有 Logitech 的副廠 3D Connexion 出的 Space Exolorer 與 Space Navigator...


大家可以去網站看, 他直接這樣寫:
左手很閒嗎?
不是最高級的你才不要?前面三款都不符合你這位專家的身分?身為重度用戶的你要的是這款終極版本。


前者的 Space Explorer 要價 9680 元, 後者的 Space Pilot 要價 13800 元, 說真的比鍵盤真的貴很多, 但質感就是不樣, 這就夠頂級了..
若嫌太貴的人, 可以考慮舊版的 Space Mouse, 還是有庫存的..

當然 Space Pilot 真的是終極版嗎? 錯, 我腦筋動到 Keyboard, 這邊指的 Keyboard 是指 Midi 用的鍵盤囉, 當然首驅一指就想到 m-audio 系列的 Axiom 囉....
像....


總共有 8 個 trigger, 8 個 rotate, 6 個 button 加上 25 個鍵, 共 49 個控制單位, 應該會手忙腳亂了吧, 真的不夠的話就換 61 鍵吧..


加上原本的鍵盤應該不會不夠吧...
但事實上說到我是用 Mac, 應該有人想到說早期 MacBook 會附一個紅外線搖控器, 對了, 雖然 Apple 當時定義只能去控置 Frontrow, 但有人寫了個程式可以設應任何鍵, 叫 iRed Lite..

這樣不只 Frontrow 或 Keynote 了, 甚麼都可以控制了...
如此一來, 打電腦就真的很像在指揮樂團了, 一下子用 keyboard, 一下子用 midi, 拿起 apple remote 像是指揮棒, 加上 Belkin N52t 與 Space Pilot, 真的是中控台了...
2008年11月5日 星期三
來台 Belkin n52te 吧
基本上電子商品消費最怕的是買了之後不適用, 因為往往會遷涉到好多小朋友的事, 但這次我嘗試 Belkin n52te 真的是拼了...
大家知道我工作平台是以 4~6 台螢幕來運作的, 但現在眼睛稍微趕上思考速度一點點, 但手確不行, 我就把腦筋動到左手了, 因為常常會用滑鼠的關係, 而單手不可能操作鍵盤的情型, 左手就空下來了, 不是嗎? 因此就開始想左手該怎應用...
事實上很久就知道這隻 Belkin n52te, 甚至也跟朋友聊天聊到 DiNovo 可分開鍵盤的應用性, 但後來想說至少能夠自訂 marco 且能跟 Apple 配合的選擇, 最後某勸敗人士就說 "下去當烈士吧"...
這隻左手鍵盤是為了 fps 等遊戲設計的, 但因為有設定 marco, 加上有三種情境以及可存讀設定, 又能夠支援 mac, 似乎也是合理的選擇...
後來花了 2 張多小朋友, 買下這個 Belkin n52te, 今天(昨天)終於到手, 而用了之後, 真的是像食神那樣, "真的太好用了, 以後我在其他地方沒辦法用怎辦阿?"... 甚至我比擬這個速度的提升差距, 大約是介於第一台到第二台螢幕, 以及第二台到第三台螢幕之間的狀況, 也就是說, 之前看到我文章想要用三螢幕到四螢幕的朋友, 可以先等等, 先入手這隻 Belkin n52te 再說吧...
目前我是設定三個情境, 而但為了模擬滑鼠的使用:
K01 應用程式
K05 所有視窗
K06 Widget
K10 桌面
K11 模式切換
K12 開始與暫停音樂
K13 上一首音樂
K14 下一首音樂
然後藍色模式設定:
Copy, Paste, Firefox, Terminal, Adium 與 MSN,
黃色模式配合 Marco 變成:
Plurk, igoogle, 好好讀, 等網站 (因為有些已經我寫好 Google Widget 就不用了)
紅色模式目前是以 iTune 為主, 包含音量等等...
此時 copy paste 只要按左手鍵盤就輕鬆搞定, 加上按扭設定為 command, 因此另開視窗就更簡單了...
最重要的, 已經內建滾輪以及一個八向的搖桿, 看網頁以及移動遊標都不是問題, 而 K15 就是空白鍵囉, ...
果然如此一來工作效率提升 10%~20%, 因為原本切換許多 Firefox 與 Terminal 的, 都只靠左手鍵盤就可以做到, 更不用動滑鼠倒角落, 叫出 Adium 與 Messenger 視窗也是一鍵殺, 已經是毫秒殺了, 早就突破秒殺了....
如此一來, 在切換工作 (Content Switch) 的速度大大提升後, 甚至音樂, copy and paste 也能毫秒解決後, 我現在擔心的是另一點, 我要如何拿到頂樓瞭望台的問題, 以及去上班以及外面時的問題了...
下面這張圖是取自官方網站, http://www.belkin.com/tw/catalog/gaming/f8gfpc200.htm

