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在 #hack4tainan 那篇講了有關台南黑客松 2014 的事, 在寫的過程中, 寫了一些有關為甚麼要辦 Hackathon 與為甚麼要參加 Hackathon 的一些事, 寫到超過一半, 所以就把這部分拆開來放這一篇.
事實上 Hackathon 的中心不是指那些 Coding 的 Programmer, 雖然一個系統要能運作, 若是完全沒有人寫程式是不行的, 但不代表寫程式是最重要的精神, 因為一個好的作品, 是須要有能夠作好系統架構的分析師與系統人員, 能夠對使用者介面了解的美術企劃, 加上能夠規劃出好作品且能夠做好簡報的產品企劃, 因此 Hack 或 Hacker 本來就不是專指程式設計師, 應該是指能夠有能力實作出作品的人.
只是現在的社會, 現在的產業, 現在的公司, 已經不把人當人看了, 只把人拆組成能夠賺錢的工具, 是否有實作能力, 做出作品已經不是重點, 而是以利潤為中心, 其他能夠外包就外包, 每一個人會的只是非常片面的東西, 對於產品的環節了解不多, 最後就是一個沒有實作能力的職員, 決定你未來的就是靠辦公室政爭來取勝.
雖然說透過 Hackathon 說能夠改變這樣的現狀是太言重了, 因為這問題不是只有個人而已, 但至少我們可以從個人做起, 所以參加黑克松能夠獲得甚麼呢?
1. 實作能力的提升: 當然無論是寫程式, 做美術, 或者是做簡報, 任何能力都是靠一次次的經驗所累積起來的, 尤其是真的做出作品的經驗學到的, 比任何課程或教科書來得多太多了, 沒有人是能夠一次就把事情做得很好, 下一次一定會比這次做得更好, 只是若沒有這一次那會有下一次?
2. 知道團隊在做甚麼: 一件事情的環節與須要的技能與工作是相當多的, 在一定的時間中, 一個人能做的是相當有限的, 團隊合作是很好的方式, 但在大部份的時間, 因為大家都在各自的空間做, 很難了解別人做事的時候的狀況與困難, 現在幾乎是面對面的一起做, 是完全不一樣的, 即使你沒有在做對方的事, 但也可以看到事情的架構與當人面對這事的情續與努力, 這才是真正的合作.
3. 了解同伴的個性與能力: 在通常超過 24 小時且過夜的這段時間, 不只從合作看到一個人的能力與特質, 更重要的可以看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差異, 有些人是過於緊張, 但有些人是談笑用兵, 也有些人越挫越勇, 了解他人並找出專長與位置, 才能夠把產品做好, 此時無論就領導力與判斷力都是短時間內可以獲得很高的經驗值來升級.
4. 觀摹其他參賽隊伍與人: 不只是在一開始的 pitch 或最後的成果發表, 在整個實作的期間超過百人的人在一個會場, 此時可以到處走動看看別人用甚麼樣的開發環境, 用甚麼樣的電腦或筆店, 都是很有趣的觀察與學習, 且在跟他人聊天的過程更能夠直接的學到不少.
5. 體驗有時間性壓力的判斷: Hackathon 就是一個短時間不停歇的實作過程, 此時一定會遇到一些問題, 在有限的時間與資源下, 最後時刻能否做出好的作品受到大家的青睞, 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雖然在某方面這種決斷力跟平時的決策思考是不一樣的, 但在未來說不定會遇到的危機處理就派得少用場了.
6. 不小心得獎: 經過睡不好或沒有睡一個晚上或兩個晚上, 做出好的成果以及在台上有不錯的 Present 與 Demo, 接下來就是等著領獎慶功, 不得不否認的有時須要動機與動力才能夠把事情做得更好, 最後獲得好的果實是值的高興的.
7. 吃喝玩樂: 只是得獎的隊伍不是所有人, 但在這時間, 可以享用到豪華或寒酸的三餐, 喝不完的可樂與零食, 最後可能會有個堆積如山的雞排, 生命莫過如此?
當然這是好處都是對參加者而言, 對主辦單位透過這樣的活動推銷自己的名聲, 透過參賽者的創意了解主辦單位的產品還能夠做甚麼樣的加值與延伸都是很大的收獲, 甚至在這機會找到好的人才, 或是建立不錯的合作模式, 這都是 Hackathon 的價值.
