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我還是會 "主動" 的去認識一些不錯的人, 當然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除了他/她真的很優秀或有潛力外, 會主動的原因是 "時間", 畢竟我認為 "物以類聚", 現在不認識以後還是會認識, 但此時主動 "提前" 認識, 有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 "避免走向暗黑之路"...
在 SEO 之前, 網路最主要的黑手套/黑帽的方式就是發 eDM, 發 eDM 本身不是問題, 但數量上, 或者是使用者自願接受的是兩回事, 所以 eDM 原本是從 "網路不錯的工具", 到 "兩面刃", 現在變成 "很容易失效" 的一個方法了, 畢竟經營網站, 從一開始到起來, 要花很多時間與精力, 若是善用工具就會加快許多或節省很多付出, 但若過於想要 "搶快速成降低成本", 此時就把成本加諸在消費者身上, 即使會發生反彈, 但因為這是速成以及不用花太多成本的, 最簡單的就是再換一個重新開始, 畢竟他知道方法, 也對會使用這方法沾沾自喜, 甚至認為這是個 "專長", 到處拉攏生意, 自許為 "專家能者"...
事實上那些人不是笨蛋, 他不知道不靠這種 "Spam" 的經營方式嗎? 他當然知道, 但就像 "女人香" 一樣, 當 Frank Slade 在講台說: "Now I have come to the cross-roads in my life. I always knew what the right path was. Without exception, I knew, but I never took it. You know why? It was too damn hard. ", 這句話說穿了就是說: "當我走到人生的十字路時, 我當然知道那條路是對的, 毫無藉口我就是知道, 但我從來不走, 你知道為甚麼嗎? 因為那真的太難了"..
當你習慣黑帽/黑手套的方法後, 再回頭看白帽/白手套的方法, 真的是 "Too Damn Hard~~~", 覺得只有白癡才會選這條路, 像你一樣聰明的人, 當然不會用這種方法, 即使你試過, 一下子就會放棄了...
但相對曾經苦過來的人, 其抗壓性較高, 所以叫他去選擇這條難走的路, 即使他知道 "黑帽/黑手套" 的方法, 但對於 "白帽/白手套" 的經驗較足, 所以比較不會那麼抗距, 但對於那些第一次就是用這種暗黑方式的人, 真的會對這種方法覺得恐懼與可笑...
而所謂 SEO/網賺 跟這些當年 Spam 的人說不定也蠻像的, 他也知道, "內容" 很重要, 更知道 "介面" 也是相當重要, 而最外環的 "SEO" 也是一個重點, 只是他寧願不會花時間在創造 "內容" 上, 最簡單的就是去 "轉貼" "轉載", 甚至是很接近盜用別人的東西, 或者是用 "對話", "連結", 來去創造簡單的 "內容", 而把大部份的精神花在 "SEO", "建立連結", "假造帳號", "機器人", 或者是 "假點擊", "假回應" 等等工具, 因為他發現, 他若真的要好好經營一個網站或部落格而有所收獲, 真的是太累了, 會以 "我是在做實驗", "這樣做真的很快耶", "那些都是不錯的精選文章" 等等的話來帶過去....
所以我會嘗試著認識一些網路新興的後起之秀, 避免他/她們走向這條暗黑的道路, 我一直跟他/她們說, 認真做網站, 可能要花 2 年從 0 分到 4 分, 再花 2 年從 4 分到 6 分, 若是用暗黑的手法, 說不定半年就可以到 5 分, 只是最高也只有 5 分, 甚至這個 5 分再過半年就會消失, 用欲速則不達去解釋, ...
但事實上我是沒有這樣的能力, 我不是好的 "傳教士", 所以只好從一些方法去指引, 避免他/她們走向這條路...
在這邊, 我引女人香這段 Lt. Col. Frank Slade 的片段好了, 畢竟我怎樣也說不出像他樣的話語...
這篇文章, 雖然沒有指名道姓出任何一個人, 但的確有明示或暗喻幾個人, 想要對號入座, 小小弟無法反對, 反正我也很 "黑" 了~~~
[後記] 我並不是說每一個發 eDM, 做 SEO, 搞網賺的人都很黑, 甚至我也有認同的人, 如 Simon 等人就很認真, 千萬不要打翻一缸子魚~~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熱門文章
-
最近很火紅的一篇文章就是: " 為什麼我甘願花 8 萬僱用法國工程師,也不給兩個台灣年輕人機會? ", 這篇文章點出很多問題, 其中是下面三項是重點: 1. 全球性市場後的台灣競爭力 2. 英文的重要性 3. 台灣正規資訊教育的問題 這三個問題應該...
