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4日 星期六
工作與學習 (Continue, 中)
說到上一篇講有關在工作與學習的文章, 是蠻不合我的寫作風格的, 因為我的文章大部份都是蠻概念性的, 倒是很少寫的如此實務, 雖然後面還是我寫了一堆模糊的說法, 說這是我初步的想法, 因為我的原意的確是希望大家能夠在工作中實現自己生活的期望, 若我真的要我說教, 我一定會叫大家先不 "應該" 去想甚麼收入百萬千萬, 而是好好去找出自己與社會的關聯,只是我知道這樣說不太可能會有人聽, 所以換個角度用比較 "主流" 的思維去寫.
但這一篇被到處提及時, 大概看了一下大家的討論與想法, 那些看得下的人, 已經早就了解這樣的路逕 (Track), 可是原本我是想寫給許多以為還在努力為了賺錢而學習, 但不想去增加自己專業能力的朋友看的, 尤其是有一些人花了大部份的時間去學習如何 "成功" 與 "賺錢", 但就實務做事的能力長進的非常有限, 這才是令我覺得可惜的.
雖然有人問我唸那些書, 我那篇已經說了一個簡單的做法:
1. 唸教科書到最基本的能力.
畢竟教科書雖然無法對直接實務上有幫助, 但花上半年瀏覽一遍感覺會更深刻, 尤其當你出社會四年了, 現在回頭看四年前念的 "管理學", 感觸也不太一樣, 即使是 "計算機結構", 過了十年是完全改寫的, 即使你自認為已經唸過研究所不須要再重唸, 那是假的.
2. 那一篇也提到 "ㄐ一ˋ", 也就是經濟會計與統計.
這三計雖然可以被簡稱為 "快(會)要忘記, 已經忘記, 通通(統)忘記", 甚至加上原本只是 "記(計)個大概", 大一唸與出社會唸還是不太一樣, 更何況是完全不知道在唸甚麼樣的人, 更是須要再唸一次.
事實上除了三計外, 我認為所謂 "法學緒論, 通史概論, 比較政府/政治/社會, 國際關係" 這種不要說是上班族該唸的, 只要是人都是須要有基本以上的知識.
有人說我是依老賣老, 這也是真的, 因為我也走過許多人一樣的道路過, 雖然我也沒有說走得很不錯, 但以最沒有意義但最簡單的價值判斷 -- "收入" 來看, 我是在沒有從事管理階層中收入蠻高的, 加上我真的是靠 "上班族賣時間" 來賺錢, 因此更不會亂花錢而心安理得, 在工作與自我成就找到一個平衡, 雖然我是到 35 歲才慢慢進入狀況, 但我相信有很多讀者應該更有能力或比我更容易融入社會找到自我價值才對.
我現在回想我為甚麼能夠這樣, 多少也是我對專業技術的基礎, 雖然無法到學術研究的程度, 但對上班族應該是足夠了, 而我能提供的只有給 IT 的人建議.
3. RFC 至少唸 50~100 篇, 歐萊禮的書總數至少要超過 50 本, 最好有一個顏色是唸一半以上, 看你的 IT 領域是甚麼.
上面這句話我不是用喊的, 因為我是唸上面的數字三四倍以上, 大家若有機會看到我以前的文章, 就可以看到我有很大的感觸, 專業沒有捷徑, 就是認真學習, 很多人一直問我能不能把書單濃縮成三五本, 我都說即使乘上三五倍我都還覺得自己還不足,
事實上我都一直認為人自己都知道自己要唸甚麼, 因為連自己的專長都不知道的人, 表示自己還是沒有專業化, 也就是說他職業的專業是在實體書店都可以買得到的, 完全不須要去網路書店去挖書, 且說不定在縣市圖書館就找得到, 我曾算過新北市的歐萊禮的書大約有 50 種以上, 台北市應該會更多, 而若你是在 IT 公司上班的話, 公司一定會有預算買書, 若沒有預算的話, 離職說不定會比較快 (開玩笑但認真).
當然最麻煩的問題都還不只是你不知道該唸甚麼書, 而是你自以為是專業, 知識早就足夠了, 不須要唸書, 或覺得唸書沒有意義, 這思維才可怕的.
4. 若一個說他自己是 SEO/SEM 專家的, 而沒唸過十幾本或幾十本 SEO 專業書, 我認為他只是從業人員水準.