除了辦公開的黑克松, 當然也可以辦給自家的員工參與, 此時不只讓員工的實力直接提升, 更可以建立出不錯的團隊, 創造出好的組織文化與環境, 所以在去年時不少國外的 Hacker 推廣公司辦 Hackathon, 認為黑客松既然能夠對參與者也這麼好的影響, 員工全員有這機會參與 Hackathon, 實力也一定會有所提升.
尤其在未來很多系統都是以 Big Data 為方向的創作, 面臨是須要更多的溝通環節, 若不靠 Hackathon 來腦力激盪, 或是從下到上, 從上到下的檢視系統分析是做不出好作品的, 甚至透過這樣的創作, 會讓作品的有效性, 接受度等等都可以做個檢驗, 因此不只是對人, 對成品更是很直接有效的證明其價值, 畢竟有時產品須要的不是討論, 而是 "Prototype"(原型) 做出來的實用後的感受, 會比任何開會預測與討論更準確.
最後, 你有沒有想做出甚麼東西, 有沒有想提升實力, 有沒有想找到朋友一起創作, 若想的話, 就去報名黑客松吧~~~~~
2014年6月29日 星期日
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
Tainan Hackathon 2014 台南黑客松後記
這次台南的黑客松, 可以說是在台南市目前最大的 Hackathon, 因為之前大家從沒想過台南辦得出這麼大規模的黑客松, 有超過 100 多人參加這 33 小時的活動.
會辦黑客松是台南市政府想辦個跟文創相關的活動, 剛好台灣數位文化協會問我, 我當時一直在想著 Hackathon, 所以自然而然的脫口說辦黑客松好了, 當時大家還討論了一些如何用文創的角度來看黑客松, 而沒想到過了幾個星期, 就真的要辦了.
當然若只是辦 Hackathon 是不夠好而已, 因此就把焦點放在 Open Data 上面, 尤其是台南市在 Open Government 這塊可以說是做得相當好的, 不得不在這邊讚揚一下台灣數位文化協會幾個在南辦的朋友, 長期在台南經營下有所成果.
既然提到 Open Government 與 Open Data, 我就追加了 Open Civic 開放公民這個議題, 了政府要做 Open Data 開放資料, 推動開放政府 Open Government, 人民除了參與開放政府的運作外, 更要以身做則的做些開放市民該做的事.
而也在 Hackathon 那天也辦了個 Open Civic 講座, 很巧的是找了 g0v 以及沃草的人, 加上我自己與主辦單位 (台南市政府), 剛好是說開放公民要從個人下手, 然後組織運作 (g0v) 以及成立公司 (沃草), 也更須要公家機關 (政府) 的協助, 透過系統的實作, 經營, 然後民意的搜集與呈現, 才能做到 Open Civic 與 Open Government.
而我當天的投影片如下:
只是話說回來, 我那天講的不夠好, 因為知道是 45 分鐘, 想講的東西又很多, 前面就講得急了點, 所以感覺好像在背課文而不夠生動, 而後面放慢腳步後就好一些了, 只是相較前面兩位 Kiang 與雨蒼兩位講者的 Presentation 就遜色很多了, 還虧我提議主題是我最熟的 Open Civic.
在台南辦 Hackathon, 參加的不只是台南人, 而外地的人來參加, 就少不了美食, 第一天的晚餐是永樂燒肉飯, 第二天的中餐是日喜雞腿蒸蛋飯, 我知道有人在詢問是甚麼, 所以很刻意的寫出來.
最後第二天下午重頭戲就是評審了, 35 隊聽 3 分鐘就是個接近 2 小時的轟炸, 要從中取出前三名以及台南特別獎真的是一刻也不得閒, 若下次超過 2 小時, 真的會建議主辦單位給評審有個空檔呼吸一下空氣.
雖然說在一個半小時聽完這麼多參賽隊伍評分很累, 但更累的是參賽者, 所以更要認真做, 而在這邊, 我大概歸納我這次評審的感覺:
1. 我最喜歡的是一個利用 Open311 做開放平台的, 只可惜因為平均分數不夠, 我就放棄獨排眾議幫他們逆轉.
2. 因為三分鐘的 Presentation, 對很多做得豐富的就很吃虧, 又加上 Demo, 三分鐘真的不太夠, 下次可以改為五分鐘, 且給評審一個喘息空間.
3. 也因為沒有足夠的 Demo 與沒有 Code Review, 在某方面只要題目訂好了就決定名次, 幸好最後得獎的我大都認同.
4. 這次評分項目有一項台南在地化, 所以很多 "By the way" 台南產業可以應用的就很吃虧, 即使成熟度很夠, 但最後雖然緊追在五名後, 但最後沒得獎也是很可惜.