-
"若有一個像噗浪一樣好用的系統, 但有小圈圈的功能, 我二話不說一定會跳過去..."---- GH404X, 2009 (噗浪第一年) 在 Google+ 襲捲台灣不到兩個星期, 噗浪在 Alexa 跌了一名, Twitter 留言銳減, Facebook 有...
-
在寫作 Google Friend Connect 的 Custom Gadget 時, 有發現有幾個重要的參數: 1. Site ID: 這個網站的 ID, 目前並沒寫在任何 Open Social 的 Spec 2. Personal ID: 判別誰是誰的東西, 最主要是拿來...
-
大家還記得我在兩個月前寫了一篇 " 如何用網頁到網頁的延伸閱讀, 取代網站的交互連結 " 的文章嗎? 裏面談到兩個可能的發展性: 1. 共通 Tag : 這個沒甚麼了不起, Technorati 就是如此, 雖然這是很好的東西, 可惜沒人用了, 只是...
-
一些無聊晃進來的朋友應該有發現, 左上角多了幾個之前沒看過的 gadget, 因為我又開始做無聊事了... 看到許多人裝 Google Friend Connect, 而我個人對較為開放的 Protocol 是採較為正面的態度, 所以就裝起來玩玩看, 覺得這是一個可以發展的東西,...
-
依 IMDB 超過 1 萬人以上評分的順序 降世神通 1. 9.3 Avatar 降世神通 2. 9.2 Ricky and Moorty 3. 9.1 鋼之鍊金術師 Brotherhood 4. 9.0 進擊的巨人 5. 9.0 獵人 6. 9.0 死亡筆記本 11. 8.8 ...
-
這次莫拉克風災不得不否認的是政府處理真的有暇疵, 但我也不得不幫政府說句話, 因為若不是網路的關係, 事實上很多事都不會被發現, 更不會放大檢驗, 只能說運氣太差了.. 讓我想到三個月遇到某個公務人員長官, 他在會議提出一個嚴正的抗議與意見: "你們發展技術的人是如此的...
-
雖然台灣的資訊科技網站或部落格真的很多, 但仔細看, 不少都是 "全文翻譯" 國外的網站, 不加任何自己的想法, 不然就是為了寫而寫, 此時來看, 不要說是獨立思考的創見已經看不到, 連獨立寫作的內容已經消失了. 這篇文章我早在去年 11 月時就想寫了, ...
-
以下的言論, 純以我是以一個工程師出身的網管, 也以做過 ISP 基礎建設的工作經驗來發言. 前一陣子有人提出取消手機網路不應該有吃到飽 (Flat Rate) 的奇想時, 有參與網路發展的人都知道, 這個固定費率的使用量是網路發展的推手, 或者是指標, 甚至是門檻, 若把這...
-
這個交大機車的故事不是在講交大很機車, 而是交大為甚麼能夠騎機車的故事... 甚麼? 很多人認為交大校園有一個條機車外環道是天經地義的事? 事實上不然, 這是經過許多抗爭得來的, 因為上一篇哈巴狗事件有很多回響, 所以我這篇來繼續講古. 機車在交大可以說是個文化, 尤其以前竹東算...
有SEO有eDM,配合到行銷計劃的話,路自然順,遠一點看,這是正道,不是歪路。
回覆刪除祇怕人們為了重度SEO而做SEO,為走紅而騙人流,這樣是失去終極目標的表現,很容易會傷害自己(的名聲)。
對著新手,ClubEddy會說:適當的SEO是必須的,視乎個人目的,寫好內容,全面地計劃好,亦可享受過程呢。
(不過不會說要花3、4年了...祇怕把人嚇倒)XDDD
太明顯了,
回覆刪除偽裝失敗!
偽裝?
回覆刪除我只是不習慣指名道姓罷了....
我這篇的想寫倒不是因為最近的導火線, 而是有好一段時間了....
事實上我都很認真的開玩笑說:
"我是在幫他們辯解, 為甚麼他們習慣這方式, 因為他們是不得已的無奈阿"...
這篇文章心有戚戚焉 ! 堅持你認為是對的事吧 , 做SEO方法有很多 , 看你站在那一邊 ! 同樣的手法不可能用到老 ! 總有一天會露出馬腳的 ~ 加油
回覆刪除黑貘大大說的Simon該不會是我吧!
回覆刪除呵呵,最近網網賺的力道開始減弱.....
to Simon:
回覆刪除對阿, 不要做 "假事", 不要惹人討厭的 "spam", 加上能夠 "互利", 就足夠了...
這 simon 的確是指您沒錯..
本來過於訴諸網賺是很容易失去立場, 且到處是 copy cat, 所以我想您現在應該也很辛苦~~