2008年11月3日 星期一
想要寫的東西
最近又被一連串的 ToDo 給埋沒, 包含公事上與私事上的, 單單要寫的東西就寫不完了...
例如終於開始在學學上課, 第一堂課上到自己都很沮喪, 本想寫篇部落格跟學員到歉的, 第二次上的就很 High, 感覺又完全不一樣, 甚至第三堂本來預期也不算好的時候, 居然大家反應也蠻熱烈, 真是相當大的轉折阿...
前一陣子開始玩 Last.fm, 聽到 Arvo Part 的 "Siegel im Siegel" 時, 突然蠻有感覺的, 甚至剛好看到 Finding Forrest 時, 開始找 IZ 的 "Over the rainbow", 這都該值得寫的...
然後也在上星期五, 確定終止與博客來的關係, 即使是未來還有甚麼, 但想想從 2002 年 9 月到 2008 年 7 月, 將近 6 年的時間在那邊, 說沒有一堆可以寫的話是騙人的...
昨天也跑去苗栗去聽卡列拉斯, 順路去龍鳳漁港, 且是第一次在旅途上使用 GPS, 對於我這種可以感應磁場的人, 感覺還蠻詭異的...
但真正想寫的反倒是已經一直延續的 "沒有使用通訊錄生活" 的文章, 好像變成魔咒了, 因為若是因為沒寫出來而一直沒用通訊錄過半年, 到時會怎樣呢?
而統一昨天終於奪冠, 好像這篇文章可以累積一年沒寫棒球, 說我關心的項目有 "Baseball", 很多人都不相信說...
現在居然開始下雨了, 只好逃離瞭望台了...
例如終於開始在學學上課, 第一堂課上到自己都很沮喪, 本想寫篇部落格跟學員到歉的, 第二次上的就很 High, 感覺又完全不一樣, 甚至第三堂本來預期也不算好的時候, 居然大家反應也蠻熱烈, 真是相當大的轉折阿...
前一陣子開始玩 Last.fm, 聽到 Arvo Part 的 "Siegel im Siegel" 時, 突然蠻有感覺的, 甚至剛好看到 Finding Forrest 時, 開始找 IZ 的 "Over the rainbow", 這都該值得寫的...
然後也在上星期五, 確定終止與博客來的關係, 即使是未來還有甚麼, 但想想從 2002 年 9 月到 2008 年 7 月, 將近 6 年的時間在那邊, 說沒有一堆可以寫的話是騙人的...
昨天也跑去苗栗去聽卡列拉斯, 順路去龍鳳漁港, 且是第一次在旅途上使用 GPS, 對於我這種可以感應磁場的人, 感覺還蠻詭異的...
但真正想寫的反倒是已經一直延續的 "沒有使用通訊錄生活" 的文章, 好像變成魔咒了, 因為若是因為沒寫出來而一直沒用通訊錄過半年, 到時會怎樣呢?
而統一昨天終於奪冠, 好像這篇文章可以累積一年沒寫棒球, 說我關心的項目有 "Baseball", 很多人都不相信說...
現在居然開始下雨了, 只好逃離瞭望台了...
訂閱:
文章 (Atom)
熱門文章
-
明明所謂的政治是所有人的事, 但在權力與媒體運作的情型下, 感覺政治只有政治人物才玩得起的遊戲, 難到真的是這樣嗎? 從臉書的掘起, 粉絲團現在變成所有政治人物展現實力的一個場所, 甚至現在的選戰運作理論分成三種力量: 1. 陸軍 : 看政治人物自己的實力, 人脈, ...
-
在標題應該是這樣子的: (我的(你的(我的小城市))), 因為是在想我如何使用 (你我的小城市) 這個系統~~~, 當然還是在講 MyMiniCity .. 有點繞口.. 首先先講不是我做的部份, 在 Create My City 的 Forum 看到一篇, A List of ...
-
Weather.DataMining.Tw 做了一個多月了, 這代表資料也搜集一個多月了, 已經幾乎到可以發表的狀況了, 且有個記者朋友也真的寫了篇採訪稿, 但他跟我們講中央氣象局的人說我們的資料有問題, 我一面岔意一面檢查, 果然資料真的有問題. 雖然在這種抓資料的程式, 最麻...
-
很少在標題直接破題的, 因為說當天要寫的, 一晃眼又過了一個月, 雖然現在是比較心平氣和的看這件事情, 但有時還是會有點無奈. 這件事是發生在某個研討會上, 而大家都知道部落格觀察或部觀門都是看誰說得好, 大家在說甚麼的系統, 包含之後的 Plurk.tw, 我一直對於 Data...
-
標題這句話怎模說呢? 在這次地震之前, Page Rank 是 6 的部落格有 15 個, 而算到剛剛, 目前有 13 個部落格的 PR 值是 6 分, 且其中有 7 個部落格是進步到 6, 這句話是說, 原本的 15 個 PR=6 部落格中, 只有 6 個是保持不變的, 這句話...
-
在 Search Rank (SEO) 納入 Users Signal (使用者訊號) 之後, Click Through Rate (CTR) 變成了一個不在只是 UI/UX 的最愛, 更是 SEOers 不得不提的事了. 當然 CTR 不是只有注重 SEO 的人才須要注意...
-
用了 3.5G 以後, 最大的問題是若是沒有正常慢慢退出的話, 很有可能因為系統認為虛擬光碟還在, 所以不讓你休眠.... 所以此時比較好的方式就是先登出後再休眠, 只是要花較久的時間.. 而昨天當我按休眠後不給休眠, 我就按開關 7 秒鐘後直接關機, 沒想到第二天慘劇就發生了,...
-
上一篇還有很多沒寫到的地方: 1. 在最初的規劃這個數字是 Increamental 的, 也就是為了避免沒有抓到資料時的問題, 而這三種數字有兩個是一直增加的, 一個卻是在變化的. 2. 在第二組的距離, 事實上最後應該只會採用一個, 做一下 x*y*z 應該對資源影響不大. ...
-
這篇報導是在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809/11/2ar0a.html 這裏, 到中午, TWNIC 的人就一直打電話給我, 而我還在會議中搞不太清楚是甚麼, 但就大意上面指的都是講了很多有問題的話, 而我一上...
-
在剛剛, 發現我的 Google + 的 Connection 連結數正式超過 Plurk 噗浪了, 只是前者是花不到 3 個月, 但後者是超過 3 年又 3 個月.... 當然我們很清楚的是網站本身有母雞帶小雞現像, 拿 G+ 跟 Plurk 比是很殘忍的事, 但也是因為昨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