5. 原本我很擔心學生組表現不會很好, 畢竟有些職業級的就經驗與能力本來就有差距, 所以有建議前三名至少要有一組學生的, 幸而最後前三名本來就有學生團隊, 且除外的整體水準也不錯, 此時也燃起我對未來的期望.
6. 比較可惜的還是大多人在題目都沒有太多跳脫, 不是在美食, 旅遊, 古蹟, 若題目沒有特色的話成熟度就變得很重要, 而 Hackathon 本來就不太可能足夠成熟, 所以在這部份很吃虧.
但不得不否認的, 最後的成果比我預期好很多, 尤其參賽者的表現讓我發現即使我參賽, 也不見得能夠得名, 而原本擔心的台南地方開放資料使用不多的憂慮, 也隨著看到大家的題目讓我放心, 最後更發現這樣的 Hackathon 對地方的人才, 對地方發展的刺激都是有相當正面的鼓舞, 真的還是蠻希望這種黑客松能夠遍地開花阿...
會辦黑客松是台南市政府想辦個跟文創相關的活動, 剛好台灣數位文化協會問我, 我當時一直在想著 Hackathon, 所以自然而然的脫口說辦黑客松好了, 當時大家還討論了一些如何用文創的角度來看黑客松, 而沒想到過了幾個星期, 就真的要辦了.
當然若只是辦 Hackathon 是不夠好而已, 因此就把焦點放在 Open Data 上面, 尤其是台南市在 Open Government 這塊可以說是做得相當好的, 不得不在這邊讚揚一下台灣數位文化協會幾個在南辦的朋友, 長期在台南經營下有所成果.
既然提到 Open Government 與 Open Data, 我就追加了 Open Civic 開放公民這個議題, 了政府要做 Open Data 開放資料, 推動開放政府 Open Government, 人民除了參與開放政府的運作外, 更要以身做則的做些開放市民該做的事.
而也在 Hackathon 那天也辦了個 Open Civic 講座, 很巧的是找了 g0v 以及沃草的人, 加上我自己與主辦單位 (台南市政府), 剛好是說開放公民要從個人下手, 然後組織運作 (g0v) 以及成立公司 (沃草), 也更須要公家機關 (政府) 的協助, 透過系統的實作, 經營, 然後民意的搜集與呈現, 才能做到 Open Civic 與 Open Government.
而我當天的投影片如下:
Open civic 開放公民 from Gene Hong
只是話說回來, 我那天講的不夠好, 因為知道是 45 分鐘, 想講的東西又很多, 前面就講得急了點, 所以感覺好像在背課文而不夠生動, 而後面放慢腳步後就好一些了, 只是相較前面兩位 Kiang 與雨蒼兩位講者的 Presentation 就遜色很多了, 還虧我提議主題是我最熟的 Open Civic.
在台南辦 Hackathon, 參加的不只是台南人, 而外地的人來參加, 就少不了美食, 第一天的晚餐是永樂燒肉飯, 第二天的中餐是日喜雞腿蒸蛋飯, 我知道有人在詢問是甚麼, 所以很刻意的寫出來.
最後第二天下午重頭戲就是評審了, 35 隊聽 3 分鐘就是個接近 2 小時的轟炸, 要從中取出前三名以及台南特別獎真的是一刻也不得閒, 若下次超過 2 小時, 真的會建議主辦單位給評審有個空檔呼吸一下空氣.
雖然說在一個半小時聽完這麼多參賽隊伍評分很累, 但更累的是參賽者, 所以更要認真做, 而在這邊, 我大概歸納我這次評審的感覺:
1. 我最喜歡的是一個利用 Open311 做開放平台的, 只可惜因為平均分數不夠, 我就放棄獨排眾議幫他們逆轉.
2. 因為三分鐘的 Presentation, 對很多做得豐富的就很吃虧, 又加上 Demo, 三分鐘真的不太夠, 下次可以改為五分鐘, 且給評審一個喘息空間.
3. 也因為沒有足夠的 Demo 與沒有 Code Review, 在某方面只要題目訂好了就決定名次, 幸好最後得獎的我大都認同.
4. 這次評分項目有一項台南在地化, 所以很多 "By the way" 台南產業可以應用的就很吃虧, 即使成熟度很夠, 但最後雖然緊追在五名後, 但最後沒得獎也是很可惜.