或許在 3~5 年前, 我說十幾本會被那些人攤手, 說中文的書只有幾本, 但現在已經沒問題了, 因為中文書現在已經說不定有 20 本了, 當然這種新的工作領域的書, 還是以英文或日文是完整與關念較新的, 雖然我也知道從網站可以獲得不少的學習, 甚至最新的觀念書上是不會有的, 只是書是最好最完整打基礎的方法, 基礎先建立後再從網路上跟上是最合理的方式.
當然, 拉回來是你若連所謂從業人員水準都談不上了, 更何況說要成為專家, 說收入一直在三四萬排徊, 只靠年終與年資加薪, 這才是最可惜的事了, 而說那一天要靠變成管理階層來破七萬, 說不定都還不夠踏實.
唸書跟學歷雖然有相關, 甚至是正相關, 但卻不是充份必要條件的去劃上等號, 甚至連唸書也不是, 因為我真的知道專業是來自於 "認真的做10年或做10萬小時", 所以重點是在於心態, 而你的心態是真的想要成長嗎, 還是只是賺錢呢?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這個交大機車的故事不是在講交大很機車, 而是交大為甚麼能夠騎機車的故事... 甚麼? 很多人認為交大校園有一個條機車外環道是天經地義的事? 事實上不然, 這是經過許多抗爭得來的, 因為上一篇哈巴狗事件有很多回響, 所以我這篇來繼續講古. 機車在交大可以說是個文化, 尤其以前竹東算...
-
有時我總對自己做的東西沒甚麼信心, 從 Plurk.tw 一直到做了很多延伸的應用, 尤其自己知道美工排版不行, 所以常找人合作, 其中一個東西就是 "噗熱浪"... 事實上 Plurk.tw 比 Plurktop 還早做, 當然我們這邊只能從發文說開始運作開...
-
我是不做 "Me,too" 的, 但我知道粉絲團經營最重要的共同指標, 一個是觸及數, 另一個是互動數, 但這數字只有經營者知道, 即使從洞察報告可以看到你加觀察的幾個粉絲團, 最近文章的互動狀況, 但還是離真的狀況有點距離, 除外粉絲團可以比較的就是 ...
-
在系統調校的一開始, 我一定會問大家一個問題: "系統負荷 60% 是過高還是過低呢? 系統負荷 6% 是過高還是過低呢?" 當然這個 "過高過低" 指的是一種不正常的現像, 而在之前要有一個前提: "何謂不正常?", ...
-
總統府網站雖然相較很多網站並不是那麼重要, 但也因為其特殊性以及政治立場的角色, 是很容易一直被拿出來討論的, 至少這幾天就 Alexa 的觀點來看, 從 3000 名外進到 3000 名內 (見右圖), 流量也瞬間多了四倍, 也可以當作是一個小型的壓力測試了.. 至少這段時間也...
-
終於收到 活力藥師網 - Yahoo!奇摩部落格 , 來信詢問, 他對於他的 Blog 有如此多的人在觀看, 但名次如此低, 非常不解.... 事實上就記錄來看, 11/05 時是 5081(19.77%) 到 02/04 時是 4270(68.57%) 了, 換句話說是這三...
-
我們都知道網路詐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不下於假新聞, 雖然這些事都不是在網路上獨特的社會現像, 因為在現實社會這些欺騙的事層出不窮, 但透過網路的高效率散播, 有時比現實社會來得嚴重. 在臉書投廣告, 大部份都是須要透過粉絲團來操作, 若是我們能夠 "定位...
-
之前寫了一篇 "聲援" Mr.6 的文章, 事實上問我有沒有在看 Mr.6 的文章, 有沒有在去 Mr.6 的聚會, 當然是沒有的, 只是看到很多人為了打壓 Mr.6 Over-Rated (過譽) 而來 Under-Rated (過惡) 想來個持平的說法罷了...
-
目前已知道 Formula/Equation 是: 1. Unemployment: ind*3+com-pop (分母是Pop) 2. Transportation: tra*5+100-pop (分母是Pop) 3. Criminality: sec*4+300-pop (分...
-
專頁儀表板除了作為社群編輯的工具外,更想做的是想要成為 "透過社群來了解社會" 的儀表板,因此對於 "屬性" 上做了各個面相的定義,除了常見的分類外,更重要的是依立場,議題來去 "標籤"。 因此會有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