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bleType: https://movabletype.org/documentation/trackback/specification.html
今晚是聖誕夜, 雖然想要早點寫完來看 Netflix 在 Sense8 拍的聖誕夜特輯, 但也要先寫完才放心, 但既然今晚是聖誕夜, 就來寫三個聖誕夜鬼魂的故事, LinkBack...
看過 "Christmas Carol/小氣財神" 的人應該都知道這故事, 雖然你不見得是看狄更森 (Dickens) 的原著, 但經過無數多次的改編, 很多人都知道這三個陰魂不散的鬼魂一直敲著我們, 一直連在我們背後 (Link Back).
這個 Linkback 有三個標準 (或加一):
1. Tackback (Ping), 由 Six Apart 所提出, 透過 HTTP Post 直接發出.
2. Pingback, 透過 XML-RPC 的格式發出 Back Link Ping.
3. Webmention, 由 W3C 所提出, 透過 HTTP POST 再加上認證的機制
這個 LinkBack 是個很好的東西, 是將資料的源頭串接起來, 在論文的觀點就是 "Reference/參考", 當然有時只是種延伸, 當有人寫出一篇不錯的文章, 就會有人想要回應, 而當然後面寫的人可以加註來源或網址, 就可以往前回去看, 但有了 TrackBack 這種機制, 就可以知道後面或前面的人是怎麼提及, 怎麼寫的, 此時就可以加上來源, 讓資訊能夠更流通, 讀者可以更了解全貌, 事實得已檢驗.
但為甚麼後來就沒人用呢? 當然就是那群萬惡的黑帽 SEOer.....
Google 計算網站價值, 最初用的就是 PageRank (PR) 這概念, 也就是 Reference 的觀點, 一個網站被提及或連結越多次, 這網站就越有價值, 而 Trackback 在 Blogging 時的效果就是你在你的文章提到一個網頁時, 系統就會自動或半自動發出 Trackback 的訊息給原網站知道, 原網站就可以建立一個連結連到後來寫的網站.
這種 Link Building 連結建立很快的就立刻被黑帽所使用, 發出大量不是真的 "引用" 來建立大量的外連, 最後大部份的系統在不受其擾的情形下關掉 Trackback, 而這協定也因為沒人再用就這樣死亡了.
雖然有人提出加入一些更嚴謹的回頭檢驗的機制, Pingback 相較之下比 Trackback 更不容易被 Spam, 但這種 LinkBack 機制已經被很多人恐懼較少使用, 最後實務上還是用得人不多.
此時 W3C 就接手了, 在 Social Web Working Group 的運作下, 在今年一月 12 日提出一個草案, 透過能夠 Verification (確認) 的機制來證明, 再加上 Vouch 做為 anti-spam 的機制, 應該就會好很多了, 但因為目前還是太新, 真的開發出來用得還是不多, 這能不能夠有效就看未來了.
那還有一個加一的 LinkBack 呢? 這個是透過瀏灠者的瀏灠器, 將上一頁閱讀的網頁回傳回去, 雖然這個幾乎是沒有人不實作, 但現在因為 Google 把 Search 的 Referral 全部跳轉後, 已經無法知道讀者是因為搜尋甚麼進來, 因此這個 Linkback 雖然沒有死, 但也是半殘了....
嗯, 今晚的耶誕夜不知道大家過得如何呢? 希望 SEOer 能夠更多愛一點讀者, 多愛一點網站, 不要再做虛假的事, 讓這個社會能夠更有意義的運作, 然後, Merry Xmas....... 希望接下來的耶誕節 "未來" 鬼魂是我們期望看到的...., 不要跟我一樣把 "未來" 拿掉了.
PingBack: http://www.hixie.ch/specs/pingback/pingback
Wemention: https://www.w3.org/TR/2016/WD-webmention-20160112/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以下的言論, 純以我是以一個工程師出身的網管, 也以做過 ISP 基礎建設的工作經驗來發言. 前一陣子有人提出取消手機網路不應該有吃到飽 (Flat Rate) 的奇想時, 有參與網路發展的人都知道, 這個固定費率的使用量是網路發展的推手, 或者是指標, 甚至是門檻, 若把這...
-
這個交大機車的故事不是在講交大很機車, 而是交大為甚麼能夠騎機車的故事... 甚麼? 很多人認為交大校園有一個條機車外環道是天經地義的事? 事實上不然, 這是經過許多抗爭得來的, 因為上一篇哈巴狗事件有很多回響, 所以我這篇來繼續講古. 機車在交大可以說是個文化, 尤其以前竹東算...
-
專頁儀表板除了作為社群編輯的工具外,更想做的是想要成為 "透過社群來了解社會" 的儀表板,因此對於 "屬性" 上做了各個面相的定義,除了常見的分類外,更重要的是依立場,議題來去 "標籤"。 因此會有 "...
-
大家還記得我在兩個月前寫了一篇 " 如何用網頁到網頁的延伸閱讀, 取代網站的交互連結 " 的文章嗎? 裏面談到兩個可能的發展性: 1. 共通 Tag : 這個沒甚麼了不起, Technorati 就是如此, 雖然這是很好的東西, 可惜沒人用了, 只是...
-
一些比較消息靈通的人都知道 Seednet 做了一個 TaiwanRank, 以自己用戶的使用狀況來作網站的另一種排名, 而目前推出的指標是 DNS 查詢數 及 不重覆IP 的兩個排行.. 有人問我這樣到底準不準阿? 事實上我常說, 沒有一種指標或觀點能夠覆概所有事情, 當然是越...
-
有人問我這次一例一休本來一開始民進黨如此的強勢, 但為甚麼如此呢? 記者對一例一休的文章數, 可以看到在 10 月之前有還是有在露出, 但在 10 月底才開始加碼... 主要是社群一開始沒甚麼熱度, 一直到 10 月底才開始... 即使是評論...
-
一些無聊晃進來的朋友應該有發現, 左上角多了幾個之前沒看過的 gadget, 因為我又開始做無聊事了... 看到許多人裝 Google Friend Connect, 而我個人對較為開放的 Protocol 是採較為正面的態度, 所以就裝起來玩玩看, 覺得這是一個可以發展的東西,...
-
在兩三年前, 跟 "史公" 聊到一個有趣的問題, 就是他感嘆台灣教育在結構上有很大的問題, 大部份的大學教育, 其課程都想教人成為頂尖的人物, 例如 "李安", 且很多學生也都的確以這為目標, 但我們都知道, 李安在沒當導演之前, 也當過好...
-
民進黨為了要決定提名,因此辦了民意調查,來決定候選人,而公布高雄市的民調時,嘗試跟 "專頁儀表板" 做了個比較,發現相關性達到 0.99 以上這個令人吃驚的事,但第二天台南的民調跟專頁儀表板的相關性只有 0.03,這數字可以說是完全無關,而 0.99 的相關性...
-
"若有一個像噗浪一樣好用的系統, 但有小圈圈的功能, 我二話不說一定會跳過去..."---- GH404X, 2009 (噗浪第一年) 在 Google+ 襲捲台灣不到兩個星期, 噗浪在 Alexa 跌了一名, Twitter 留言銳減, Facebook 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