5. 原本我很擔心學生組表現不會很好, 畢竟有些職業級的就經驗與能力本來就有差距, 所以有建議前三名至少要有一組學生的, 幸而最後前三名本來就有學生團隊, 且除外的整體水準也不錯, 此時也燃起我對未來的期望.
6. 比較可惜的還是大多人在題目都沒有太多跳脫, 不是在美食, 旅遊, 古蹟, 若題目沒有特色的話成熟度就變得很重要, 而 Hackathon 本來就不太可能足夠成熟, 所以在這部份很吃虧.
但不得不否認的, 最後的成果比我預期好很多, 尤其參賽者的表現讓我發現即使我參賽, 也不見得能夠得名, 而原本擔心的台南地方開放資料使用不多的憂慮, 也隨著看到大家的題目讓我放心, 最後更發現這樣的 Hackathon 對地方的人才, 對地方發展的刺激都是有相當正面的鼓舞, 真的還是蠻希望這種黑客松能夠遍地開花阿...
2014年6月10日 星期二
媒體在社群網路的消長分析 (2014前半年)
林克傳說是一個 Open Civic (開放公民) 的實作系統, 原本的目的是透過這樣的系統讓大家互相交流與討論, 但在還沒完全成型時, 直接拿來利用的是媒體,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可以看到最熱門的議題是甚麼.
但相反的, 也可以從林克傳說去檢視媒體, 而在之前的 "服貿媒體分眾媒體的光譜分析" 就有寫過了, 這就是一種很有趣的角度, 只是那個是以一個議題來去分析, 事實上林克傳說能夠做還要更多.
其中比較有趣的是可以從林克傳說可以看 "媒體在社群網路的消長", 甚至可以推敲很多因果:
在去年年底的時候, 媒體在社群網路大概是這樣:
1. 第一名是 ETToday, 尤其是鍵盤大檸檬很受社群歡迎, 可以說被分享散播最廣的媒體.
2. 緊追在後的蘋果日報, 挾著有大量記者的優勢產出很多不錯的新聞, 咬著 ETToday 不放.
3. 自由電子報雖然是第三名, 但離前兩名有段距離, 尤於自由時報偏綠的立場, 在社群較受歡迎.
4. 第四名是 UDN, 中時與 Yahoo 一個大混戰, 雖然離前三名有點距離, 但後面的也差距更大.
但這半年發生了很多事:
1. 蘋果推出了即時新聞, 在這時候蘋果已經追上 ETToday.
2. 在 318 太陽花學運之後, 透過了即時轉播等等的機制, 蘋果逼下了 ETToday.
3. 自由電子報在 318 的立場不明, 造成大量的流失, 其中也是因為自由電子報此時在內部改組造成對此事件沒有跟上, 失去穩坐第三名的資格.
4. 風傳媒, 新頭殼, 關鍵評論網在這時候掘起, 第三名的混戰又多了三個競爭對手.
5. 轉貼站開始興起, 而 Yahoo 新聞已經失去了社群散播的影響力, 可能會是這次混戰第一個出局者.
大家可以從下圖看出個端倪:
這圖表是在 http://link.que.tw/groupchart.php?gid=3 可以看到每天每小時最新的戰況.
當然這分析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角度來解讀, 前面的幾點, 是個大綱, 事實上還有很多細節可以討論, 其中還可以有一個嚴肅的討論: "轉貼站是否真的擠壓了認真寫作者的空間", 這個就留到下次再講吧.
但相反的, 也可以從林克傳說去檢視媒體, 而在之前的 "服貿媒體分眾媒體的光譜分析" 就有寫過了, 這就是一種很有趣的角度, 只是那個是以一個議題來去分析, 事實上林克傳說能夠做還要更多.
其中比較有趣的是可以從林克傳說可以看 "媒體在社群網路的消長", 甚至可以推敲很多因果:
在去年年底的時候, 媒體在社群網路大概是這樣:
1. 第一名是 ETToday, 尤其是鍵盤大檸檬很受社群歡迎, 可以說被分享散播最廣的媒體.
2. 緊追在後的蘋果日報, 挾著有大量記者的優勢產出很多不錯的新聞, 咬著 ETToday 不放.
3. 自由電子報雖然是第三名, 但離前兩名有段距離, 尤於自由時報偏綠的立場, 在社群較受歡迎.
4. 第四名是 UDN, 中時與 Yahoo 一個大混戰, 雖然離前三名有點距離, 但後面的也差距更大.
但這半年發生了很多事:
1. 蘋果推出了即時新聞, 在這時候蘋果已經追上 ETToday.
2. 在 318 太陽花學運之後, 透過了即時轉播等等的機制, 蘋果逼下了 ETToday.
3. 自由電子報在 318 的立場不明, 造成大量的流失, 其中也是因為自由電子報此時在內部改組造成對此事件沒有跟上, 失去穩坐第三名的資格.
4. 風傳媒, 新頭殼, 關鍵評論網在這時候掘起, 第三名的混戰又多了三個競爭對手.
5. 轉貼站開始興起, 而 Yahoo 新聞已經失去了社群散播的影響力, 可能會是這次混戰第一個出局者.
大家可以從下圖看出個端倪:
這圖表是在 http://link.que.tw/groupchart.php?gid=3 可以看到每天每小時最新的戰況.
當然這分析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角度來解讀, 前面的幾點, 是個大綱, 事實上還有很多細節可以討論, 其中還可以有一個嚴肅的討論: "轉貼站是否真的擠壓了認真寫作者的空間", 這個就留到下次再講吧.
訂閱:
文章 (Atom)
熱門文章
-
原本以為這程式是相當難寫的, 但在 AM 4:00 洗澡的時候, 仔細想想並不困難, 但應該說不困難的是在抓取, 但要顯示出有價值與意義的排行榜是相對困難的.... 後來花了不到半小時就有個雛型, 接下來就是顯示這排行榜, 而在昨天睡前 (AM 5:00) 時, 只是一個最近抓到...
-
現在是 3:42 分, 該睡了, 但一直想寫篇文章但都一直提不起勁, 大概是為了準備星期四博客來的會議, 讓整個心態與作息全部亂了, 在此時蛋捲個人站又掛了, 讓我的情續大概到了蠻低的低潮吧... 整個星期六日沒甚麼精神做事, 事實上大約在上星期二似乎就隨著部落格溫度計進到低點,...
-
這個計劃最出是我交大管科系學長所發生的問題, 因為我寫了一篇文章後, 就跑去 Plurk 跟大家討論, 而他是屬於會使用網路但不會使用 Plurk 的人, 所以跟本不知道 Plurk 講了甚麼, 最後我只好把網址給他, 他才晃然大悟這兩個部份的落差, 所以跟我抱怨這件事, 因此我...
-
基本上我是屬於逃避加無所謂鄉愿型的人, 所以即使罵我我也很難生氣, 但還是會難過, 只是比較不會生氣... 所以這次會把回應關起來, 當然不是有誰在說我壞話, 因為這很常見也很習慣, 但最近真的 Spam 廣告訊息真的太多了, 所以先將回應暫時設成 "審核制"...
-
今天臉書上有兩個藝人很紅, 一個是說 "My Hometown" 的張懸, 另一個是 "悍衛傳統道德" 的郭采潔, 因為她們的表態, 造成臉書很大的風波... 這兩件事剛好都是 "言論自由" 很好的例子, 一個是...
-
從分家到現在, 我還是維持著兩個都有在更新的狀態, ... 也因為身份的關係, 也沒去說那家比較好... 但當天空吃下蕃薯藤後, 有好有壞, 但大多是壞處.. 1. 自由欄位最多 10 個, 事實上蠻不夠用的... 2. 輸入資料無法全選, 必須去動滑鼠去選擇... 3. 引用似...
-
這幾個月一直看各個媒體在臉書的表現, 可以發現各個媒體的使用者介面與政策, 都會影響新聞在臉書的行為, 雖然有時是讀者的屬性做決定. 而一則新聞有時不用從內容, 甚至不用人去 "刻意投票", 我們就可以從臉書使用者的 "讚享評" 就...
-
剛很無聊的把噗浪的關鍵字趨勢圖畫出來, 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 這是以話題的 "使用者比例" 為單位, 來跟自己比較, 若是去看原圖有週曲線, 月曲線以及最近一季的狀況: 但下面的圖當時是畫 4 個月 (因為當時也是這系統開始運作的時候), 以後會改半年. ...
-
很多人說 Google 會跳舞, 但事實上是真的嗎? 我們從部落格觀察來看 " 不只是捷運日記 " 的數字吧.. 日期 Google Page Google and Yahoo Link 目前 242 / 576 723 / 83440 ...
-
沒有足夠資訊所做的判斷, 只是又再次增加錯誤的決策罷了.... 楊威利, 前十三艦隊軍團長 我們都知道要看一個網站經營, 最直接的就是看使用量或業績/利潤, 但這些只是最後的結果, 要知道如何改善, 還是須要很多細節去發現如何做, 網點就是因為這樣做出來的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